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金昌寶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胡立富,金 強
故障現象一輛2016款寶馬218i車(車型代號為F23),搭載B38發動機,累計行駛里程約為5萬km,因發動機機油油位無法測量而進店檢修。
故障診斷接車后,維修人員首先試車驗證故障現象。起動發動機,在中央顯示屏(CID)上執行發動機機油油位測量操作,發現測量機油油位的進度條進行到20%隨即終止(圖1),無法完成機油油位的測量。嘗試多次執行發動機機油油位測量操作,均顯示失敗,確認車主描述的故障現象屬實。

圖1 進行發動機機油油位測量
用寶馬專用故障檢測儀(ISTA)檢測,讀得的故障代碼如圖2所示。其中與上述故障相關的故障代碼為“0x1C0102 油壓調節:壓力過低”“0x1C2002 油泵:壓力過低”。維修人員進行相關測試,認為是機油泵故障,并建議車主更換機油泵,車主表示同意。在更換機油泵后試車,發現上述2個故障代碼還是存在,且機油油位依舊無法測量,于是向筆者請求技術支持。

圖2 讀得的故障代碼(截屏)
筆者接車后重新驗證故障現象,確認故障現象與維修人員描述一致。查看上述2個故障代碼的故障細節描述,發現故障細節描述是一樣的,具體解釋如下:如果特定發動機轉速和機油溫度條件的機油壓力低于規定值,則識別為故障。根據故障代碼的提示,并結合發動機潤滑系統控制示意(圖3),推測可能的故障原因有:發動機機油油位不足或機油品質不良;機油泵損壞;油道或部件有泄漏現象,如機油集濾器泄漏、負責活塞冷卻和潤滑的機油噴嘴泄漏、曲軸軸瓦磨損嚴重等;油道或部件有堵塞現象,如機油集濾器堵塞、機油濾清器過臟等;機油壓力傳感器及其線路故障;機油壓力調節閥及其線路故障;發動機控制模塊(DME)軟件或硬件故障。
執行寶馬專用故障檢測儀(ISTA)自帶的診斷計劃“ABL-DIT-AT1214_BX8_ODR-油壓調節”(圖4),進行“功能測試:油壓調節”,無法進行;進行“功能測試:發動機機油壓力傳感器”,顯示靜態機油壓力為1 044 mbar(圖5,1 mbar=0.1 kPa),正常。找來一輛正常車,用ISTA依次讀取故障車和正常車怠速時的機油壓力(圖6),發現故障車怠速時的機油壓力為1 643 mbar,正常車怠速時的機油壓力為2 485 mbar,故障車怠速時的機油壓力偏小;踩下加速踏板將發動機轉速提升至3 000 r/min,發現故障車的機油壓力依然偏小。

圖3 發動機潤滑系統控制示意

圖4 診斷計劃“ABL-DIT-AT1214_BX8_ODR-油壓調節”(截屏)

圖5 發動機靜態時的機油壓力傳感器測試(截屏)

圖6 故障車和正常車怠速時的機油壓力傳感器測試(截屏)
鑒于系統沒有存儲機油壓力調節閥的相關故障代碼,暫時排除機油壓力調節閥電路方面故障的可能,但不排除其內部閥芯存在卡滯、磨損現象。考慮該車機油壓力調節閥安裝在進氣歧管下部的發動機氣缸體上,拆裝不是很方便,于是決定先從其他方面著手檢查。舉升車輛,排放出發動機機油,并用量杯測量放出的發動機機油量,約為4.1 L(標準值為4.25 L),正常。考慮之前診斷計劃“ABL-DIT-AT1214_BX8_ODR-油壓調節”提示檢查機油濾清器(圖7),詢問維修人員有沒有做過此項檢查,維修人員反映車主告知車輛前不久才做過保養,因此也就忽略了機油濾清器的檢查,在執行診斷計劃時直接跳過了這一步驟。讓維修人員拆下機油濾清器,并將其與新機油濾清器進行對比(圖8),發現故障車的機油濾清器零件編號為8507151(適用于N57、N47C等柴油發動機);而該車的機油濾清器零件編號實際應為8575212(適用于B37D、B47D、B36B、B38B、B46B、B48B等汽油發動機)。查閱該車的維修檔案,發現該車已好長時間沒有在4S店進行保養。更換正確零件編號的機油濾清器,用故障檢測儀清除故障代碼,測得怠速時的機油壓力為2 490 mbar,恢復正常。嘗試執行發動機機油油位的測量,能測量出發動機實際機油油位。

圖7 診斷計劃提示檢查機油濾清器(截屏)
故障排除更換機油濾清器,故障排除。

圖8 新舊機油濾清器的對比
故障總結(1)該車的機油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機油濾清器后方的油道上,推測錯誤型號機油濾清器的穿透性比較差,造成機油濾清器后方的機油壓力偏小,從而使得系統存儲了上述2個故障代碼,進而也影響到發動機機油油位的測量。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日常保養過程中,安裝機油濾清器時一定要注意檢查機油濾清器的型號是否正確,千萬不要混裝。
(2)在故障診斷前,建議先了解一下車輛之前的維修檔案,這有可能會對故障診斷提供一定的幫助。
(3)ISTA中診斷計劃(ABL)提示的檢查內容,希望維修人員一定要認真閱讀,并按照要求認做好每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