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權


【摘要】 目的:探究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4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經雙盲選法分成參照組(行中醫針灸治療)、實驗組(行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42例/組。比較兩組療效、超聲檢查結果。結果:相較參照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TMFV、PSV水平更高,PI、RI水平更低,P<0.05,比較有差異性。結論:予以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效果頗佳,可予以推廣。
【關鍵詞】 中醫針灸;推拿手法;椎動脈型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8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2-104-02
椎動脈型頸椎病(CSA)為常見頸椎病類型,其可使患者出現眩暈、耳鳴、頭頸部疼痛、視物旋轉等癥狀,進而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響[1]。臨床多通過抗動脈硬化藥物、頸帶固定等非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但效果有效。近年來,隨著中醫臨床的深入探究,中醫針灸、推拿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特色療法在治療頸椎病上取得了良好效果[2]。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對于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的療效,現對結果做如下分享。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4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經雙盲選法分成參照組、實驗組,42例/組。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椎動脈型頸椎病,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已排除凝血功能障礙、肝腎功能異常、神經系統障礙、頸椎滑脫、頸椎骨折、治療依從性差等患者。其中,實驗組23例男,19例女,年齡28-75(49.76±6.21)歲。參照組24例男,18例女,年齡29-75(49.69±6.18)歲。經統計學計算后,兩組基礎數據顯示,P>0.05,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可予以對比。
1.2 方法
參照組行中醫針灸治療,即:(1)取穴:取天柱穴、夾脊穴、風池穴、肩中俞穴、大椎穴,并結合患者疼痛程度及麻木情況取手三里穴、合谷穴、外關穴、后溪穴。(2)針灸方法:消毒穴位及周圍,行直刺法下針(針規格:0.3mm×4cm),行平補平瀉手法,下針時應穩準,并精準針刺角度、方向,經捻轉法進針于0.8-1寸左右,待進入表皮后,應于淺表層停留候氣,再慢慢推進至深處,得氣,留針25min,每日1次,每隔1日進行1次針灸。實驗組行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針灸方法同參照組。推拿具體為:使患者呈坐位,自然垂下肢體,深呼吸放松,予以頸肩部、頸枕、患側上肢理筋、分筋處理,選取風府穴、外關穴、合谷穴、天宗穴、風池穴,予以以上穴位點、揉、拿、摩、拔伸,以放松頸項、肩背肌肉;將患者雙側下頜以雙手托住,用拇指將枕部頂住,慢慢拉提,每次30s,反復該動作多次,期間應予以患者前屈、后伸、側展、旋轉等動作,每次30min,每日1次。兩組均行1個月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療效、超聲檢查結果。療效分痊愈(癥狀徹底消除,頸椎功能正常)、有效(癥狀有所緩解,頸椎功能基本正常)、無效(癥狀未有變化甚至加重)三級,治療總有效率為痊愈率加有效率。超聲檢查內容包括平均血流速度(TMFV)、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
1.4 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數據,資料描述形式: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x±s);差異檢驗:計數資料為χ2,計量資料為t;P<0.05,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療效
相較參照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P<0.05,比較有差異性。見表1。
2.2 對比兩組超聲檢查結果
相較參照組,實驗組TMFV、PSV水平更高,PI、RI水平更低,P<0.05,比較有差異性。見表2。
3 討論
椎動脈型頸椎病為常見頸椎病之一,該病可使患者出現疼痛、頸部功能異常甚至頭痛、聽力減退、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重者還可出現肢體功能障礙等,可對患者身心健康、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3]。中醫認為,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項痹”范疇,頸椎退變、正虛勞損致使筋脈失養為其主要致病機制,而該病所導致的疼痛則因經絡阻滯、行氣受阻所致。因此在治療上,中醫強調行氣通絡、活血化瘀。針灸為中醫特色療法,其可疏通經絡,消除神經、肌肉腫脹,有效緩解肌肉痙攣等。推拿也為中醫特色療法,其注重機體穴位、經絡分布規律,通過推拿相關穴位可行氣止痛、疏通經絡之效。因此,可用于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本文研究中,筆者予以了實驗組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針灸選穴包括天柱穴、夾脊穴、風池穴、肩中俞穴、大椎穴等,予以上述穴位針灸可起到通絡止痛、調和陰陽之效,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循環,并予以交感神經、椎動脈功能調節,從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而推拿則通過點、揉、拿、摩、拔伸相關穴位使血管擴張,有效緩解患者組織缺血、缺氧癥狀。二者結合更進一步強化治療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病情。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經治療,相較參照組,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TMFV、PSV水平更高,PI、RI水平更低,P<0.05,比較有差異性。
綜上所述,予以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效果頗佳,利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提高,可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1]梁婷,潘太哲,趙學民,等.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6):42-43.
[2]趙樹桐.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22):18-21.
[3]楊鵬.中醫針灸聯合推拿手法共同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效果臨床分析[J].臨床研究,2019,27(0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