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佟才錄

每個麗日晴空的上午,父親神采奕奕地站在他寬大的書桌前,展平宣紙,飽蘸濃墨,躬身揮毫……不一會兒,一幅筆力道勁的書法作品便展現在了眼前。
父親今年已經八十歲高齡了,但他精神矍鑠、話語清晰,思維也非常敏捷,而這些都與他的書法養生是分不開的。父親十八歲參軍入伍,然后在部隊提干,最后干到正營級退伍,轉業回到家鄉后,分在縣人武部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由于工作忙碌,從小便酷愛書法的父親,一直沒有空閑研習書法。1994年,父親退休賦閑在家后,才重新拾起了青少年時期的書法夢。
一開始,父親找來書法字帖,自己揮毫研習了一陣子,卻總把字寫得像“行尸走肉”,毫無生氣。一次,父親的一個老同事來家里作客,看到父親的書法作品,搖著頭說:“你這樣毫無章法地瞎練習不行,得有專業的書法老師教才行!”父親的老同事拉父親去老年大學報名學習,父親一開始還不愿意去,說他都快70歲的人了,還學什么,自己在家練練就行了。但父親的老同事硬拉著父親去報名,還說他也在那所老年大學學習畫畫,父親見拗不過就跟著去了。沒想到,父親這一學還就上了癮,早出晚歸學得不亦樂乎,父親的書法也突飛猛進。
從老年大學書法班畢業后,父親把他的書房整理出來作書法室,每天都扎在書法室里研習書法。看父親癡迷的樣子,我們都勸父親不要整天待在書法室里,也要適當地出去走走,鍛煉鍛煉身體,養養生啥的。父親卻說,練習書法就是他的養生之法。一開始,我們對父親的書法養生觀點不敢茍同,父親便滔滔不絕地談起他的書法養生理論:“練習書法的過程中,頭身要端正,運腕、運筆、運氣,意念要集中于筆下,并要排除雜念與外界的干擾。學習書法不僅能陶冶人的心性、讓老年生活健康快樂,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很好的審美價值。同時,在書寫的過程中,我還可以自如地調節心緒,使自己的精神融會其中,悠然自得、意趣盎然……”
聽了父親的書法養生理論,我們不禁折服不已。事實上,父親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做的。每次和母親拌嘴或在外面和別人生了氣,父親便一頭鉆進書房,潑墨揮毫書寫《不氣歌》:“他人氣來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病將命廢。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寫著寫著,父親的氣就漸漸消了。而且因為與書法結緣,父親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他們經常舉辦聚會,談笑風生地探討書法。
晚年研習書法,不僅讓父親健康長壽,更讓父親的晚年生活豐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