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芬,張 茜,陸小英,曹 潔,趙 峰,陳 怡,肖 瑛,包 蓉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武漢作為重災區得到全國大批醫務人員的支持,國家短時間建造了火神山醫院投入使用,分2批次共派遣軍隊醫療隊員千余人進駐,新醫院的成立增設各種醫療儀器設備,由于各個軍兵種所屬單位不同,科室專業不同,平時工作中使用醫療儀器型號、品牌及操作流程不同導致操作標準不一致,因此在火神山醫院完成治療過程中,各類儀器設備的統一操作流程是醫療工作的重點之一,規范管理、完善相關制度、做好培訓至關重要。現將工作期間的管理經驗和體會總結報道如下。
1.1 新冠肺炎病房醫療器材規范管理的培訓
1.1.1 形成健全的醫療器材管理制度、規范操作流程 醫療設備種類繁多,操作復雜,可根據儀器設備不同的特點及要求,制定有關醫療儀器設備的標準的培訓制度和操作規范流程[1],有利于醫務人員更快熟練掌握各類儀器的操作使用,也便于下發到臨床科室學習掌握。
1.1.2 醫療儀器設備培訓規模 根據培訓規模將培訓分為醫院培訓、科室培訓、小組培訓及個人自學。根據人員類別不同制定不同培訓目標,設定科室小教員,職責為單獨掌握個別儀器的培訓內容以此為標準來培訓全科人員,科室各小組組長為當班負責人及搶救組長,需熟練掌握科內儀器設備的操作以便于工作時開展救治任務,小組成員根據職稱、工作年限不同做好培訓分類,以老帶新的模式進行操作培訓。
1.1.3 醫療儀器設備培訓方式及實施方法 培訓按規模從大到小進行有利于確保培訓到每一個人,醫院按計劃定期組織集中培訓,要求分批次安排醫護人員參加,可根據上班和休息時間進行調節。由于人數較多,主要以理論為主。科室培訓由主任、護士長負責,人員分類防止聚集,在科內完成2次培訓,加深理論和操作訓練。小組培訓以各小組組長負責,有利于隨時開展培訓,上班空余時間完成,以操作熟練度及應急處理為主。
培訓以多種形式進行,初期請各儀器設備工程師統一給科室骨干進行培訓[2],介紹儀器的操作性能、注意事項及故障處理。課后可通過微信掃碼登入儀器設備專用小程序,觀看操作流程視頻。也可以由廠家工程師提供PPT文件的形式分享操作流程便于大家學習。醫院將所有儀器設備操作形成文字版操作流程,裝訂成冊便于醫護人員隨時翻閱查找。科室設定操作小教員,用現場操作示范的方式培訓到每個人。
1.1.4 醫療儀器設備培訓結果的考核要求及方式 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所有儀器設備完成培訓后需要人人通過考核,考核內容為儀器操作規程掌握,儀器使用注意事項,清潔消毒措施和簡單的故障處理方法這幾方面內容,通過考核來檢驗所有人對儀器設備掌握的程度。考核由科主任護士長考核小組組長,小組組長責任制對組員進行考核,確保全員參與。考核方式分為現場操作和理論兩方面,目標為人人能熟練操作所有儀器設備及理論相關知識掌握,通過率達到100%。
1.2 新冠肺炎病房醫療儀器設備的消毒
1.2.1 醫療儀器設備消毒的方式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手冊制定醫院常見醫療儀器設備消毒滅菌操作規范,并嚴格按照規范執行。細化分為不同消毒對象使用消毒劑的名稱、使用方法、劑量與時間、消毒頻次及注意事項[3]。科室質控管理小組制定本科室消毒登記表格,每班執行并記錄簽名。
1.2.2 醫療儀器設備消毒的分類 儀器消毒分類為污染區、半污染區常用醫療儀器和清潔區備用醫療儀器兩種,常用醫療設備儀器又分患者使用和醫務人員使用,患者使用如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輸液泵、血氣機等精密儀器及患者個人使用的體溫表、血壓計等,醫務人員使用如電腦、移動工作臺、對講機等。備用醫療儀器為放置在倉庫中的醫療儀器。根據使用頻次不同采取不同消毒方法,消毒用品也要分區專用,標記鮮明,不得混放。
1.2.3 污染區使用中醫療儀器設備消毒 使用中的心電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推注泵、血壓計等公用儀器用配置含氯消毒液濃度為1 000 mg/L或消毒巾擦拭,頻次為2~3次/d,除顫儀、心電圖機、血氣機用含氯消毒液濃度為1 000 mg/L或消毒巾擦拭,1次/d,遇污染立即擦拭消毒。體溫表,非一次性使用氧氣濕化瓶用含氯消毒液濃度為1 000 mg/L或75%酒精浸泡30 min,頻次為1次/d,清潔干燥后專人專用。呼吸機冷凝水用桶集中收集,內加入含氯消毒片濃度為1 000 mg/L,加蓋,需要處理時倒入便池,加消毒片密閉30 min后沖水即可。辦公醫療儀器用配置含氯消毒液濃度為1 000 mg/L擦拭或噴灑,頻次為2~3次/d。
1.2.4 半污染區、清潔區醫療儀器設備消毒 半污染區醫療儀器多為辦公儀器,可配置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頻次為2~3次/d。清潔區備用醫療儀器因放置在清潔區倉庫,相對污染區較干凈,可2~3次/周使用濃度為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噴灑。
1.3 新冠肺炎病房醫療儀器設備管控實施
