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芳 姜能惠 王愛國
摘 要:以汽修專業為例,提出了基于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并闡述此模式的內涵、探索與實踐、實施、創新、實施效果等關鍵問題,對校企雙方如何構建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如何保障實施該培養模式、如何共同育人、如何真正發揮作用做充分說明。通過校企多方面合作,使理論與實踐多方位深度融合;通過工學結合遞進循環,對人才培養閉環控制,實現校企高效培養高素質職業公民的美好愿景。
關鍵詞:校企深度互融;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協同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2020)15-231-03
Abstract: Taking the Automobile Detecting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gressive circula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deep mutual integration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and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other key issues of this mode. It fully states how to build the progressive circulat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how to guarantee the implementa -tion of this training mode, how to educate people together, and how to really play a role Ming.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deeply integrated in many aspects; through the progressive cycle of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the closed-loop control of talent training is realized, so as to realize the good vision of college and enterprise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citizens.
Keywords: College and enterprise deep integration; Progressive and circular;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College and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CLC NO.: G71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0)15-231-03
1 引言
為了加快我國職業教育健康有序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痹?2019年,國家出臺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試點,該工作現已啟動。雖然,我國職業教育已充分認識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支持政策不明晰,尤其對企業一方鼓勵政策較少,使得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不高,學校和企業雙方沒有制度保障,沒有形成長效機制,雙方之間的合作關系較難穩固,校企雙方融合度不高[1]。而且,部分院校在尋求合作企業時,過于注重企業名氣和實力,并沒有考慮是否充分滿足專業需求和崗位需求,使得校企合作多是陽春白雪般的存在。
2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針對企業的維修崗位的崗位需求,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江城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共同研討并制定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真正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構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三遞進”、“兩循環”、“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其中的“三遞進”具體指:課程模塊層層遞進、知識體系層層遞進、崗位能力層層遞進;“兩循環”具體指課程體系大循環、課程開發逆循環,使學生課堂上學習的內容真正能夠學以致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學生課程學習后,將知識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發現的問題以及新技術新思路等反饋回來,進一步優化課程體系?!耙惑w化”指的是理實一體化,體現在課程設置、教學設計、教學場所一體化,對教師來說,是知識、技能和能力的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將考核和評價納為一體[3]。
3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3.1 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與企業聯合分析汽車維修行業人才需求,確立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崗位以及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將行動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
3.2 推進課程資源建設
學校和企業共同根據課程性質和課程特點,充分利用網絡帶來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授課模式,從而利用“課上、課下、網絡”夯實推進課程資源建設。
3.3 開展教研科研合作
校企搭建雙贏的合作平臺,實現從師資到科研及實驗條件的資源共享,有效提升校企雙方的科研實踐水平和科研能力。
3.4 積極推進社會服務
利用現有的技術資源和實驗實訓設備資源積極進行各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提供汽車維修從業資格考證培訓和技能鑒定及特有工種培訓,積極探索1+X證書試點工作。
3.5 健全競賽訓練機制
結合專業特點,依托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學科競賽、創業競賽等,持續健全“專業核心技能-綜合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三層次訓練機制,切實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讓學生融入到真實的企業文化氛圍中。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4]。
4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4.1 綜合分析專業職業能力
對專業職業能力進行分析,根據由表及里、由易到難,將知識結構體系分為汽車機械結構與原理、汽車電氣原理與電路圖分析、汽車養護與故障診斷三個部分。
4.2 知識體系采用遞進式思路
知識體系按照“汽車機械結構與原理→汽車電氣原理與電路圖分析→汽車養護與故障診斷分析”主線來設置,體現了從機械到電氣、從單一故障到復合故障、從簡單到復雜的遞進式培養思路[5]。
4.3 校企協同編寫課程教材
學校和企業共同開發教材,共同建設線上課程資源,學校參建國家資源庫的課程建設時援引豐富的企業案例,這些豐富的課程資源和教材充分用于各模塊的教學。
5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點
5.1 頂層設計總體保障
對接產業、服務行業是高職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能為企業所用就是學校的人才培養最終目的。堅持服務宗旨、打造辦學特色的重要切入點之一就是要按照對接產業、開放辦學思路,深度推進校企對接,提高企業與學校在合作育人中的融合度[6-7]。
5.2 人才培養逐層遞進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工學結合,深化課程改革,構建以崗位能力為本位、以職業發展為目標、以教研項目為依托的專業課程體系[8-9]。
5.3 校企協同共育共享
堅持實施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依托、以企業需求為依據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人才培養目標更具針對性,能夠實現人才培養的最優化。
5.4 四位一體教學相長
為了充分發揮校企雙方各自優勢,理論課程側重在學校進行,理實一體化課程側重在企業進行。實踐探索“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課堂教學與實訓場所”“實訓場所與生產車間”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6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
6.1 學生受益:人才培養得到社會高度認可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最全方位的培養環境和師資條件,培養的學生在企業成長迅速,學習能力強,深得用人單位的好評。
6.2 校企合作:帶動其它專業快速發展
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江城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培養優質人才、打造優質師資隊伍的經驗,已經推廣到我校汽車營銷與服務技術專業、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等老牌汽車專業中,成績斐然。
6.3 成果輻射:為國內同類專業的發展提供經驗和資源
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國內高職專業尤其是同類專業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借鑒,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提供了實踐案例。
7 結束語
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不可獨立各行其是,而應協同深度融合、育人不分彼此、雙方共同促進,汽修專業實施校企深度互融的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素養、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實現專業素質、專業技能和社會企業對技能人才需求的“零”接軌,夯實學生就業。構建遞進循環式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搭建協同建設、協同培養、協同受益的平臺,校企雙方能夠形成可持續的合作機制,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職業公民。
參考文獻
[1] 林江鵬,張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運行機制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5(09): 142-147.
[2] 蔡建新.現代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發展研究[D].甘肅:西北師范大學, 2015.
[3] 游明倫.新時代高職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與創新[J].銅仁學院學報,2018,20(02):57-67.
[4] 李永華,陳秉智,石姍姍,宮琦.車輛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研究[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9,18(02):106-109.
[5] 李海波,楊國華,胡子鳴,李艷.校企螺旋融合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8(05):27-30.
[6] 周晶,岳金鳳.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報告[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24):45-52.
[7] 段福生.“校企一體?教產對接”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1):46-50.
[8] 燕廷淼.大學生崗位實習問題探析——基于德國職業教育經驗[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9,18(03):103-106.
[9] 曹震,劉震.進階循環式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與構建[J].中國農業教育教育,2016(06):20-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