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板
這幾年,我在北京遇到過很多有大額抵押的房子,這類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一般在中介的朋友圈里會標上“急售!”“價格可以大談”等字樣。
相信很多有過買房經歷的人對這類房子并不陌生,這種房子出現的概率還是挺大的。
這類房子背后的故事一般是兩種。
一種就是“炒房”的,搞了個低首付,把這房子買了下來,后來流水不夠,又拿著這房子去小貸公司貸了一些錢。注意,這個時候,這套房子基本上就屬于那種賣掉之后,也剩不多少錢的情況了。
然后,房東就等啊等,始終看不到市場回暖,自己手里的現金還月供眼看就要不夠了,最終無奈之下,賣房求生。
這種情況,在北京我遇到過一些,但是比例很小。
另一種是做生意虧錢,或者高大上點,叫創業失敗。在創業過程中,為了維持公司運轉,不得不把房子抵押出去,第一次抵押的錢花光了之后,再來個二次抵押,這種一般就是小貸公司了。
注意,這個時候,這套房子基本上就屬于那種賣掉之后,也剩不了多少錢的情況了。然后又過了沒多久,撐不住了,開始賣房求生。
在虧錢界,我覺得沒有什么能比創業虧錢來得更刺激。20年的房產紅利,翻了20倍,你一頭扎進創業圈,一年就可以給你清零,一點不夸張。
不管是買房還是炒股,即使是你買在了最高點,最后頂多也就是來個腰斬,雖然心里難受點,但起碼還能留點,有機會“東山”再起。但是創業沒那么啰嗦,來就來刺激的,直接清零的那種。
這種例子在北京太多了。“靠運氣賺的錢,憑本事虧掉”。這不是個例,從某種角度說,這是一種常態。
今天,我就從幾個方面給大家講一下通俗的道理,希望對各位有一些幫助。
一、創業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我也沒有不鼓勵大家創業的意思,人活一輩子,其實最有意思的就是折騰點事,順便賺點錢,尤其是對于成年人來說,創業就是最好的游戲。
二、絕大多數人,注意,是絕大多數人,包括正在看文章的你,都不怎么具備創業的能力。雖然前幾年我們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但是最后你會發現,真正創業成功的人少之又少。
羅永浩作為一個超級大網紅,有大量的資源和人脈,最后創業的結果還是失敗了。你們想一想,你比老羅的資源更多么?
各位可以觀察下身邊的人,有沒有那種可以獨自搞一件事,而且可以搞得還不錯的人?這種人的比例多不多?可以獨自搞事的人是比較適合創業的,不過我相信這種人極少。尤其是在成年人圈子里,絕大多數人都在公司上班,默默無聞,對于如何做一件事,沒有什么概念。
三、創業的能力是可以鍛煉出來的。給大家普及一個你們知道但是不怎么注意的點:很多能力不是你沒有,而是沒有被激發出來。
舉個例子,走路,人人都會,我們小時候如果有自己的發言權,完全可以告訴父母,你不要讓我學走路,因為一旦學會了走路,那未來的日子里,一定會天天走路,這得多累啊。
但實際情況是,人人都會走路,所有人都越過了走路這個檻,但在實際生活中,沒有人覺得走路有多么高大上,這太普通了。
可能有些人覺得這個例子不恰當,覺得走路是人天生的本能。那我舉一個騎自行車的例子好了……這不是一樣的么?騎自行車幾乎所有人都會,但是你想想,小時候學習騎自行車的時候,是不是摔過很多次,在沒有學會之前,是不是特別羨慕那些會騎自行車的人?
開車的例子也是如此,會開車的人覺得開車太簡單了,北京的路況也算不上復雜。但是一個新手,或者說還沒學習開車的人,他會覺得能在北京開車是一個挺厲害的事兒。
回到創業,是同理的。創業之所以看起來很難,門檻很高,是因為我們有更輕松的選擇,那就是去一個公司里上班,所以多數人沒有機會去鍛煉自己創業的能力。
等到工作了幾年,覺得生活無非是重復重復再重復的時候,心灰意冷,決心出來要干一番事業……這種高齡小白,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四、要學會有底線創業。十個人創業,即使最終都失敗了,那也是十種結局。為什么?因為底線不一樣。
對于剛開始創業的高齡小白來說,最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心里清楚底線在哪里。通常來說,就是盡量不要賣房子,最好連抵押都不要做。
先拿閑錢創業,創業的前期,有成本是一定的,但是這個成本要轉化為經驗。很多人創業搞得聲勢挺大,結果不出半年就死掉了,死得不明不白,還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都虧掉了。這種創業除了能認清自己,一點意義都沒有。
前期低成本學經驗,后期有了十足的把握后,再考慮多投點錢進去。創業通常情況下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好多人可能想發財想瘋了,總覺得自己一個想法,然后投一筆錢進去,等到了第二年就可以財務自由了。
你們想一想現在的這些創業成功的人,他們前期的起步階段經歷了多少挫折。羅永浩從牛博網時代到現在,折騰了十多年了,還沒賺錢呢,你憑什么上來就能發財呢?
五、有底線創業,可以保證的一點是,絕對不會虧。什么意思呢?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創業賠錢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如果賠掉的錢轉化成了你的創業能力,這實際上是賺到了。人的能力就是在做事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沒有這個過程,能力不會提高。
這種折騰出來的能力,不管對于你的生活也好,還是你的下一次創業也好,都是非常寶貴的沒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財富。即使你不想再繼續創業,找個公司去上班,也能拿一個不錯的薪水。
最怕的就是那種千金散盡不再來,折騰半天白折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