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市文圣區: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強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著眼夯實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織密“體系網”、唱好“主角戲”、算好“收益賬”。堅持干部向一線下沉、人才向一線聚集,大膽起用52名既有創新能力又有“寬肩膀”的優秀第一書記、年輕干部扎根鄉村。他們有的當起了“瓜農”,有的做起了“羊倌兒”,有的當起了“推銷員”,有的做起了“管理員”,他們努力奉獻的點滴作為,就像春雨潤物一樣悄然改變著鄉村、喚醒著大地,讓貧困群眾的腰包切實鼓起來、笑容多起來、幸福感強起來。作為農民群眾脫貧奔小康的領路人、帶頭人和貼心人,52名選派干部兩年多來幫助修建村路40.04公里,新建垃圾分類處理點35個,改造廁所25座,修建農田水利設施5處,協調村級發展資金1100多萬元。
遼陽市宏偉區:堅持把更多資源投向基層,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資金500余萬元,新建、改擴建村級活動場所6處,占行政村總數的1/3,全區農村基層活動場所平均面積達560余平方米,全部實現了規范化建設。2020年7月1日,宏偉區曙光鎮旭嘉村黨群服務中心、幸福院隆重揭牌。這是旭嘉村黨支部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為黨員和群眾辦的實事之一,不僅讓黨員活動有了場所,讓村里老人得到照顧,還為群眾開展全程代辦服務,將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事項統籌規范管理,打通服務農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遼陽市弓長嶺區:按照“建強班子聚合力,找準路子促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挖掘發展潛力,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路徑,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及時配齊配強村“兩委”干部9名,強力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100%實現“一肩挑”等有效舉措,進一步夯實基層戰斗堡壘,優化配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主心骨”。選派22名黨性強、能力強、作風強的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為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注入“新鮮血液”。兩年來,各村黨支部積極履職、擔當作為,把黨支部工作全面融入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和集體增收之中,爭取省、市、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資金525萬元,爭取其他各級專項資金146萬元??茖W謀劃、精選項目,通過股份合作、使用權有償轉讓和租賃的形式,在不斷實現村集體資產增值的同時,還有效地解決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遼陽市太子河區:聚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讓第一書記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道路上“唱主角”。
王家鎮前河洪村第一書記王眾面對剛駐村時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狀況毫不退縮,經過多方調研考察,決定采取“村支部+致富帶頭人”模式,另辟蹊徑,帶領村民以庭院經濟模式大力發展孔雀養殖項目,帶頭成立了眾匯誠種養專業合作社,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沙嶺鎮高洛子村第一書記盧丁育敢想敢做,根據村情民意,帶領村民發展水田地套養小龍蝦立體農業項目。放養小龍蝦的收入比單純種植水稻收入多10倍以上,“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立體種植模式取得了喜人的增收效果。
鐵西街道段夾河村第一書記陳正迪借力“太子花田”田園綜合體項目政策,在太子河沿岸規劃2200畝花田,種植具有觀賞性和經濟價值的油菜花、金盞花、萬壽菊等植物,打造“網紅花?!本坝^,成為太子河畔一道亮麗風景線,吸引省內上萬名游客前來觀賞。金盞花成熟后,每畝收益2000余元,有效地帶動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
“他們真情付出、傾情奉獻,為鄉村發展、百姓過上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們信賴的領路人,更是我們喜愛的貼心人。”村民們眉開眼笑地說。
“村里事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村里人就是我們的‘家人。他們生活富足,他們健康快樂,就是我們的‘軍功章。”第一書記們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