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新馬村村民何勇光

我和我的幫扶人江愛平(左一)在一起
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天平鎮新馬村村民何勇光,是臍橙種植戶。2018年,在種植臍橙過程中遇到了一件令我非常頭疼的事:原來種下的臍橙長勢良好,豐收信心百倍,總認為那年脫貧有望,誰知事情出乎意料,突然大批果樹呈現出瀕于死亡的狀態,苦于無奈,我正準備把這些臍橙果樹砍掉之時,遇到了年過七旬的市關工委副主任江愛平。
江愛平個子不高,但精神矍鑠。在調研中得知了我的處境后,他馬上帶領科技老專家來到現場,對臍橙果樹是什么時候種的、施的什么肥料、施了多少肥料、有無病蟲害、平時怎樣管理等問題一一作了詳細了解。他推斷,可能是施肥太多,果樹幼小受不了這么大的肥力,造成爛根,因此出現瀕于死亡的狀態。鑒于此,他果斷制止我砍樹,并同我算了一筆細賬:如果砍樹再重種,前幾年的時間和努力,就前功盡棄了;如果不砍樹,走擴坑、治理病蟲害的復壯路徑,損失可能會挽回,經濟更劃算。我覺得他說得在理,點亮了我再奮斗的希望。江愛平組織科技老專家幫我制訂“復壯方案”,并到果園手把手指導施肥量,贈送挖坑機進行擴坑,釋放原來多施的肥料,減少果樹感染,還贈送一些適合果樹生長的復合肥、生石灰和葉面肥,并教我配制農藥等。有了科技的支撐,堅定了我創業致富的信心,同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江愛平的熱情。最終,這批臍橙果樹終于起死回生,重現生機,當年就長出了新果,并獲得了豐收,賣出的價錢比一般的臍橙高了一倍,可觀的經濟效益讓我的愁眉舒展開了。
要不是江愛平和科技老專家的及時指導,我這批50多畝的臍橙果樹就付諸東流,更不可能有今天的“翻身”。我要感謝黨脫貧攻堅的好政策,感謝江愛平和關工委科技老專家的辛勤指導。
除了我,江愛平還幫助了許多青年農民脫貧致富。在藤縣天平鎮百香果種植生產基地正式掛牌成立時,100多名青年都齊聲歡呼:“老‘江’出馬,脫貧在望!”在一片贊揚聲中,江愛平謙虛地說:“成效的取得,是你們年輕人的努力和奮斗的結果,我只不過是做了一點點工作而已。”今年中國關工委發文表彰“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暨優秀組織獎,我和藤縣天平鎮黃塘山村黃演海等5名農村創業者獲得了“雙帶”農村致富青年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今年5月9日,藤縣被自治區批準退出貧困縣序列,有了關工委和五老的幫助,我們的脫貧步伐加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