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振
摘要:本文闡述了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如何揮標準化引領作用,實現技術成果有形化的一些做法和不足之處。就如何推進石油技術成果標準化,進一步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技術系列,為三大基地效益勘探開發、推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發揮標準化的引領作用,加快石油工程技術成果有形化,推進“中原油服”品牌建設提供核心支撐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標準化;引領;技術成果;有形化
1 前言
一個油田工程技術水平的高低在勘探開發中發揮的作用如何,很大程度上都體現在技術研發、現場推廣、新技術應用到位不到位。石油工程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繼續在穩油增氣降本增效中發揮主導地位和引領作用,形成特色的技術系列;技術成果要形成生產力就必須標準化,才能迅速得到推廣和應用。
2 技術成果有形化的作法
2.1 標準化引領技術創新
技術成果從立項、攻關創新、室內試驗、現場試驗驗證各階段,標準化貫穿于整個成果產生過程。各過程以標準為導向,技術創新過程就是實施驗證現有國內外相關標準的過程,標準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標準為我們提供了創新的著眼點和方向。成果的取得反過來助推標準化成果的形成,廢止落后標準,制定修訂誕生新的標準,相互依存推動技術創新和標準化發展。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每年承擔多項科研項目,每年獲得多項科技進步獎和專利。成果和專利獲得的過程就是不斷實施、驗證標準的過程。專利和成果轉化為標準又提升了標準化水平。
2.2標準化引領技術成果有形化
技術成果標準化后,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從產品質量、工藝流程、施工過程、質量驗收等要求都有標可依,保證了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質量。技術成果標準化后,為成果的規模化推廣鋪平了道路,技術成果走出中原,在國內外推廣才能實現技術成果效益規模化、最大化。如《非承載式遠程工況監測技術》屬于專有技術推廣應用1501井次,通過大量推廣應用驗證了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非承載式示功圖監測技術規程》企業標準對全過程進行了標準化。近年來,由技術成果、專利轉化為技術標準共22項。涉及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酸性氣田開發技術成果推廣應用中的產品質量檢驗、工藝流程、工程設計、技術服務,實現了標準規模化,充分發揮了標準引領作用。
3 技術成果有形化的幾點思考
3.1 技術成果標準化高度不夠,局限了技術成果推廣應用
GB/T20000.1-2014對標準化定義是:“為了在既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促進共同效益,對實現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條款以及編制、發布和應用文件的活動”。同時在定義后注明:(1)標準化活動確立的條款,可形成標準化文件,包括標準和其它標準化文件;(2)標準化的主要效益在于為了產品、過程或服務的預期目的改進它們的適用性促進貿易、交流以及技術合作。【1】由此可見技術成果標準化的重要性,技術成果只有通過推廣并持續不斷改進完善,最終實現標準化,才能加快應用力度和速度,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一些標準化專家對比分析了中美標準化工作的差異,其中一個差異是“中國的標準化活動,無論國家標準還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著眼點是解決國內市場問題,服務于國內需要”,由此可知,這就局限了科技進步空間。因此目前存在的最大短板是技術成果轉化為企業技術標準多,轉化為石油行業標準很少,更談不上國家標準、國際標準了,這就局限了技術的發展,局限了技術成果創造更大的價值。
3.2 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實現標準產業化
習近平同志強調推動自主創新要與自主品牌、知識產權和標準化相結合,并把這三者稱為自主創新三大戰略,他要求大力推進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特別強調要推進標準國際化,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習近平同志深刻闡述了標準與創新的關系,標準是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創新是提升標準水平的手段和動力【2】。要打造“中原油服”品牌,具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要求我們將創新成果專利化、專利標準化,將新工藝、新技術通過標準制定補充到現有標準中,形成標準體系。通過標準橋梁作用使“中原油服”走向國內、國際市場,實現創新成果價值最大化,實現創新驅動、推廣創效。
結論
技術成果轉化標準力度和高度還需加強,標準體系建設還存在短板,無法支撐“中原油服”品牌走向國內國際。2019年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要求大力推進標準化戰略,以高標準促進高質量發展。“中原油服”要走向國內外市場就必須以標準為引領,不斷創新核心技術體系,發揮好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以創新引領未來。
參考文獻
[1] GB/T20000.1-2014《標準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2]《開創我國標準化事業新局面》(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標準化工作的重要論述)人民日報2016年09月06日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