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煌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這是注定不凡的一年,經過新中國幾代人接續奮斗,全面小康社會即將建成,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將如期實現,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撫今追昔,千年小康夢何以今日能成為現實?《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傳唱了 70多年的歌曲,揭示了歷史的秘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是正確的。”“天時人事日相催。”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開啟新的征程,這一選擇,我們“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回顧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時挺身而出,在新中國百廢待興時艱苦創業,在改革發展的風雨中勇毅擔當。
風暴來襲時,中國共產黨總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嚴格、最全面、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從出生不久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在這場大考中,我們交上了令人驕傲的“中國答卷”: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了世界最前列。鐵的事實批駁了美國某些政治人物對共產黨的抹黑;黨和人民在關鍵時刻的同心同德,讓某些美國政客挑撥離間的言辭黯然失色。
回顧歷史,更會清晰的看到中華民族的命運與黨的領導的息息相關。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鴉片戰爭的失敗讓五千年中華文明輝煌不再,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甚至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救亡圖存成為中華兒女共同心愿。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君主立憲”、中華民國,各種方案一一登臺,又一一失敗,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探索,以徒勞而告終,都沒能根本改變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有了主心骨、領路人。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的歷史新紀元;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國家發展進步奠定基礎;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40多年的時間,讓中國跨越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富起來”的目標正一步步實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今天,我們即將歷史性終結一直以來困擾中國人民的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得以實現。我們站上了新的起點,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71年的歷程,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號”巨輪之所以劈波斬浪,一往無前,“根本的一條就是我們始終堅持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一路砥礪奮進,無數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甘于奉獻、擔當。那么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共產黨人為什么“行”?
這是由于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一起始,即把馬列主義寫在了自己的旗幟上。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正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與時代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中國人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人民精神上由被動變為主動,能夠及時洞察和把握社會發展大趨勢,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革命、建設、改革的道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
這是由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一先進性,決定了我們黨能夠擺脫其他一切政黨受階級利益束縛的歷史局限,把握時代脈搏,順應歷史潮流,能夠堅持偉大的自我革命,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時代的先行者、人民的主心骨和民族的中流砥柱。
這是由于中國共產黨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政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在革命戰爭年代,長征途中三位紅軍女戰士用半條被子生動詮釋了什么是中國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只有幾十名黨員的小黨發展成為今天擁有9100多萬黨員、在14億人口的國家長期執政的世界最大政黨,原因就在于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處、干在一處,得到人民無比信任和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中國人民經過長期的歷史比較后作出的鄭重選擇。環顧世界,有哪個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能夠在理論上、實踐中始終堅持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哪個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能夠把人民至上、無私奉獻作為對黨員的基本道德要求?這樣黨與人民水乳交融的關系豈是某些美國政客輕飄飄的言辭能夠撼動的嗎?
新中國來之不易,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邁上新征程要從歷史經驗中汲取力量,從歷史規律中獲取智慧,應對好前進道路上的“亂云”和“風浪”,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繼續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就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沒有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統一起來,通過自我革命,使我們黨更加堅強有力,更好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領導偉大社會革命取得新勝利。
繼續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就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我們要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繼續創造新的歷史偉業,就要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贏得主動、走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根本途徑和強大動力。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既善于積勢蓄勢謀勢,又善于識變求變應變,緊緊扭住關鍵,積極鼓勵探索,突出改革實效,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對外開放是基本國策,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歷史已經并將繼續證明,在中國共產黨引領下,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