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廠商定制圖像傳感器并不罕見,iPhone和三星都一直保持著找索尼單獨定制的傳統,而逐漸強大的國產手機廠商在較早以前也這么干過。第一個以定制傳感器作為宣傳賣點的國產廠商就是OPPO,2016年的OPPO R9s搭載了一顆OPPO聯合索尼定制的IMX398傳感器,獨特之處就在于加入了雙核對焦功能,提升對焦速度,進光量也增大。
國產廠商定制傳感器最成功的還是2018年華為P20 Pro上的那顆IMX600,正是憑借這枚神級傳感器,華為一舉超越蘋果、三星,奠定了拍照領域的領跑地位,同時也創造了銷量佳話。華為的成功,就像丟入沙丁魚群的鯰魚,驚醒了眾多競爭對手。其實,大家都不難看到,一顆定制充分又具有獨占優勢的圖像傳感器,對于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明顯作用,更不要說在營銷宣傳、品牌形象塑造上帶來的諸多好處。

傳統RGGB排列
所以,vivo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自己秘密研發的RGBW傳感器技術也就不意外了,當各家都已用上大底獨占傳感器,所謂影像第一梯隊中的頭部品牌越來越多時,如何搶占C位搶奪用戶注意力才是未來競爭的重點。
事實上,RGBW排列并不是首次出現,在2015年的華為P8上搭載的索尼IMX278傳感器就已經采用,當時也是這款手機的一大賣點。華為宣稱RGBW排列能夠提升照片32%的亮度(高對比度),低光環境下降低78%的彩色噪點。這也正好佐證了vivo這邊所宣稱的綜合感光能力提升至160%。

綠色變為白色后獲得更多進光量
vivo的這個提升數據是與當前RGGB排列相比得來。這里的排列指的就是CMOS前面的一層濾光層上布滿的一個個小點,即用來感知不同顏色的像素點,這些像素點排列的最常見形式就是耳熟能詳的拜耳陣列(Bayer array),科學家Bryce Bayer研發出的一紅一藍兩綠,也就是RGGB的像素排列方式,來模擬人眼對于自然界的顏色感知。
基本的過程就是光在射入每個像素點時,被濾光片過濾掉一部分,對應的就是該部分顏色的強度。而RGBW排列便是將RGGB中的一個綠色像素點上的“綠色濾鏡”拿掉,變為了接收整個“白光”White的信息,進光量自然會比經過綠色像素削減的更大,理論上低光拍攝能力也就更好了。

雖然在接收的光強度方面,RGBW比RGGB高出一些,但就顏色信息方面來講,RGBW相比RGGB又損失了一部分。對于彩色圖像來說,原始信號的減少就意味著色彩飽和度的下降和色彩層次的丟失,亮度的提升以色彩的下降為代價,這是一把雙刃劍。

OPPO新一代混合光學變焦技術對比
在IMX600取得巨大成功后,華為開始了新的嘗試,也就是從P30開始的RYYB排列,這一方案曾多次做過介紹,利用黃色濾鏡代替綠色濾鏡,黃色=紅色+綠色,意味著原本只能響應綠色的像素現在能同時響應綠色和紅色,算是一個提升亮度靈敏度,又不犧牲太多顏色信息的折中方案。
CMOS本身是色盲,顏色都是靠色彩濾鏡配合猜色算法得來的,RYYB的突出問題在于猜色算法和自動白平衡算法不容易做好。華為何剛也曾表示,“RYYB難就難在顏色調節,華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花費了三年時間。”
RGGB、RYYB、RGBW最終呈現的不同效果,本質上就體現在一系列算法上,比如華為P40就使用了8通道色溫傳感器+AI AWB色彩算法來保證攝像頭之間白平衡/色彩的一致。vivo也表示正在研發的RGBW排列的全新感光元件沒有RYYB容易偏色的問題,考慮到其在濾光片材料上已經實現的突破,再加上色彩、夜景HDR、人像、像素四合一等原有的不俗算法實力,這款將在明年下半年正式推出的傳感器有望和RYYB、RGGB并列成為又一新的傳感器技術方向。
既然RGGB算法成熟,RYYB、RGBW又長期處于技術無人區,要實現突破會非常艱難,但vivo方面卻表現出了將RGBW作為未來的研發方向“一條路走到黑”的意思。為什么要這么做?
其實vivo研發RGBW的做法并不奇怪。RGBW的最大好處就是增加進光量,雖然大底和更大光圈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手機的體積是有極限的,CMOS尺寸和攝像頭模組不可能無限增長。
除此之外,更關鍵的一點還是,大底大光圈難以成為真正的護城河。如大家所見,手機圖像傳感器的尺寸在最近兩三年間快速增長,如前面所說,目前頭部品牌旗艦都各自用上了尺寸相當的定制大底。
華為之所以果斷拋棄RGGB,轉而埋頭研發RYYB,也是因為深知大底所帶來的技術優勢很快就會被對手追趕上。事實也的確如華為所料,手機相機的底已逐漸進入瓶頸期,或許不久之后大家都用上1英寸的底,然后又怎么辦呢?
答案很簡單了,既然硬件上沒辦法建立絕對優勢,那就只能另辟賽道了,就像華為選擇RYYB一樣,vivo選擇了RGBW。只有構筑對手無法復制的技術壁壘,自身的影像實力才會被真正認可,這也遠比一個排行榜上的第一來得有價值得多。
事實上,頭部國產廠商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力求構筑自己的技術壁壘。前不久小米同樣召開過一場影像技術溝通會,并表示接下來會繼續探索手機影像系統的無人區。上月OPPO宣布推出新一代混合光學變焦技術,進一步升級階梯式潛望變焦結構,配合大尺寸傳感器和多焦段圖像融合算法等,提升中長焦段表現和拍攝體驗,也是為后續技術商用準備。
當然,這些新技術的探索是否能成功,還有待時間的考證,不過這些行動也告訴我們,行業內技術壁壘的競賽才剛剛開始,手機影像遠未到達“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