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念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醫院工程建設中管線施工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包括管線施工規劃能力不足、施工過程中,各工種之間的協調配合能力有限、缺乏先進施工技術和理念等等。為提升管線綜合施工能力,管理人員應認識到醫院機電工程建設重要性,對其中存在的設計與施工方面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探究問題解決對策。
關鍵詞 醫院;工程建設;綜合管線施工
前言
隨著施工技術快速發展,醫院工程建設中,對綜合管線設計、敷設和管理維護中問題分析更加透徹,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和BIM工程建模技術,可提升管理控制能力,滿足行業進步發展需求。近年來,醫院功能布局日漸完善,對機電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管線綜合施工是機電系統的基礎部分,需要提高研究力度。
1管線綜合施工常見問題及成因
1.1 規劃不足
醫院機電工程管線規劃中,存在管線時常調整問題,對管線走向和數量進行重新設計與確認,造成設計工作效率低問題。對其進行原因分析,發現主要是設計人員能力不足,對醫院機電系統中管線布局缺乏必要的調研和經驗,使得方案設計與實際需求不一致,影響現場施工能力和進度安排。醫院機電工程中,對管線綜合施工現狀進行分析,可知規劃能力不足是問題重點,需要在前期設計中,根據業主方需求,做好項目規劃和施工方案制定工作。
1.2 缺乏配合
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現場施工人員的組織能力不夠,對實際工作內容缺乏監督與指導,施工配合度較低。經過對以往施工案例的考察也發現相關人員各自為政,缺乏技術交流與配合,影響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能力提升,也不利于工種之間的協調配合,造成施工效率嚴重落后問題。項目管理人員倘若對相關內容控制不及時,會造成后期管線布置難度大、醫院管線施工空間布局不合理現象,為施工作業帶來隱患。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相關人員對管線施工重視程度不夠,影響設計方案應用效果[1]。
1.3 理念和技術
施工理念與施工技術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項目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理念和技術落后,與新時期施工組織設計原則不相匹配,導致醫院機電工程現場施工水平不足,管理與協調工作也出現落后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先進技術方法應用程度不夠,例如,某醫院的機電項目施工中,僅僅依靠BIM技術進行圖形設計和管理規劃指導,對BIM技術的深入研究不足,未能進行三維動態模擬展示和可視化研究,使得先進技術的預期效果未能得到全面發揮。
2醫院工程建設中解決管線綜合問題對策
2.1 根據需求做好規劃
以某醫院工程建設為例,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為合理解決管線綜合問題,對施工計劃進行管理。以甲方需求為主要參考標準,管線布局方案進行優化,確保施工設計翔實、合理,滿足合同規定。管線布局施工是機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醫院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因此,對其規劃能力提升至關重要。首先,根據建筑平面進行功能布局,對管線布局做出整體安排;其次,對醫院管線進行重點規劃,尤其是高端醫療設備和機電配置對管線布局的影響。最后,考慮醫院日后投入的系統對管線施工提出要求。通過對以上需求的考慮,為管線施工布局優化提供參考意見。
管線布局規劃中,也應對鋪設方式進行技術論證,以討論交流的方式,對技術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并且選擇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技術,對現場施工方案進行調整,提升方案設計的有效性。實踐應用中,考慮到管線布局較為復雜、設計工作需要進行全面考慮,不僅關注技術應用,也需要對方案計劃書主要內容進行合理性分析,根據業主方實際需求,做好管線布局工作。管理方案制定在前期工作中也極為重要,是提升項目整體施工效率的保障。相關領域研究人員需要根據醫院機電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對管線施工管理制度體系進行完善。
2.2 強化工種之間配合
通過工種之間協調配合,加強溝通是提升設計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然而實際管理中,存在項目設計不合理,對醫院綜合管線布局不合理,項目施工難度大等問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施工組織能力。各部門之間在方案溝通中能力不足,也導致管線施工中缺乏配合,施工進度緩慢。為改善這一問題,需要在施工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指導人員之間構建協調機制,對影響施工效率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且形成有效方法措施、確保各工種之間協調配合。
醫院工程建設中,也應構建完善的方案會審制度,對施工圖紙和應用的技術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并且組織專業人員進行過程監督,確保會審制度構建科學完整,滿足行業施工技術要求。實踐表明,在工程項目建設中,通過加強施工方案核查力度,并且制定科學合理溝通機制,有利于工種之間協調配合。而工種之間協調配合,也是提升管理能力、現場進度、管線敷設合理性的主要方式,需要在人員結構安排和組織配合上進行方法應用。
2.3 設計理念與技術應用
醫院項目,傳統管線設計中以CAD技術繪制圖紙,并且利用局部剖面圖,為相關決策人員提供參考。由于技術應用局限,導致相關人員對管線設計缺乏先進理念應用,技術應用嚴重不足。為改善這一問題,可在建設規劃和圖紙設計中,應用先進的BIM技術,構建基于醫院工程建設的三維動態模型,提升管線布局能力。建議利用可視化技術,開展碰撞檢測試驗,對現有技術應用模式進行優化。
管線施工建設是提升醫院服務能力的基礎,需要利用先進理念和技術,對以往的施工和設計進行調整,促使管線中存在問題得到解決。現階段,施工技術和管理方式不斷進步,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對技術要求越來越嚴格,通過BIM技術應用,可強化管理能力,對整個設計與施工過程進行模式,對潛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并且制定可行方案,確保醫院工程建設有序開展[2]。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醫院工程建設中,需要對管線布局進行分析,根據甲方業主需求,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同時,利用先進技術、理念,提升管線布局施工效率,也注重不同工種之間相互配合,確保管線施工能力改善。相關技術應用也有效解決了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布局不合理、技術應用不足和施工效率較低問題。
參考文獻
[1] 田亞鵬,康曉輝,邱宵慧.BIM技術在醫院建設工程管線綜合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9,20(8):91-92.
[2] 常建偉.醫院工程建設中管線綜合常見問題成因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