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和SpaceX公司有很多太空計劃,包括登月計劃、移民火星,這些看起來好像科幻的夢想正是來自馬斯克小時候閱讀的科幻作品。
“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可以說是我創立SpaceX的靈感基礎。”馬斯克曾在登月計劃的發布會上這么說。馬斯克9歲時父母離異,他害羞孤僻,飽受校園欺凌,但是閱讀拯救了他。他每天讀10個小時的書,不僅看科幻、漫畫,還閱讀《大英百科全書》。馬斯克的弟弟介紹說,哥哥閱讀的書籍涵蓋科幻、哲學、宗教、編程、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傳記,后來擴展到物理、工程學、產品設計、商業、科技、能源等等。
馬斯克的個人成長和SpaceX能走到今天,不是可以簡單復制的,但是他的閱讀經歷可以給我們啟發:
一、閱讀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夢想。小時候馬斯克也不知道自己長大以后要干什么,看了科幻作品,他覺得造火箭很酷,然后又去看造火箭的教科書,上大學時,馬斯克就決定了自己未來要從事的幾個行業:互聯網、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
二、廣泛閱讀建立知識樹。馬斯克的閱讀量非常大,平均每天閱讀兩本書,廣泛涉獵不同學科。馬斯克曾經說過怎么建造自己的知識體系:把知識當作一棵語義樹——確保你理解基本原理,然后再尋求樹葉,讓吸收的每一個知識都有地方掛靠。
馬斯克的廣泛閱讀印證了腦科學家的研究:背景知識豐富的人的大腦神經元,在同樣時間里吸收的知識會比沒有背景知識的人多很多。
三、閱讀提升精神世界。馬斯克推薦過很多作品,但對《銀河系漫游指南》情有獨鐘,曾公開表示這本書影響了他的人生觀。馬斯克說:“在我14歲左右的時候經歷了一段嚴重的生存危機,當時,我閱讀到道格拉斯·亞當斯的科幻小說《銀河系漫游指南》,我被書中描繪的科幻場景感到迷戀,它們某種程度上給我的精神世界和想象力注入了新鮮血液。更重要的是,書中涉及的哲學層面讓我的生存危機得到了緩解。其中帶給我最深感觸的是,作者談到提出問題比答復問題更加困難。當想明白應該問什么樣的問題時,剩下的就很容易解決了。”
閱讀不只是學到具體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能塑造人類的精神世界。
(摘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