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謝冀暉,公為芬,陳鑌瑤,劉扶搖
(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廣東 汕頭 515000)
春季角結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是一種嚴重的復發性、變態反應性角結膜炎,因多發春季,累及角膜和結膜而得名[1]。兒童和青少年常見。嚴重者累及角膜,影響視力,甚至造成不可逆損傷[2]。VKC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抗組胺藥、肥大細胞穩定劑雙效藥物、免疫抑制劑[3-4]和皮質類固醇激素可緩解癥狀,但易復發[5],效果欠佳[6]。一般使用中效類激素滴眼液治療;重度VKC則聯合激素眼膏治療[7],但長期使用易復發,有導致青光眼、白內障等風險。近期國內外研究表明奧洛他定等藥物聯合治療VKC 較單一藥物治療更有效,無明顯并發癥,但對重度VKC 療效不明確[8-9]。本研究應用奧洛他定滴眼液聯合0.1%氟米龍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重度角膜緣型VKC(>1/2周的角膜緣膠凍樣病變和Trantas結節),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通過電子病歷系統查詢并追溯,回顧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9 年12 月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確診的重度角膜緣型VKC。納入標準[10]:(1)臨床表現奇癢或刺癢,伴有或不伴有畏光、異物感、流淚癥狀;(2)裂隙燈下檢查,上瞼結膜出現乳頭、Trantas 結節、>1/2周的角膜緣膠質樣病變。排除標準:(1)患有任何影響實驗可靠性的眼病,如嚴重瞼緣炎、特異性角結膜炎、季節性結膜炎、巨乳頭型結膜炎、角膜炎和葡萄膜炎;(2)合并全身或精神系統疾病者。最終納入65例(130只眼)病例資料,其中男性56 例,女性 9 例,年齡 2~26 歲。35 例(70 只眼)患者為觀察組,30 例(60 只眼)患者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奧洛他定滴眼液聯合0.1%氟米龍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埃美丁或色甘酸鈉滴眼液治療。本研究經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觀察組:奧洛他定滴眼液每日2 次,0.1%氟米龍滴眼液每日3 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晚睡前1 次。對照組:眼藥水埃美丁或色甘酸鈉滴眼液每日2次。兩組療程均為2周。第7天和第14天各復查1次。
1.3.1 體征和癥狀標準[11]眼部體征包括瞼結膜充血、水腫、乳頭、角膜緣Trantas 結節和膠質樣病變。自覺癥狀包括瘙癢、眼痛、異物感、流淚、畏光和分泌物。
1.3.2 療效標準[12]治愈:自覺癥狀完全消失,結膜充血消退,無分泌物,角膜緣膠質樣病變消失,Trantas 結節消失;有效:自覺癥狀減輕,結膜充血減輕,結膜囊分泌物減少,角膜緣膠質樣病變略扁平或部分消失,Trantas 結節縮小或部分消失;無效:癥狀、體征治療前后無變化。
應用SPSS 2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如年齡、視力,眼壓等采用xˉ±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性別、有效率、治愈率及復發率等計數資料采用例數或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視力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7、14 d后右、左眼眼壓分別較治療前有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對照組治療7、14 d 后右、左眼眼壓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7、14 d后最佳矯正視力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觀察組治療7、14 d后,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治療14 d 后,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壓比較 (±s,mm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壓比較 (±s,mmHg)
1)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1 mmHg=0.133 kPa。
組別觀察組(n=35)對照組(n=30)右眼眼壓治療前12.886±0.503 14.167±0.587治療后7 d 14.265±0.3661)13.655±0.523治療后14 d 14.600±0.4471)13.815±0.5365左眼眼壓治療前12.686±0.486 14.533±0.623治療后7 d 14.353±0.4091)13.897±0.588治療后14 d 15.514±0.4331)13.741±0.619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單眼最佳矯正視力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單眼最佳矯正視力比較 (±s)
組別觀察組(n=35)對照組(n=30)右眼視力治療前0.703±0.288 0.696±0.272治療后7 d 0.722±0.305 0.674±0.255治療后14 d 0.756±0.292 0.672±0.241左眼視力治療前0.726±0.233 0.718±0.248治療后7 d 0.758±0.250 0.672±0.221治療后14 d 0.777±0.252 0.672±0.232

表4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未見高眼壓、眼部刺激等不良反應。
Sacchetti 等[13]建議 VKC 應按照發病部位及嚴重程度治療,但未見相關臨床研究報道。本研究按發病部位及嚴重程度,采用奧洛他定滴眼液聯合0.1%氟米龍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方案治療重度角膜緣型VKC。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2 周的有效率為88.6%、治愈率為71.4%,均高于對照組(有效率為43.3%、治愈率為10%)。觀察組的復發率(11.5%)明顯也低于對照組(66.7%),復發的癥狀及體征輕,均未達到重度程度。無不良反應。王宇雷等[14]研究發現,奧洛他定聯合長效激素滴眼液對VKC 有效,但應用長效激素滴眼液存在繼發青光眼和白內障的高風險。本研究根據2016 年糖皮質激素眼用制劑在角膜和眼表疾病治療中應用的專家共識[7],采用短效的激素滴眼液和長效激素眼藥膏,降低長效激素使用頻率,減少長效激素對患者的副作用。
本研究充分利用藥物的不同作用機制[15],抑制Ⅰ型變態反應和細胞免疫反應,抑制結膜原位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多種炎性介質,快速控制重度角膜緣型VKC病變(如角膜緣病變,特征性結節等),同時合理應用不同劑型的激素,減少激素用量,藥效持久穩定。觀察組眼壓有所升高,但幅度小,安全性良好。本研究為短期觀察,仍需進一步的研究。通過逐漸減少用藥次數,獲得最少維持劑量等措施,以期解決疾病復發等難題。
綜上所述,奧洛他定滴眼液聯合0.1%氟米龍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療重度角膜緣型VKC 安全有效,能在早期終止病情進展、消退角膜病變,為患者提供一種合理治療的新途徑,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