葉輝
關于房價的新聞,總是能輕松上頭條。
今年最出風頭的當然是深圳樓市,由于房價暴漲在全國“一枝獨秀”,以至于很多數據統計不得不加上“深圳除外”。杭州和成都等地也不甘示弱,“萬人搶房”熱度直逼深圳。盡管“萬人搶房”主要原因是政府對新房限價,造成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但那么多人搶房說明炒房依然大有人在。
公眾為什么這么關注房價新聞?除了房子是“生活起居”里最重要的“居”,還因為大家都在過去房產大牛市中嘗到了甜頭。根據相關人士的估算,目前中國的房地產總市值已經超過了450萬億,超過了歐盟、美國和日本的總和。從2002年開始算,北上廣深的房價漲了20倍。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說,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大城市里有房的人,不管二十年前他多窮,如今妥妥的都是“千萬富翁”。
我曾經開玩笑說,你想知道老同學在大城市生活得怎么樣,問兩個問題就行了:你買房了嗎?你有幾套房?
可以說,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人最大的財富積累就是房子,財富增值最多的也是房子。在這種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家對炒房這么心心念念了。
有個笑話很有哲理性:三個人一起坐電梯上樓,一個人在電梯里做俯臥撐,一個人在電梯里不停地撞墻,還有個人一直不說話。到了頂樓之后,有人問他們三個人,說你們是怎么上到這么高的樓的?第一個人說,我是辛辛苦苦堅持鍛煉,靠自己強健的體魄上的樓;第二個人說,我不斷地奮斗,摸索前進方向,終于找準了方向,最后才上了樓。第三個人悠悠地說了句:別吹了,我們都是坐電梯上來的。過去長達二十年的房產大牛市,就像是電梯,不管是誰只要坐上去了就能賺錢。現在呢?大牛市結束了,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也許部分城市還有投資機會,但是賺錢絕對不再容易。
如今,國家再三強調“房住不炒”,限制房價的不合理上漲,已經成為國策。在這種情況下,沒必要“逆勢而行”,非得去靠“炒房”賺錢。
如果放任房價泡沫不管,后果可能遠比我們想象的可怕。有專家研究發現,現代社會十次危機九次與房地產有關。2007年的次貸危機源于美國,最后席卷全球,逐漸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其根源也是房地產泡沫危機。
讓我們再來看看日本當年樓市泡沫破裂血淋淋的一幕吧:上世紀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長達5年的暴漲。1990年,僅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于美國全國的土地價格,全國土地的總價值幾乎是美國的4倍。1992年,日本房地產經濟全面崩潰,無數個人和企業破產。當年,日本21家主要銀行宣告產生1100億美元的壞賬,其中1/3與房地產有關。直到現在,日本房地產市場也未能重回輝煌。
靠炒房暴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樓市的風險已經大于機遇,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你在過去買房賺了多少錢,也別沉迷在“炒房”的路徑依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