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長宇,錢凱,韓國輝,張國躍,王正奇,董華軍,
(1.平高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01;2.大連交通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8)*
斷路器能否按照預設的要求完成分合閘操作且具有穩定性,其操動機構性能起決定性作用.傳統的SF6高壓斷路器操動機構主要有彈簧操動機構和液壓氣動操動機構.這幾種操動機構雖然可以輸出足夠的操作功,滿足動作快速性要求,但也存在著結構復雜機械零部件多,不能實現斷路器分合閘的過程控制等缺點[1-4];為了克服傳統操動機構的局限性,國內外都展開了伺服電機驅動機構高壓斷路器的研制和開發[5].隨著伺服電機,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數字控制斷路器相關技術得到廣泛關注;此機構斷路器,根據斷路器動觸頭的運動曲線,通過對電機電流,位置信號的采集,運用SVPWM電壓矢量控制算法,產生控制IGBT三相逆變開關所需的PWM信號,使用伺服電機的雙閉環控制系統,實現斷路器的分合閘操作;此系統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且易實現實時狀態檢測[6-7],同時,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入,為智能高壓斷路器研制,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圖1為電機驅動機構斷路器簡圖,其中,儲能電容C:為保證斷路器分合閘操作所需幾十安培的操作電流,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逆變控制器:運用全控型大功率開關管IGBT,完成DSP提供的脈寬調制波,實現電機變頻速度的控制;充電單元:儲能電容所需的直流電能,都由充電單元所提供,由于電機驅動機構分合閘操作所需操作功較大,如果引用變電站的直流電,將造成斷路器分合操作時,對變電站電源系統的振蕩;同時,為了防患主電源故障,將其直流電源作為備用電源,維持變電站電源系統的穩定取著決定性的作用;伺服電機M:伺服電機是高壓斷路器正常運行的動力機構,為了滿足高壓斷路器分合閘時間及操作功,伺服電機必須借鑒當今先進的永磁材料及旋變控制器,特制一款滿足高壓斷路器特性的伺服電機,使其轉動慣量小,轉軸轉動角度不超過180°;DSP+CPLD驅動器:借鑒當今先進的TMS320F28335數字信號處理芯片,通過對電流,電機位置信號的采集和處理,對伺服電機M進行實時控制.斷路器的各種連鎖控制通過CPLD可編程控制器得到解決;當驅動控制器受到分合閘命令信號時,依據上述各種控制信息,控制伺服電機轉動,實現斷路器的正常操作.斷路器分合閘控制器:主要完成DSP驅動器信息的監控與傳遞及分合閘命令的操作.實現SF6氣體密度的監控,為斷路器正常的分合閘提供可靠的信息源.
電機驅動機構斷路器分合閘實現程序控制,其程序框圖如圖2所示.
其程序化框圖包含3個部分:
(1)程序初始化:完成功能模塊,工作模塊,初始狀態的設定,為程序正常運行提供初始信息;
(2)系統的巡檢:采集伺服電機的驅動電流,內部轉子(永磁體)的角度,直流驅動電壓,包括斷路器動觸頭的位置等等各種信息,實現斷路器的檢測功能;同時等待分合閘命令的觸發;
(3)數據處理及命令解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定時中斷子程序,此過程是斷路器電機驅動機構程序運行的重要部分,通過對電機電流的采樣,位置的檢測,實現電流的矢量控制,運用當今先進的SVPWM脈寬調控技術,對電機速度和電流的PI調節,輸出PWM脈寬調制波,實現斷路器的數字控制[8].
所謂數字控制,就是將斷路器技術參數,通過程序的控制,轉換為電機的運轉過程,從而實現斷路器的分合閘.
高壓斷路器正常分合閘,必須滿足斷路器動觸頭的分合閘速度,及動作所需操作功的要求,電機的提速及操作功是首當其沖的關鍵技術,電機的速度由電源的頻率決定,SVPWM技術,通過電機磁鏈和電壓的關系,用8個基本電壓矢量合成期望的輸出電壓矢量,通過直流電壓的轉換,實現了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此技術應用于電機驅動機構,滿足了斷路器分合閘要求,同時實現了電機驅動機構的數字控制.
SVPWM實現三相交流伺服電機的變頻調速,由傳統的三相交流電機動作原理可知,電機的轉動由電機間隙得到一組幅值恒定的圓形旋轉磁場,從而帶動永磁體作切割磁力線而轉動.利用上述三相交流電壓驅動所需的伺服電機,獲得圓形磁鏈軌跡這一理論;以斷路器動觸頭技術參數運動特性,帶動伺服電機旋轉的角速度,以此所需磁通圓為基準,用三相功率逆變器的六個功率開關的不同開關模式[9]所產生的實際磁通去逼近基準園;并由二者比較結果來驅動逆變器的開關狀態,形成PWM三相波形圖,以此數值作為SVPWM調制的目標,再反推SVPWM各橋臂的開關導通時間,進而去控制IGBT的驅動信號,得到SVPWM所需的調制波,滿足伺服電機的正反轉速度頻率的要求,實現斷路器的分合閘,如圖3伺服電機逆變控制器,此過程由DSP數字控制器信號的采集,數據處理,程序計算而完成.
圖4為以TMS320F28335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為核心,結合斷路器運行特性,繪制伺服電機DSP數字控制機構流程圖[10].
首先將斷路器動觸頭動作行程轉化成伺服電機主軸轉角Qref,根據斷路器的分合閘速度要求,繪制出伺服電機主軸的角速度曲線ωref.
然后,將Qref及ωref作為參考值,與伺服電機主軸轉角Q及角速度ω的反饋值進行比較,產生的偏差對系統自動調節,調整電機的主軸轉速;通過PI轉差頻率矢量控制得到電機定子線圈電流iqref.
最后,電機的三相電流ia,ib,ic,通過Clarke和Park變換,得到的id與iq反饋給PI控制器,運用idref=0的控制方法,通過PI調節,Park的反變換,運用SVPWM電壓矢量控制算法,得到IGBT所需的脈寬調制波PWM,從而實現了電機的調速,滿足斷路器機械特性的速度要求.
idref=0的控制方法,實現了電機電樞磁動勢與轉子磁場的正交,可使電機輸出轉矩與q軸電流成正比,通過控制q軸電流就可以控制電機輸出的轉矩,磁場的定向控制,實現了對永磁同步電機磁通和轉矩的解耦控制,可得到類似于直流電機的良好控制性能[11].
綜上:斷路器分合閘控制過程,實際將伺服電機驅動機構,轉化為電機位置的控制過程.
(1)為了實現數字控制,結合斷路器動觸頭運行特點,在滿足斷路器技術特性的要求情況下,繪制出斷路器動觸頭單位時間里的行程曲線,此行程曲線將斷路器動觸頭行程位移轉換成伺服電機主軸轉角曲線;然后,通過伺服電機的雙閉環控制,實現斷路器的分合閘要求.
圖5為110 kV的SF6斷路器(電機驅動機構)結構簡圖,通過動觸頭行程軌跡,推導出動觸頭與電機主軸的轉角函數關系式,如圖6所示;此結果應用于產品程序的設計,驗證斷路器分合閘技術要求:

