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牛拉鬼
摘要: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的創造性課堂教學,切實讓學生完整、準確、精練地回答教師所提出的數學問題,并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究,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情境;創新;數學;成功;探究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運用新課程理念進行有效教學;合理地運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教學環節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潛能;著眼于學生可持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學到真才實學,讓數學課堂教學煥發出更加更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一、創設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通過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得知,數學這門學科中有些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學習起來有趣。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的問題根據數學的理論知識、學生的思維等,是可以解決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當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被調動起來以后,他們就會在有效情境之下,探究數學知識。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一些具體問題給學生分析、思考、判斷、解答,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學習數學知識,即使學生遇到了困難或不懂的問題,他們也會想辦法克服,尤其是當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以后,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如果班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就會自覺自愿地學習。當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學有所思、學有所得之后,教學質量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也不會覺得太“吃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學習起來有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提出一些比較熟悉的數學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想學,并進行探究其原因,感悟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教師要將數學知識放在適當的情境下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探究知識的欲望,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很實用。因此,教師就要結合本地、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專心地學習,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生就可以感悟到學習是一件快樂、有趣的事情。特別是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就會引起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的興趣,有益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思考、理解、領悟,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二、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要運用新課改理念,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努力探究、創新知識、解決問題、獲取知識的能力。在過去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尤其是邊遠山區的農村教師,沒有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沒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致使學生所做的作業成了機械地重復,顯得十分單調和枯燥。教師給學生安排作業,就是在搞“題海戰術”,總想或者說就是多布置作業給學生做,以為學生的數學練習做得多就會更好,能力也會得到培養一樣。諸不知這種大量的習題對學生能力方面的發展并不好。可是,不少的教師除了給學生布置這樣那樣的作業,似乎就還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了,這也成了較多的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所以,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務必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有創新地教導學生。比如根據學生已經具備了的數學活動經驗來設計有創意的教學方法,來教育學生,這主要從學生能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學出發的。教師要培養學生勤于探索、實踐,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切實搞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我們所教的學生具有積極探究的精神,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多問幾個問什么,對問題的解決多找幾個為什么,讓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有更深刻的印象。
“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主陣地。”我通過長期的數學教學實踐得知,教師教學生,就是要讓學生學到真才實學,這也是我們當教師要努力達到的目標。教師要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真正明確有效的知識量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有效的數學知識量對學生知識的積累非常重要,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增長知識的關鍵所在,當學生積累了有效的數學知識以后,才能更好地在社會實踐中加以運用。
三、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俗話說:“你只能牽馬到水邊,但不能保證它一定飲水。”在數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數學教材的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沒有教師的引“路”,學生就不能更好地學。要讓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教師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更新教育觀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去。假如學生的內心不想學、不愿意學,無論教師多努力,那也是白費心機。所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該是教師所應關注的問題。那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做呢?我覺得首先要按照教學的具體內容來創設一些問題,讓學生解答。當教師的教學方法變得新穎、變得有吸引力后,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如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比較全面、準確地講解等,就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要善于創設練習題,通過有趣的習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離開了練習是不行的,只有會做題、善于做題,才能觸類旁通,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技能,這樣對自己的智力發展就能起到輔助作用。教師的數學練習題創設得好,如設計形式多樣的分層練習,就能為學生鞏固新的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和智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再次是采用做游戲的方法,在課堂上做相關的數學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思考、分析、領悟數學知識。最后是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帶來感悟。教師首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差異,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促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的成功的的愉悅。比如教師要通過激勵和引導,讓后進生解決一般的、比較簡單的問題;讓中等的學生解決稍有難度的問題;讓優生解決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并抓住時機,及時發現并給予肯定,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總之,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探究的內容有很多,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注重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養成愿學、想學、好學的良好習慣,促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富有實效。
(作者單位:四川省普格縣螺髻山鐵道兵希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