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生, 鄭宗利, 邊慶華, 蘭海
(1.長安大學 道路施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陜西 西安 710064;2.甘肅省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甘肅 蘭州 730030)
壓實度是路面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路面強度和使用壽命,在施工中和施工完成后都需進行壓實度檢測。現有路面壓實度檢測方法主要有鉆芯取樣法、核子密度儀法和無核密度儀法等。施工現場常采用鉆芯取樣法,該方法為一種微觀損傷檢測方法,其操作簡單,但會對路面造成一定損壞,且檢測周期較長,效率較低。無核及核子密度儀具有無損、實時檢測、測量周期短和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核子密度儀存在核輻射危險,需要專業(yè)人員操控,存在使用局限性。無核密度儀通過發(fā)射電磁波檢測路面壓實度,人力成本低且對人體無害,因而在壓實度檢測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檢測中許多因素影響其測量精度,如果測量方法不當,會導致測量結果出現較大誤差。該文通過對不同測量方法在同一測點壓實度測量結果的比較,確定無核密度儀合理的測量方法。
試驗采用Trans-Tech公司第三代無核密度儀PQI380,其性能參數見表1。該儀器是最新一代瀝青路面密度測試儀,測量瀝青面層時可同步測量面層溫度和相對水分含量。

表1 無核密度儀PQI380的性能參數
無核密度儀通過發(fā)射電磁波測量材料的介電常數,瀝青混合料的介電常數與材料本身性質(如密度)有良好相關性,利用該特性將檢測信號轉化為電信號,通過相應算法得出混合料的密度。如圖1所示,無核密度儀的感應盤由發(fā)射器、隔離環(huán)和接收器組成,工作時,感應盤中心位置發(fā)射器向下發(fā)出環(huán)形電磁波,電磁波穿過被測材料后由接收器接收。電磁波在穿過被測材料的過程中會損耗部分能量,損耗能量大小取決于材料的介電常數。無核密度儀通過一個環(huán)形電子電容感應場測定材料阻抗性,利用特定公式推導被測材料的介電常數,最后將檢測電信號發(fā)送至微處理器,經過相應處理,得到密度、壓實度、溫度等。

圖1 無核密度儀的工作原理
無核密度儀使用前需經過嚴格標定。現場標定通常采用偏差補償法。方法如下:在平整度好、無污染的路段選取5個測點分別用無核密度儀、鉆芯取樣法測出各點的電磁密度和實驗室密度,得到偏差補償值。
無核密度儀測點密度測量方法主要有兩種,分別為Troxler Electronics lab公司推薦的測量方法(見圖3)和Trans-Tech公司推薦的測量方法(見圖4)。前一種方法在同一測點對密度測量4次,每次將儀器旋轉90°,取4次測量密度均值為測點的電磁密度。后一種方法在測點處以無核密度儀感應盤為輪廓畫圓,測出一次密度,然后分別在該圓上60°、120°、240°、300°位置畫出和感應圓盤同樣大小的圓,并進行測量,取5次測量密度均值為該點的電磁密度。

圖2 Troxler Electronics lab公司推薦的密度測量方法

圖3 Trans-Tech公司推薦的密度測量方法
1.2.1 測量方法
為找到一種簡易且測量誤差小的方法,進行9種測量方法對比分析(見表2)。其中:方法1為Troxler Electronics lab公司推薦的測量方法;方法9為Trans-Tech公司推薦的測量方法;其余方法則按表2中的測量位置進行測量,取測量結果均值作為各方法在測點的壓實度。

