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俊芳
摘要:王府氣藏含氣層位多,是一個縱向上具有多套含氣組合的構造——巖性氣藏。本文通過動靜態相結合的分析方法對氣藏開發現狀及開發中存在矛盾和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明確氣藏目前所處開發階段,針對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措施挖潛對策。
關鍵詞:氣田開發;動靜不符;措施挖潛
王府氣田為中淺層氣田,氣藏位于松遼盆地東南緣東部斷陷帶,呈北東向分布,縱向上有泉頭組、登婁庫、火石嶺、沙河子四套主力層系。泉頭組氣藏主要為構造背景下的巖性層狀氣藏,氣井主要是位于靠近小斷層的邊部氣井,氣井初期壓力高、產量高,但遞減快,有一定穩產能力,氣井出液量低,出油蠟是影響產能發揮的主要因素。登婁庫組氣藏初期壓力、產量高,但遞減快,普遍出液,壓力低攜液困難是影響產能發揮的主要因素。沙河子組氣藏初期壓力、產量高,但遞減快,出液量大。火石嶺組氣藏儲層物性差、地層能力補充不足,液量大,壓力下降快,穩產難度大。
1.氣田開發形勢分析
王府氣田總井數92口(包括老探井),投產45口。目前正常生產氣井35口,日產氣15萬方,日產液70方,累產氣3.4億方。氣田生產形勢表現為“三降、一穩”,即壓力、日產氣、日產液下降;開井數平穩,日產液隨新投井產液變化發生波動。
2.王府氣田開發存在的主要矛盾
王府氣田開發存在較多矛盾,制約了氣井產能發揮。單井壓力低使氣井不能正常進站生產,需要關井恢復壓力;單井壓力低氣井攜液困難,使得氣井排液困難有水淹風險;氣井產油蠟,使得井筒產生蠟堵,影響產能發揮。
2.1單井壓力低
泉頭組單采井產液量少,但是單井壓力低,存在進站困難的矛盾,需要關井恢復壓力,壓力恢復到系統壓力之上再次開井生產。泉頭組生產氣井總共9口井,平均油壓0.6兆帕。
油壓<0.5兆帕,3口井
0.5兆帕≦油壓<1兆帕,5口井
油壓>1兆帕,1口井
2.2單井壓力低,攜液困難
隨著氣田氣井生產年限的延長,氣井井口壓力逐步降低,生產能力逐步下降,部分氣井攜液能力降低,甚至造成積液停產。王府氣田生產氣井中產液井共18口,有6口井存在單井壓力低,攜液困難的問題,容易造成水淹。
2.3氣井產油蠟
王府氣田產油井7口,產油蠟井16口。油氣井在生產過程中,隨著壓力、溫度降低,達到一定條件時油蠟析出,可能會導致井筒堵塞或儲層孔隙堵塞,影響氣井產能發揮。
王府氣田城A、城B等井受油蠟因素影響,投產效果差。壓裂后初期放噴點火試氣正常,地面管線投產后無氣無壓,采取過放噴、氣舉、CO2吞吐、化學解堵等多種措施,未見明顯效果。
3.針對開發矛盾采取的對策及措施
3.1合理配產
確定合理的氣井產量是實現氣田長期高產、穩產的前提條件。結合目前王府氣田的生產現狀,確定了以下的合理產量配置思路和原則:氣井合理產量要大于臨界攜液流量,保證氣井的連續攜液能力,防止井底積液(配產下限);氣井合理產量要與市場需求結合,并具備一定的調峰能力。
根據合理產量配置思路和原則,結合合理配產的理論方法和氣井生產動態情況對氣井進行合理配產。
3.2單井提壓
單井增壓在滿足氣體輸送的情況下更好地利用了氣井的壓力,并由于增壓設備緊湊,投資低,能更好地節約成本,且能更好地減少井間的影響,提高天然氣產量。
單井提壓的選井原則:①儲層物性好;②剩余井控儲量大;③單位壓降產氣量大
3.3壓縮機助排
王府氣田氣井生產壓力低、積液嚴重,水淹停產井逐年增多。壓縮機助排的選井原則是:典型指標顯示氣水同層;剩余井控儲量大于800萬方;水氣比大于7方/萬方。根據選井原則篩選出3口氣井實施壓縮機助排措施,日增氣共1.8萬方,取得較好效果。
3.4油蠟
生產氣井產液量大可以把油蠟帶出來,集氣站中輸氣管線有水化伴熱的天然氣也可以把油蠟帶出來。其中城C井因為產油蠟的同時產液量也大,還存在串聯管線井間干擾的情況固而停井。2020年1月對其進行壓縮機助排復產,增氣效果明顯,日增氣0.8萬方。但因其產油蠟,為防止井筒堵塞,采用注輕質油溶蠟的方式對其解堵,效果明顯。
4 下步措施挖潛方向
繼續推廣及深入研究補孔壓裂、酸化解堵等主導增產技術、積極做好產液氣井連續生產保障措施,拓寬增產途徑。精細小層對比優化選井選層,優化工藝設計,強化現場監督,提高措施效果。拓展措施選井范圍,提高挖潛技術針對性。
(1)井筒挖潛:針對出油蠟井、產液井開展納米防蠟、儲層解堵、排水采氣等技術措施,控制老井自然遞減,提高單井產能。
(2)未動用層挖潛:確定潛力層,開展射孔、壓裂等技術對策,通過層間接替實現氣井較長時間的穩產,降低綜合遞減率。
(3)根據產氣剖面、飽和度測試等監測資料,結合動態產出狀況,對高產液氣井堵水或壓縮機助排復活。
5?結語
(1)氣藏老井產量自然遞減增大,穩產難度加大。應按照單井無阻流量進行合理的配產,控制采氣速度。
(2)產液制約氣藏開發,產液單井壓力、產量下降幅度大,應積極采取排水采氣技術措施,減少產液對氣井正常生產造成的影響,保證產液氣井連續生產。
(3)措施增產對氣田開發發揮重要作用,今后應進一步優化措施結構,拓展措施選井范圍,提高措施增產量,降低老井產量遞減幅度。
參考文獻:
[1] 楊澤超,申洪,余娟,劉繼偉,楊智.低壓低產氣井自生氣排水采氣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鉆采工藝,2014,37(3):63-66.
[2] 左海龍,安文宏,劉志軍,馮炎松,王京艦.榆林南區挖潛措施井優選及效果預測[J].石油化工應用,2014,33(4):50-53.
[3] 陳慶輝.低壓低產氣井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的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應用,2014,9:50-53.
[4] 馬國華,劉三軍,王升.低產氣井泡沫排水采氣技術應用分析[J]. 石油化工應用,2010,31( 5):66- 68.
[5] 楊川東.四川氣田排水采氣的配套工藝技術及其應用[J].天然氣工業,1995,15(3):37-41.
[6] 姚偉.低產低壓氣井排水采氣技術對策分析[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8):105-107.
[7] 余淑明,田建峰.蘇里格氣田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研究與應用[J].鉆采工藝,2012(5):40-43.
[8] 鞏凱房.基于低壓低產氣井排水采氣工藝技術的分析與研究[J].石化技術,2015(3):91-92.
[9] 左海龍,安文宏,劉志軍等.榆林南區挖潛措施井優選及效果預測[J].石油化工應用,2014(4):50-53.
[10] 王海蘭,辜利江,廖闊.低滲透氣田氣井生產工藝技術研究[J].天然氣技術及經濟,2013(7):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