圖5 SF6 斷路器(電機驅動機構)結構圖

(a)合閘運動軌跡 (b)中間 (c)分閘運動軌跡
通過圖6:將SF6斷路器動觸頭行程XL轉換成電機主軸的角度;由圖(a)合閘運動軌跡知
(1)

(2)
即

(3)
(4)
由式(4)可知,電機驅動機構的拐臂尺寸L1,絕緣拉桿尺寸L2,通過機械傳動,將斷路器動觸頭行程XL轉換成電機主軸轉角Q1;分閘過程圖(b)與合閘過程原理一樣,具體計算推導不再席敘.
實驗過程:依據表2產品技術參數,通過式(4),將動觸頭行程轉換電機主軸轉角;依據速度要求,定義動觸頭行程路線;通過計算,繪出電機主軸的運動軌跡圖.

表2 產品技術參數
計算得:分閘曲線:斷路器觸頭行程26 mm處對應電機轉軸轉角1.12 rad;中間的30 mm對應的角度為1rad;最后的29 mm對應的電機轉軸轉角為1.02 rad.為了滿足斷路器分閘速度要求:即剛分點至分后10 ms的平均速度為3.8 m/s,因此將電動機分閘運行行程設定為:從0~1.12 rad為勻加速,達到3.8 m/s速度要求,然后勻速運行10 ms,最后勻減速運行至3.14 rad處;通過以上技術要求繪出單位時間內電機主軸旋轉角度曲線圖;如圖7所示(注:電機主軸轉角為半圓);圖8所示合閘曲線與上述原理雷同.

圖7 分閘:單位時間內電機主軸旋轉角度曲線

圖8 合閘:單位時間內電機主軸旋轉角度曲線圖
以各自單位時間內電機主軸旋轉角度曲線圖為依據,實現斷路器的分合閘;通過試驗,得到圖9.圖10斷路器合分閘曲線示波圖;其中線條(Open Curve3)為單位時間內電機主軸旋轉角度曲線,其余5條為實際操作5次所得分合閘操作曲線.

圖9 斷路器合閘實驗示波圖

圖10 斷路器分閘實驗示波圖
由示波圖可知:斷路器動觸頭依據分合閘行程軌跡轉換成主軸轉角運行軌跡(單位時間內)作為給定曲線,分別以各自的位置曲線為依據進行分合閘,通過試驗分析,在滿足上述技術參數情況下,發現二者測試曲線與給定曲線有很好的跟蹤特性,且動觸頭行程在伺服電機數字控制下得到可靠的控制.
(1)斷路器運用電機驅動機構,實施斷路器分合閘,充分證明,用預現給定動觸頭行程曲線進行對斷路器的操作,實現數字控制,是可行的;
(2)為了保證斷路器可靠的速度特性,在程序設計時,必須滿足超行程與加速度,時間的相互匹配.同時發現動觸頭的重量,電機轉動慣量對曲線跟蹤有一定影響,且電機的儲能電容,電機操作功是產品正常運行的可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