表2 測量方法方案
1.2.2 壓實度測量
試驗依托工程為JY長江公路大橋橋面,其下面層為6 mm AC-20C,上面層為4 mm SMA-10。由于上面層SMA-10碾壓后更平整均勻,故選擇上面層進行試驗。
該項目上面層SMA-10采用高彈改性瀝青,計算最大理論密度為2 625 kg/m3。將面層的最大理論密度、測量厚度和集料尺寸等參數輸入無核密度儀,按上述偏差補償法進行標定。標定完成后,在該路段隨機選擇平整、無污染且干燥的測點進行試驗,按表2中設計方法進行壓實度測量,每種方法測量15次。
按上述試驗方案對同一測點壓實度依次采用不同方法進行測量,測量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測量方法的壓實度測量結果
試驗過程中,測量人員操作不當(測量位置偏移、讀數錯誤、記錄錯誤等)可能使測量結果產生異常值(壞值),而含有大誤差數據會干擾試驗結果分析,甚至歪曲試驗結果。排除異常數據的常用準則有拉伊達準則、格拉布斯準則、肖維勒準則和狄克遜準則。前3種準則通過關系式vi>kσ(k為統計臨界系數)判別異常值,臨界系數k與測量次數n的關系見圖4;狄克遜準則利用極差比檢測異常值,其臨界系數與其他準則不具可比性。

圖4 3種準則統計臨界系數對比
由圖4可知:相同測量次數下,各判別準則的臨界系數不同。以拉伊達統計臨界系數3為線索,n=25次時,格拉布斯準則的統計臨界系數達到3以上;n=185次時,肖維勒準則的統計臨界系數剛好達到3。因此,根據測量次數與統計臨界系數的關系劃分3種準則適用范圍如下:n<25次時,用狄克遜準則或格拉布斯(顯著水平a=0.01)準則判別異常值;25次≤n≤185次時,用格拉布斯(顯著水平a=0.05)或肖維勒準則判別異常值;n>185次時,用拉伊達準則判別異常值。
該項目試驗測量次數n=15次,選擇狄克遜準則進行異常值檢驗。檢驗過程如下:1) 將測量數據從小到大排列為x1,x2,…,xn,其中n為測量次數。2) 分別按式(1)、式(2)計算異常統計量γ和γ′。3) 狄克遜檢驗臨界值為D(a,n),γ>γ′、γ>D(a,n)時,xn為異常值;γ<γ′、γ>D(a,n)時,x1為異常值;否則沒有異常值。
(1)
(2)
按照狄克遜準則剔除表3中異常值后,計算每種方法測量數據的平均值、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和變異系數(見表4)。使用同一無核密度儀對同一測點采用不同測量方法,測量結果精度不同,其中方法5、7和9測量數據的變異系數較小,表明采用上述3種方法測量時,數據的離散程度小。采用同一無核密度儀測量同一測點壓實度時,數據離散程度愈小,則偶然誤差愈小,測量結果更準確。

表4 不同測量方法測量數據的處理結果
將無核密度儀測量方法分為相切法和相交法,對兩種方法的變異系數進行統計,繪制變異系數曲線(見圖5)。由圖5可知:使用相切法和相交法進行壓實度測量,測量數據變異系數具有不同特征。相切法測量壓實度的變異系數為0.2%左右,且變異系數不隨測量圓數量的變化呈現某種趨勢;相交法測量壓實度的變異系數在3個圓相交(即方法5)時出現拐點,變異系數急劇下降到0.06%,且隨著測量圓數量增加逐步穩(wěn)定在0.04%附近。說明測量圓數量大于3時,相交法測量壓實度的變異系數小于相切法測量壓實度的變異系數。這是由于相交法測量位置相對于測點更集中,測點附近壓實度變化對測點壓實度測量的影響較小。使用無核密度儀對測點進行壓實度測量,測量圓數量小于2個時,相交法和相切法測量結果的變異系數無明顯差別;測量圓數量大于3個時,采用相交法進行測量時變異系數急劇降低并逐步趨于穩(wěn)定。

圖5 不同測量方法變異系數曲線
根據以上分析,使用相交法進行壓實度測量,測量圓數量大于3個時,測量結果的變異系數急劇降低。因此,現場應選擇相交法進行測量,且測量圓數量不宜少于3個。對無核密度儀進行標定時,為使標定結果更準確,應選擇測量結果變異系數最小的方法進行壓實度測量。根據圖5,4個圓相交(方法7)時測量結果的變異系數最小,應采用不少于4個圓相交進行測量標定。
使用無核密度儀進行壓實度測量時,測量方法應根據測量精度進行合理調整。標定時,應采用不少于4個圓相交進行測點壓實度測量,使無核密度儀的標定更準確。在進行現場壓實度測量時,應采用相交法且測量圓數量不少于3個,以提高測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