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白瓊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控制有個簡單的“手掌法則”。
糧谷(碳水化合物):每天2拳頭
合理控制能量攝入是糖尿病營養治療的首要原則,最佳狀態是使能量消耗和能量攝入平衡。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減輕體重,但是不建議以長期極低能量攝入的方式減肥;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合理安排飲食,使體重達標并維持理想體重水平。1克碳水化合物能提供4千卡熱量,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量應占總熱能的50%~60%。所以,糧谷類每天攝入量相當于2個拳頭大小就差不多了,而且要粗細搭配,干稀搭配。
蛋白質:每天1掌心
一個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大約為每千克體重1克。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每天選擇攝入相當于掌心大小、厚度相當于小指厚度的肉類、蛋類或豆制品(約50克)也就差不多夠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魚肉類、蛋、奶、豆制品,如無合并其他疾病如腎病、痛風等,可首選食用魚類,因其富含蛋白質而脂肪量較其他肉更少;其次為白肉,如雞鴨肉;再次為紅肉,如豬牛羊肉;不建議食用動物內臟及加工肉類,如臘腸、火腿等;雞蛋建議每日1個,奶類每日250毫升,可選用低脂奶或豆漿;豆制品同樣富含蛋白質,可適量食用,但需注意少食或不食過油的豆制品,如油豆泡、脆皮豆腐等以減少脂肪量。
蔬菜:每天1~2捧
每天進食500~1000克新鮮蔬菜基本可以滿足需要,兩個手能夠抓住的菜量,大約有500克??刹捎谩笆卟?21原則”:3兩(150克)葉菜類,主要為綠葉蔬菜,包括白菜、油菜、卷心菜、菠菜、莧菜、蓬蒿菜等;2兩(100克)其他任意蔬菜,但不包括土豆、山藥、地瓜、藕、茨菰、芋頭等根莖類蔬菜,它們淀粉含量較高,應歸類在糧谷類里;1兩(50克)菌藻類食品,包括蘑菇、香菇、金針菇、海帶、紫菜、黑木耳等。
油脂:每天1指尖
油脂類能量很高,較少量攝入就可以使能量超標,因此需明確限制超量攝入。1克脂肪能提供9千卡熱量,脂肪攝入量應占人體總熱量攝入的 25%~30%。我們每天攝入的油脂不局限于烹飪油,還包括肉類、蛋類、奶類甚至堅果類食品。所以烹飪的時候油脂不宜放太多,相當于第一節拇指的尖端就行了,低脂奶每餐也不宜超過250毫升。但要注意,不要怕攝入脂肪而做完全的素食者,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以及一些礦物質元素的良好來源,完全素食者雖然減少了肥胖相關疾病,但是也面臨著貧血、骨質疏松等疾病風險。
水果:每天1拳頭
當血糖平穩時(空腹<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mmol/L),可以于兩餐之間適量地吃些水果,水果量相當于一個拳頭大小即可。水果的選擇有兩個標準,首先要選擇血糖生成指數較低的,再者選擇含糖量低的,如柚子、橙子、蘋果、梨、桃子等。慎食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如香蕉、棗、海棠、荔枝、桂圓等。最好吃新鮮水果,不宜喝果汁或者吃加糖的水果罐頭。
除了遵照上面的飲食“手”則,糖友還可以嘗試用左手吃飯,就是讓自己不能自如地吃飯,轉移對食物需求的注意力,雖然別扭了點,但確實能起到控制飲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