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南滑縣的農家女孩王曉楠,一年來用300多條抖音,記錄了她和父親王云坡的日常生活,由此火遍網絡,吸引了200多萬粉絲。在小說《邊城》中,作家沈從文曾為讀者描繪一幅美好淳樸的湘西農村景象;在王曉楠所在的豫北小村,她也正在通過拍視頻的方式,記錄自己和父親的“邊城”故事。
回家:“爸爸只有一個,做什么都值”
在網絡上,王曉楠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麥小登”,“寓意五谷豐登”。鏡頭里的麥小登,扎著麻花辮,愛說、愛笑,素淡得如同夏日里的一杯清茶。可沒有人知道,鏡頭之外的她曾是一名貧困戶。
母親離家出走,父親王云坡體弱多病,生長在單親家庭的麥小登,從小靠吃“百家飯”長大。2013年,麥小登一家被識別為貧困戶。“早些年,家里就守著9畝地過活。窮的時候,學費、生活費家里都拿不出來。”麥小登說。
2017年,像許多“飛”出去的農村娃一樣,大學畢業后的麥小登沒有回家,而是選擇留在鄭州做起了一名“鄭漂”。
彼時的她當過編輯、擺過攤、做過兼職老師、送過外賣。利用學新聞的專業優勢,麥小登開始嘗試拍攝抖音,夢想著在短視頻興起的風口上“飛一把”。外形靚麗、身材嬌小,卻日夜騎著電動車奔波在城市的樓宇間,麥小登的勵志形象為短視頻平臺帶來了一道不同的風景線,也不出意料吸引來了眾多關注。
事與愿違,2019年的一場變故,讓事業剛起步的麥小登不得不停下腳步。“我爸早些年摘除過一個腎,去年年底,他的另一個腎也出了毛病,需要人長期照顧。”父親病情加重,在城市打拼的辛酸,這些思緒涌上心頭,讓麥小登不再猶豫,踏上了返鄉的道路。“爸爸只有一個,做什么都值。”
父愛:從誤解到包容
田間地頭、老舊小院,趕集會、做農活、煮牛肉、蒸饅頭……這些日常的農家生活,成了麥小登拍視頻的新素材。
很長時間里,老實敦厚的王云坡都以為“拍視頻、成為網紅就是在‘學壞”。看了女兒的視頻,不賣慘、也不無厘頭,王云坡覺得“拍得也沒啥不好”。如今,認可了女兒視頻內容的他也在學著適應鏡頭。視頻中的王云坡,習慣于用一只手拿著一樣東西,借以掩蓋自己的害羞和緊張。
王云坡的笨拙與可愛,讓他收獲了很多粉絲。他自己注冊了一個抖音賬號,還給自己取名“五老哥”。許多“漂一族”曾在麥小登的視頻下留言,“看到‘五老哥,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對麥小登而言,她也真實地感受到,因為拍視頻,父親開始變得開朗,曾經忽略的父愛被鏡頭記錄下來,都令她心懷感恩。麥小登說,回到農村不僅讓她的視頻重獲“新生”,也讓她找到了久違的父愛。給父親買空調、開老式拖拉機收麥子、背著藥桶給玉米打農藥、騎三輪車賣西瓜……麥小登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守護著父親、守護著這個家。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