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
說到理財型保險,除了常見的投連險、分紅險、萬能險外,市面上在售的還有年金險和增額終身壽險。
自銀保監會逐步收緊相關養老年金險產品的發行和銷售,多家保險公司陸續停售了4.025%的養老年金險,比如信泰的如意享、君康頤養金生、弘康相伴一生、星享福、招商信諾人壽“自在人生A款”等。
隨之而來的替換產品是一撥主推3.5%預定利率的增額終身壽險。在業內人士看來,增額終身壽險將替代4.025%年金險,逐漸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的主流產品。
那什么是增額終身壽險?增額終身壽險與年金險又有啥區別?它值得入手嗎?
增額終身壽險,雖然冠之壽險之名,本質卻是理財險。
99%的人銷售增額終身壽險的時候,強調的都是其現金價值的增長幅度。
壽險的責任很簡單,就是死了或者全殘,保險公司就賠錢!
目前市面上壽險一般有定期壽險、定額終身壽險和增額終身壽險。雖然都是壽險,但作用、功能和特點都大不相同。
定期壽險即保障到一定時間,在保障期內發生,可獲賠;保障期結束,合同終止,屬于消費型,是家庭責任險。
定期壽險的杠桿率最高,在一定時間內身故,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如果在約定時間內未發生保險事故,則合同滿期,自動終止。相對應的價格也是很便宜的,30歲的男性,100萬保額,30年交,保障30年,每年也就1300元左右;如果是女性同樣的保障就更低了。
定額終身壽險是購買時,身故保額就是確定的,比如買50萬保額,無論是多久后身故,都是賠50萬元。
定額終身壽險的杠桿率較高,價格相對比較貴,30歲的男性,100萬,20年交,保障終身,保費16000元左右。
定額終身壽險的現價價值比較低,更多的是理賠身故責任。
增額終身壽險是“一份會長大的保額”,同樣的保費,定額終身壽險一開始的身故保額可達100萬,而增額終身壽險一開始的身故保額可能是10萬。但是增額終壽的身故保額在逐年復利遞增,增值時間越長,保額越高。
增額終身壽險基本上沒有什么杠桿,保額每年按照3.5%(也有的是按照3%)進行增長。
一般情況下,增額終身壽險的最后現金價值超過增長之后的保額,身故責任也就按照現金價值進行賠付。
由于現金價值比較高,所以很多時候,增額終身壽險更像是一款理財。
以信泰人壽的錦繡傳承為例,說是增額終身壽險,其實就是另類的理財險,區別就在于收益是直接體現在現金價值上。
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都具有理財增值的功能,都可以用來養老。但它們也有本質的區別。
首先,增額終身壽險的收益是確定的,所有現金價值都是合同保證,身故的保額增長也是確定的;而年金險的主險利益是確定的,但是附加的萬能賬戶收益不確定,只有保底的收益確定,保底收益以上的部分不確定。
其次,增額終身壽險的現金價值增長得更快,一般交費期之后現金價值就會開始超過所交的保費。
現金價值屬于投保人的資產,可以用于保單貸款、減保取現等用途,增加了投保人的資產流動性。
年金險主要是為了轉嫁長壽的風險,保障的是生存,活的時間越長,累計領取的年金越多,可以終生領取年現金,但是前期現金價值增長就會比較慢。
然后,增額終身壽險可以通過減保取現實現流動性,想要領多少、什么時候領取,都是靠自己安排的,使用比較靈活。而年金險要到第六年才開始返還。
最后,增額終身壽險是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人壽保險產品,可以合理地進行降稅,而且還可以通過關系人的安排來指定繼承和指定繼承比例,可以規避將來可能會推出的遺產稅。年金險只能作為遺產來分配,不能定向傳承,也不能規避未來可能推出的遺產稅。
綜上,增額終身壽險對資產的掌控比較強,可以很好地實現稅務債務隔離和財富傳承的功能。
年金險有長期穩定的現金流,更適合普通工薪家庭,作為養老和子女教育的補充。
雖然增額終身壽險的預定利率上限一直都是3.5%,市面上很多增額終身壽險也號稱按照每年 3.5%的復利進行保額遞增,但實際上,增額終身壽險的收益率并不是3.5%。
筆者發現,由于增額終身壽險保單要有3年或5年的交費期,且早期的現金價值較低,因此3.5%定價的增額終身壽險,實際收益率都不到3.5%,大概在3.3%左右。以兩款增額終身壽險信泰錦繡傳承和同方傳世尊享為例,到75歲時,內部回報率(irr)分別是3.27%和3.32%。
自資管新規出臺后,安全保本且收益高的理財實在太稀有了。增額終身壽險作為安全保本的理財之一,值得入手嗎?
如果是為了提前鎖定未來的利益水平,想要一個長期安全又保本的理財工具,比如20年,那3.3%的回報或許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這個利率是復利計算,一旦寫進合同后,終身不會改變。但如果只是想要一個短期的理財工具,又追求比較高的回報,那增額終身壽險未必是最佳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