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工作場所自動化、機器人技術和自治系統,這些毫無疑問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這種變化通常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教育和培訓體系帶來三大影響。
第一大影響是我們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教育和培訓體系中的諸多問題和挑戰。
這些問題和挑戰包括:如何縮小未能接受優質教育的人與接受了優質教育的人之間存在的成就差距,如何解決資源短缺的問題,如何滿足殘障學生的需求,以及如何在大量青少年目前仍未能接受良好教育的國家中建立可持續的教育體系。如果將以5G 網絡為代表的數字通信基礎設施與精心設計的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程序結合在一起,就意味著有史以來第一次,無論人們身在何處,我們都能夠為每個人提供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想象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人類將會取得何種成就?在本書中,針對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和培訓領域的使用,我舉了一些例子。此外,松鼠Ai 創始人栗浩洋也提供了他們在中國支持教學活動的一些示例。
第二大影響是人們需要學習并充分了解人工智能,以便高效和安全地使用人工智能。當然,我們需要一小部分人對人工智能進行深入研究,從而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各種應用程序。同時,我們還需要一小部分人從跨學科的角度深入理解人工智能,從而設計出關于人工智能的監管機制和道德規范,并加以落實,使每個人都能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然而,我們也需要確保每個人都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例如,我們需要了解為什么數據對于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系統如此重要,我們還需要了解哪些性質的行為、任務和活動是人工智能能夠完成的,哪些又是人工智能無法完成的,以及能夠完成和無法完成的原因。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影響,是它需要我們改變現有的教育和培訓體系。這三大方面的影響是相互關聯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并且任何一方面的進展都將推進另外兩方面的進展。但是,第三個方面的影響無疑是迄今為止我們所面臨的最復雜、最棘手的問題,它要求我們重新思考我們對人類智能的定義和評估,以適應這個有人工智能加持的世界。
人工智能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極為迅猛,技術更新可謂日新月異。自動駕駛的汽車和貨車,能夠比人類醫生更精準、更快速診斷惡性腫瘤的醫療診斷系統,檢索速度和精確程度都遠超法律工作人員的律師助理軟件……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目前,這些人工智能系統僅限于處理它們所擅長的單項任務范疇,也就是說醫療診斷系統無法駕駛汽車,律師助理軟件不能診斷疾病。但是,我們切不可因此就認為自己所擁有的智能是無法被超越的,從而喪失了危機感。因為,當人類與人工智能處理相同任務時,人工智能顯然能夠以一種可以被視為智能的方式處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