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忠延
拔節是一場生龍活虎的青春派對。進入炎夏,植物的拔節競相展開。架上的豆角、絲瓜也不甘落后,爭著出人頭地,每天伸長好多。我仔細觀察過絲瓜,一天便會沿著棚架爬高三寸多。剛剛還壓抑在屋檐底下難見陽光,三天不留意,它已在房頂上沐浴陽光。絲瓜拔節固然神速,卻算不上壯觀,最壯觀的要數那遍地波瀾壯闊的玉米。玉米為迎接拔節時令的到來,經過了臥薪嘗膽般的砥礪。自從種子萌芽出土,玉米就在干渴中煉獄。農人說,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雨吃飽飯。農歷五月天,大太陽朗朗照著,不見下雨,連烏云也看不到。偶爾有一朵白云出現在頭頂,然而倏爾一陣風吹來,白云便飄飄悠悠飛走了,全然不知憂心如焚的玉米正渴盼著雨露的降臨。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望,玉米不再仰望天空,唯一能做的就是吮吸大地母親的乳汁。淺表的汁液已被日光榨干,玉米不得不使盡力氣汲取大地深處的瓊漿。依靠浮在地面的須根無法滿足這渴求,只能深扎主根,深扎,再深扎。別看那些日子玉米幾乎沒有長高,甚至,正午驕陽當頂暴曬時,葉子不得不卷成個老鼠尾巴,然而玉米的主根卻一刻也沒有放松向下攫取土壤深層的汁液。暗夜,這汁液升騰到梢頭,讓葉子舒展身姿;白晝,這汁液回歸莖稈,供給主根繼續掘進。時令終于進入了農歷六月。長天普降甘霖,大地一片濕潤。玉米的葉子濕了,稈子濕了,深扎在地下的主根、須根,無一沒有濕透。此刻,玉米不再只是謀求生存,而是向上生長,勇猛拔節,一個壯觀的派對時節來到了!白晝的原野上,飄揚著拔節的畫卷;暗夜的田疇上,激揚著拔節的旋律。
欣賞玉米拔節的風采,最好是在暗夜。白晝不是不行,但只能看到玉米喜悅的表情,暗夜則聽得見玉米心靈的歌聲。那歌聲就是拔節的旋律,吱,吱吱,吱吱吱吱。借助迷蒙的月光可以看見,每“吱”一聲,玉米稈就伸長一節,這是聲情并茂的拔節。這里的拔,是抽拔的拔,不是提拔的拔。提拔是外在的,抽拔是內在的。玉米在歷經幾十天的煎熬之后,好不容易迎來了拔節季候,豈能辜負,豈能懈怠。奮發,迸發,競發,大片大片的玉米爆發了久經砥礪而蘊蓄出的活力。吱——一株獨唱。吱,吱——二株對唱。吱,吱,吱,吱——千株萬株大合唱。
玉米們在傾吐感言和心聲。那感言和心聲,柔韌而勁銳,淳雅而豐贍,猶如數千年前潺潺涓涓、跌宕歡歌的《詩經》,靜靜聆聽,像是有人朗誦“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有人唱和“彼黍離離,彼稷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