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陳亞寧 張 萌
“‘電費網銀’是我們依托國網商城建設的企業級線上繳費平臺,能為企業客戶提供全流程自動繳費服務,非常適合繳費方式為轉賬匯款、網銀繳費的企業客戶使用。”9月10日,國網濮陽供電公司組織人員逐戶走訪篩選出的企業客戶,向各企業負責人宣傳推廣“電費網銀”繳費渠道,不僅降低了電費回收風險,而且有助于提升企業客戶滿意度。
電力關乎民生。今年以來,國網濮陽供電公司聚力創新供電服務,致力構建與時俱進的新服務體系,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促進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融合發展,用新方式、新服務讓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了一抹亮色。
國網濮陽供電公司聚力創新供電服務,致力構建與時俱進的新服務體系,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促進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融合發展,用新方式、新服務讓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了一抹亮色。
“當您的汽車需要充電時,就可以通過‘e充電’APP查看附近充電樁位置、數量、使用狀態和收費標準。”9月4日,國網濮陽供電公司組織人員到億豐廣場檢查充電樁使用情況,并向前來充電的市民講解店家信息和使用方面的問題。
隨著電動汽車市場快速拓展,電能作為清潔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已成為必然趨勢,客戶對充電樁的需求越來越大。國網濮陽供電公司積極響應,加快充電設施配套電網建設,目前運營自有產權充電站17座、充電樁121個,其中低壓交流充電樁81個、直流快充樁40個。該公司專門成立24小時搶修服務隊,通過后臺實時了解充電樁使用狀態,及時解決問題。
隨著充電樁的快速普及,國網濮陽供電公司充分發揮供電服務平臺功能,常態化開展安全檢查工作,提前排查安全隱患,及早處理;利用車聯網平臺設備運行監控、故障預警、遠程診斷功能,實時在線監測充電設施運行狀態,促進充電設施運維向智能化發展。
“今天剛通過前端服務作業平臺辦理了一起報裝業務,相比以往,不但節省時間,而且服務客戶也更快捷。”8月31日,國網濮陽供電公司城南供電部楊集供電所所長張西國對供電所前端作業平臺帶來的便利贊不絕口。
為給一線員工提供更好的作業平臺,減少業務內部流轉時間,國網濮陽供電公司大力開發應用供電所前端服務作業平臺。該平臺融合了客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供電服務指揮系統、業務員作業平臺等多個系統,具備系統檢測到停電事件后先于客戶感知主動發送搶修工單、通過微信短信主動告知客戶電費信息及搶修進程、實時獲取潛在客戶用電信息等服務功能,形成了“工單派發、問題落實、業務處理、信息反饋、監督考核”全過程層層督辦、閉環管控的工作機制,有效降低業務風險,提升工作質效。

推廣快捷繳費方式,提升客戶獲得感。
系統上線運行后,供電所各類業務響應時效顯著提升。8月份以來,僅城南供電部就通過平臺實現了主動告知客戶電費信息及搶修進程7.37萬次,先于客戶感知發送搶修工單32次,處理低壓業擴報裝工單239條、故障報修工單40件,故障報修業務平均時長同比縮短28.57%,服務響應到達現場時限均在47分鐘以內,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
8月25日,雷雨天氣導致濮陽縣一處電能表出現短路并燒損,國網濮陽供電公司計量外勤人員通過“一鍵裝拆”業務,利用掌機上報電能計量裝置故障流程,并現場拍照取證,為電能表快速換裝節約了不少時間。
為解決傳統換表業務面臨的流程環節多、耗時長、效率低等問題,國網濮陽供電公司不斷探索,自6月初在市縣范圍內推廣應用“一鍵裝拆”新計量業務模式。“以前裝、換表流程包括12個處理環節,至少需要兩名供電員工去現場三到四次才可以完成電能表更換。現在只需一名員工利用‘一鍵裝拆’掌機的智能終端,將現場表計與換表作業平臺實時聯動,在客戶家中就可實現換表業務與系統流程同步進行,20分鐘完成全部工作。”營銷部計量外勤班長孔志乾介紹道。
在整個新裝、增容及變更用電業務流程中,設備裝拆換工作處于業務流程的最末端,也是專業程度最復雜、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環節。復雜度高體現在涉及的設備種類比較多,這些計量器具的安裝調試對人員的專業程度要求高,現場作業質量管控難度較大;影響深遠體現在各類設備安裝的質量直接影響計量及采集執行工作。在不改變現有業務流程的情況下,一鍵式裝拆換項目基于現場作業終端為現場裝拆人員提供的信息化、智能化工具,支撐現場裝拆人員規范、方便、快捷完成設備拆裝換工作。此業務模式融合了移動終端、企業互聯網應用技術,構建了全新的裝、換表作業平臺,實現電能表識讀、表碼讀取、現場取證、電子簽名、表計更換一體化操作。
截至8月,國網濮陽供電公司已完成2548塊電能表的更換任務,確保轄區表計在短期內均實現“一鍵裝拆”,有效減少客戶故障停電時間,提高了服務品質及客戶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