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技師學院 梁金娥
如何進行職業院校課堂教學有效性評價是現代職業教育不斷探索的課題。本文依據中德合作胡格教學項目,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探索人文教育、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高度融合的課程和教學評價體系。結合我國國情,通過實驗班的教學和綜合能力測評,開發并嘗試以任務接受、任務分析、任務計劃、任務決策、任務實施、任務檢查、任務交付和反思評價等八步測評工作流程,以實現信息獲取、溝通展示、團隊合作、計劃決策、自我管理、職業態度、英語運用、規范、安全與環保、專業技術等9個維度的學生綜合職業能力量化評價,形成《學生職業行動過程分析報告》和《學生綜合職業能力診斷報告》,適時地根據教學反饋調整教學方案,達到閉環控制,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培養,也為職業院校其他專業教學評價改革提供了重要參考。
八步測評體系是服務于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考核的評價體系,是更多側重非專業能力培養的新的考核評價體系,是基于德國行動導向六步教學法和國際學生測評體系PISA(圖1)基礎上。依據中德合作共同開發的《汽車維修機電一體化》教學大綱開展教學設計,學生經過任務接受、任務分析、理論學習、任務計劃、任務決策、任務實施、任務檢查、任務交付和反思評價等教學步驟完成教學目標。
圍繞行動導向教學流程進行教學,同時按照行動導向教學流程展開學生量化考核評價,即學生學什么就考核什么。學生在每學期期末參加綜合職業能力測評,考核指標中按照工作任務和分項任務的要求制定了針對學生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的量化評價指標,考官針對學生在各項任務中的表現進行打分。測評流程和考核指標見表1所列。

圖1 國際學生測評體系PISA測試能力領域
每步測評中針對學習任務的要求制定了二級指標,指標中既有專業能力的量化評價,更重要的是針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職業能力進行了量化指標的確定并配分評價。圍繞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的九個維度中的若干能力進行考核,若干能力又要以可視化和可測量的二級考核指標進行呈現,以便于更客觀地對綜合職業能力進行打分,以任務接受環節為例,二級指標見表2所列。
需要注意的是八步測評中每項測評步驟中
所涵蓋的若干項能力的量化考核指標是由各項目校專業教師、企業專家共同制定。考核分值的配比打破了過去的百分制,根據二級指標的考核內容進行分值配比,可參考表2中的配分,每一項滿分5分,根據學生的表現在0分~5分打分。

表1 八步測評流程及考核指標

表2 綜合職業能力測評表樣式
在完成測評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評分表進行數據匯總和分析,得出每一位考生在測評表中的二級指標的量化得分。從而可以判斷出這位考生相對于全班學生而言在哪些能力方面表現突出,哪些能力還有待強化。
依據測評表中的八步測評體系,每一步測評中都包含一個或多個一級指標,同時在一級指標下又詳細列出可量化評價的二級指標,針對每一步測評考生行動過程中的成績分析,最終生成某個考生的《職業行動過程分析報告》。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數據分析工作,需要項目組的教師集體判卷,并針對二級指標所表現出的各項能力制定可觀察、可測量、可實現的評價形式,這對命題人和測評表的制定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采用的考試試題是由胡格項目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研究完成的。
圍繞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信息獲取、溝通展示、團隊合作、計劃決策、自我管理、職業態度、英語運用、規范、安全與環保、專業技術等9個維度的評價指標,把在八步測評過程中體現的這等9指標進行歸類、劃分、匯總。
為了更直觀體現考生在這9個維度職業能力的表現,在完成匯總表后,再對數據進行分析,繪制成雷達圖,如圖2所示,以更直觀的呈現方式反應考生在哪些能力方面還有待提升。

圖2 綜合職業能力雷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