1.3.1 設立醫療儀器設備管理小組 指定專人負責儀器管理,成立科室儀器管理小組,人員在3~4人,選擇有監護室或急診工作經驗的護師以上的護理人員,能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具體工作職責為做好科室醫療儀器設備的監管,及時和科內人員溝通儀器使用及維護維修情況,有故障和醫院相關部門專人聯系,做好記錄,定期和護士長及時報告儀器使用情況。
1.3.2 做好醫療儀器設備的分類 科內常用醫療儀器有心電監護、呼吸機、除顫儀、心電圖機、輸液泵、推注泵、血糖儀、高通量呼吸濕化儀、可視喉鏡、B超機等,辦公儀器有臺式電腦、平板電腦、對講機,根據同種儀器數量不同做好編號[4],便于清點。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制成卡片懸掛儀器上便于隨時查看。
1.3.4 定點設置醫療儀器設備 火神山醫院為感染病房,感染病房劃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根據不同區域劃分,不同需求做好儀器放置,污染區放置常使用及搶救儀器設備,合理位置定點放置,機器和對應地點要標識明確,所有人員知曉,不得隨意挪動,使用后及時放回原處。半污染區放置辦公儀器,用于醫護人員辦公使用,定點放置。清潔區所有醫療儀器設備放置在倉庫,為科室備用儀器,以備不時之需。
1.3.5 做好醫療儀器設備清點使用登記工作 科室儀器分為使用中儀器和備用儀器,根據要求制定專科儀器管理制度和科室儀器操作流程臺賬,做好分類清點、使用登記,建立以下記錄本:科室儀器清點本,單個儀器登記本,儀器使用消毒登記本,儀器維修保養登記本。操作流程用于翻閱學習;使用中儀器由每日白班登記科室儀器清點本,確保所有醫療儀器設備在位處于備用狀態;單個儀器清點本用于搶救特殊儀器,每周清點1次,檢查儀器性能做好儀器自檢檢查及耗材補充;儀器使用消毒登記本用于儀器使用后消毒登記,具體登記儀器消毒時間、方法。儀器維修保養登記本每周1次,用于登記所有儀器維護保養檢查后記錄。備用中儀器每周對其性能進行檢測,是否運轉正常并簽名,確保備用儀器性能完好率達到100%[5]。
1.4 考核
1.4.1 考核對象 感染二科一病全部醫護人員,共50名。其中:醫生14名,護士36名。
1.4.2 考核內容及方式 考核分為培訓前和培訓后,全科醫護人員分組分批次進行。考核方式分為相關儀器理論知識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儀器管理知識、儀器操作知識、故障排除知識、儀器消毒知識4個方面。以培訓前后的考核成績對比來檢驗培訓效果。
1.5 統計學處理
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培訓前后,全科醫護人員進行了相關儀器知識與操作考核,內容包括,對儀器管理知識、儀器操作知識、故障排除知識、儀器消毒知識4個方面。每個方面滿分為25分,得分越高者代表掌握程度越好。結果表明,全科醫護人員經過病房醫療器材的規范化培訓后儀器管理、實際操作、故障排除、消毒知識等方面的掌握,均得到明顯改善,具體得分情況見表1。

表1 醫護人員培訓前后考核得分情況(分,x±s,n=50)
3.1 規范各類醫療儀器設備使用,提高工作質量
火神山醫院為臨時組建醫院,由于醫護人員來自不同單位不同科室,工作流程有所不同,儀器操作掌握程度有差異。制定醫療儀器設備培訓制度、管理制度、消毒制度,并組織實施,確保所有醫護人員能短時間統一標準,正確規范使用儀器,各類儀器分類放置改善病區環境,整潔有序,標識明確,減少出錯情況,提高了工作質量。
3.2 保證各類醫療儀器設備正常運轉,降低故障發生率
從科室人員組成而言,我科醫護人員90%來自普通科室,重癥崗位醫護人員僅占10%,對監護醫療儀器的使用操作熟練度欠缺,甚至可能發生人為操作不當導致儀器故障以及儀器發生故障時沒有處理經驗,從而影響臨床工作。嚴格的制度使操作者按照規范流程執行,熟練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使用注意事項,科室儀器管理小組發揮作用,及時維護保養,有故障及時報修處理,確保儀器設備管理環環相扣,不留問題。
3.3 明確感染病房醫療儀器設備特殊消毒并執行,無交叉感染發生
火神山醫院按傳染病醫院標準建設的,由于科室絕大多數醫護人員不是傳染科專業,對三區劃分、消毒隔離等制度的理解和落實不能完全掌握。而新冠肺炎的主要傳播途徑主要為飛沫和接觸傳播。不能嚴格和正確執行消毒隔離對醫護人員存在增加感染的風險,而消毒隔離制度的正確執行是傳染病房的重要工作。醫護人員零感染是火神山醫院工作的重大目標,嚴格的醫療儀器設備消毒制度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認識,正確有效的執行、嚴格的監控對防止相互交叉感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也使得目前無醫護人員感染發生。
醫護人員是醫療儀器的直接使用者,為了不因為醫療儀器的原因對患者造成影響和風險,新冠肺炎病房醫療儀器的設備規范管理通過制定相關制度和操作流程,統一了操作規范,并完成培訓,減少醫務人員誤操作。相關醫療儀器消毒措施的正確執行,提高大家抗感染意識,目前火神山醫院做到了醫護人員零感染。長時間的規范實施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工作效率,儀器的正確使用率,每周抽考儀器的操作成績良好。降低儀器故障發生率,在碰到儀器故障時有序處理,根據程序及時報告,及時維修,隨機抽查所有儀器備用完好率達到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