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凱 李昀 吳曉旋


“一瓶諾西那生鈉注射液70萬,只有5毫升,一毫升20滴,那一滴藥就是7000塊,一滴打不準都是浪費。”
在北京美兒脊髓性肌萎縮癥(簡稱SMA)關愛中心執行主任邢煥萍的印象中,罕見病SMA已經很久沒有像現在這么“廣受關注”了。
起因是近期網上的一則“求藥”信息,湖南省懷化市32歲的市民武仕平在網上求助,他1歲多的兒子小毅患有SMA,需要注射一種美國生產的、名為諾西那生鈉的特效藥,一針價格約70萬元人民幣。
諾西那生鈉在我國獲批上市一年多,也是國內唯一獲批的SMA藥物,目前未被列入醫保報銷藥品名錄。由于價格昂貴且需終身使用,它難以抵達絕大多數飽受病痛折磨的SMA患者手中。
2歲以下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殺手”
公開信息顯示,SMA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起病較早,有患者剛出生幾個月就會發作。發病后,患者會逐漸喪失各種運動功能,包括呼吸和吞咽功能。該病不分男女和種族,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6000~1/10000,普通人每50人中就有一個是致病基因攜帶者。
有專家估計,國內SMA患者在2~3萬人左右。邢煥萍介紹,自2016年起,在北京美兒SMA關愛中心登記的SMA患者超過1600人。
基于發病時間及所能達到的最大運動功能,SMA患者通常會被劃分為4個類型(Ⅰ、Ⅱ、Ⅲ、Ⅳ)。小毅患的是Ⅰ型,屬于SMA病情最嚴重的那種。“Ⅰ型患者,如果不治療的話,自然的生存時間就是現在大家公認的2歲,因此,SMA又被稱為2歲以下嬰幼兒的‘頭號遺傳病殺手。”邢煥萍說。
即使對于嚴重程度相對較低的SMA其他型患者,生存狀況也不容樂觀。江蘇宿遷人包杰的兒子哲哲是一名SMA-Ⅱ型患兒。哲哲2018年2月出生,約1年后,包杰發現兒子出現了肌肉萎縮、運動困難、抬手抬頭困難、便秘等問題,經常三四天才能排便一次,必須用藥物輔助。
26歲的南昌人郭佳妮8個月大時被發現走路異常,3歲在北京確診為SMA-Ⅱ型。多年來,她感到腿越來越無力,從最開始能扶著墻走,到后來慢慢無法行走。如今,她需要人協助才能上衛生間、上床休息。
“SMA是一種基因疾病,不會隨著年齡增長或治療而消失,會伴隨患者一生。”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湯繼宏介紹,一般SMA-Ⅱ型患者能達到成人壽命水平(18歲以上),Ⅲ型則可達到正常人壽命水平。
2016年12月,渤健生物研發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治療SMA的特效藥。2019年4月28日,諾西那生鈉在中國獲批上市,成為中國首個和唯一一個能治療SMA的特效藥。
湯繼宏是哲哲的主治醫生,他曾為包括哲哲在內的多名SMA患者注射過諾西那生鈉。據他觀察,該藥物治療效果較為明顯,患者肌肉力量提高。哲哲之前連奶瓶也拿不住,治療之后可以自主抓奶瓶喝奶,另兩名患者寫字、刷牙都更有力氣了。其中,一名正在讀高中的16歲患者,平時上學要坐輪椅,治療之后能扶站半小時。
不過,湯繼宏也表示,諾西那生鈉并非神藥,不可能根治SMA。“最主要的作用是延緩退化,比如不用藥退化到嚴重程度可能一兩年,但是用藥可能是10年。”
國內外都是“天價”
了解到諾西那生鈉的價格后,郭佳妮被澆了一盆冷水,“真的太貴了,對我來說很遙遠,不可能把這個事情納入到我的生活規劃中來。”
據渤健生物官網,在中國,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單只價格接近人民幣70萬元。患者在第一年需要注射5~6劑,此后每年還必須注射3劑,可能終生都需要注射該藥物。也就是說,如果患者3歲確診,壽命達到50歲,按照上述注射頻率和價格,全自費需要花費1.029億元人民幣。
湯繼宏表示,在臨床當中,不少家長都想給孩子使用諾西那生鈉,但“一聽價格就馬上皺眉頭了。”只有少數人選擇注射,“一是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好,能夠承受;二是家長們認為隨著醫學發展,可能以后會有(便宜的)藥代替這個藥,先用這個藥維持,延緩退化;三是等待政策變化,比如說能夠報銷。”
對于為數不多的使用諾西那生鈉的患者,湯繼宏在注射時都會加倍小心。“需要骨外科、影像科、神經科等多學科會診,甚至要在CT照影下找準穿刺點,把藥物打到脊髓里。”湯繼宏說,“一瓶諾西那生鈉注射液70萬,只有5毫升,一毫升20滴,那一滴藥就是7000塊,一滴打不準都是浪費。”
不僅在中國,在國外,諾西那生鈉也是“天價”。在美國,據此前渤健生物的公開聲明,諾西那生鈉的單支價格為12.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7萬元),相較中國單只70萬元的售價,高出約20%。在澳大利亞,政府采購該藥品價格為每支11萬澳元(折合人民幣約55萬元),亦十分高昂。
另一種治療SMA的藥物Zolegnsma因售價折合人民幣超過1000萬元,從而被稱為“全球最貴藥物”。
納入醫保后有望降低價格
雖然在國外諾西那生鈉也是“天價”,但邢煥萍表示,在大多數已獲批上市的國家和地區,該藥物都獲得了全部或部分報銷,而在中國大陸,諾西那生鈉并未被納入到醫保報銷藥物之列。
8月5日,渤健公司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準備向醫保局提交諾西那生鈉的資料,若該藥品通過專家評審,則將進入醫保談判環節,若確定納入2020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患者將有望以較低價格購買。
不過,多名受訪專家分析,罕見病藥物納入醫保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由于罕見病的病患人數、病情、藥物療效等存在不確定性,而且,罕見病藥物價格高但惠及人群少,若以醫保基金覆蓋,是否會給醫保基金造成較重負擔、對其他人而言是否有失公平等,都是現實考量的問題。因此,諾西那生鈉是否會被納入醫保仍是未知數。
雖然中國大陸尚未將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納入醫保名錄,但在不少省市,已經有一些公益基金會開展了援助項目,為SMA患者減輕負擔。
2019年11月,哲哲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注射了諾西那生鈉,他也成為江蘇省首例接受該藥治療的患兒。湯繼宏介紹,哲哲接受了一項針對SMA患者的援助項目,頭4針“打一贈三”,即患者只需自付第一針的70萬元;在后面的維持階段,每4個月打一針,“打一針送一針”,相當于一針35萬元。
渤健公司方面向記者介紹,上述項目為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2019年5月31日啟動的SMA患者援助項目。接受援助的患者第一年的治療費用約為人民幣140萬元,和全自費相比可節省約三分之二;之后每年的治療費用約為105萬元,和全自費相比可節省約一半。截至目前,全國已有80多位SMA患者在該援助項目的幫助下獲得了藥物治療。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剝洋蔥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