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作文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一些有意義的事用文字表達出來,是一種綜合性的練習,是語言、生活、思想的綜合訓練。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筆者認為: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的一個教學組成部分,小學生作文是否能提高,這值得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去思考的問題。具體從哪些方面可以激發低年級學生的作文興趣呢?每個語文老師都有自己的方法,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一、大膽嘗試改變過去的評講方式,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一種畏懼心理,往往是提筆重如千鈞、只字難書的現象。這與教師在批改和講評中慣用的“但是法”有關,平時我們在批改和評價學生作文時,即使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幾個優點,馬上一個但是,就把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全部羅列出來,學生剛看到前面的評語時,還挺高興的,老師的一個但是,把他們的心情一下帶入了冰窟窿。教師在評講學生作文時,給學生定的框框套套太多,如何分段,如何開頭,如何結尾,如何用上好詞佳句,不能記流水賬。久而久之,學生對作文就無從下手。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尤其是三年級的起步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寫,在對學生作文評講過程中,找學生作文的閃光點,激勵學生。
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興趣是個人成功的動力與源泉,是點燃智慧的火花。興趣不是天生的特質,而是環境的產物。要想學生熱愛寫作文,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作文興趣的火花。
我在執教三年級第一單元的習作時,題目是:“猜猜他是誰”。我用游戲的形式執教了這節課,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到這個游戲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有的同學說了同學的好多優點,有的學生抓不住主要特征來描述,導致他的表述沒有人能猜出他是誰?大部分學生都能抓住同學的特征來描述,同學們很喜歡這種游戲,這節課下來,我們班的陳博文的作文寫了三百多字,平常他的作文就一兩行字,或者兩個字“高興”。而且句子也是通順的,我在評講他的作文時,說他寫得好,寫了三百多字,他很高興,走路都特別有精神,在班上拽得很,把他平時懶散、玩世不恭的性格該了很多,上課規矩的坐好,積極的回答問題,在第二單元的習作時,題目是寫一篇日記,他同樣寫了一大篇,內容不怎么樣?在講評和批語中,我給他指出了很多,他又回到了起點,對上課不敢興趣了。安排的日記,他就寫了幾個字“今天我很開心”。九月下旬,我們班開展研學旅行回來,我讓他們寫了一篇日記,“遵義思達歡樂谷”,在寫之前我給同學們提示:我們去了滑雪場滑了雪,參觀了恐龍谷,走了讓人膽顫心驚的玻璃橋,開展了“桃花朵朵開”的游戲,最后考古——挖恐龍化石,拼恐龍,重點選兩件事情來寫,不要全部寫。我認真批改了全班同學的日記,給他們寫了很多評語:“詳略不當、沒有抓住主要的來寫、不能記流水賬、……”。作文還沒有發下去,冥冥之中,上天有安排,全國著名教師,名班主任到我們仁懷來巡回作報告,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活動,聆聽了全國著名班主任的于潔老師的專場報告:用愛點亮幸福人生。她講到自己在高中遇到一位好老師,讓他的作文敢寫,改變了她的人生。她的這位老師告訴她,作文可以從記流水賬開始,但要經常練筆,朱自清的《背影》,也就是記流水賬,同樣成為名篇。從此,她愛上了寫作文,不斷的練習,她的作文才走出了困境。我回到學校,想把學生的這次作文全部撕下來,又怕學生和家長誤解。于是,我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說這次同學們的作文都寫得很好,特別是羅光洋同學的,寫了四百多字,我想把你們這次作文撕下來珍藏,你們同意嗎?全班同學沸騰,異口同聲說:同意。借此機會,我將這些評語全部撕下來。在第四單元的習作中,要求編一個童話故事,題目自擬。班上大部分學生大膽想象,創作出一篇篇富有生命力的童話故事。在小練筆或者考試時,孩子們都寫得滿滿的。三年級的孩子要求他詳略得當,語句通順,記敘清楚,寫好開頭,還要寫好結尾,過度自然,他們能辦到嗎?不是孩子不會寫作文,是我們老師的對學生寫作文的框框套套太多,學生無從下手,他們不敢寫,抹殺了孩子的習作天才。
三、用好統編教材,鼓勵學生仿寫,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現在我們是用的統編教材,新教材遴選了大量適合兒童心理的內容,這些教材讀起來朗朗上口,孩子們特別喜歡,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創作靈感。如:三年級的第三單元《一塊奶酪》……那塊奶酪實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動,只好叫來七八只小螞蟻當助手。奶酪多誘人啊!抬著它,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添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啊!……聽到命令,大家放下奶酪,卻不走開。“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大家依舊不動,眼睛望著別處,心卻牽掛著那一點兒奶酪渣。……這樣的童話故事完全符合兒童心理、語言,孩子們讀著讀著就笑了,老師讀著讀著也笑了。第四單元的《小狗學叫》中,……“哎呀!”狐貍說道,“原來是這樣!你這是給我設了一個圈套啊!”“一個圈套?”“當然啦。你讓我以為,是一只公雞在樹林里迷路了,而你卻設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發現得及時。”“我向你擔保,我壓根就沒想抓你,我只是在這里練習。”……鼓勵孩子們把他們的兒童語言寫在自己的習作中去。模仿課文中的語氣、句式,把自己的作文寫成自己想說的話。劉科昊的《小螞蟻歷險記》,引用了課文中的好多句子“小螞蟻壓根就沒有想到有那么危險”,“蜘蛛,你原來是給我設了一個圈套啊!”“一個圈套?”“當然啦。你讓我以為,是一條大青蟲在這里迷了路,而你卻設下圈套想抓我。幸好我發現得及時。”……這次習作,顛覆了我的想象。
總之,習作教學是我們低年級語文老師的難點,也是語文老師開啟兒童智慧的鑰匙,在今后的習作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想辦法激發學生創作靈感。為孩子們開辟一條習作大道,一直延伸到很遠很遠……
(作者單位:貴州省仁懷市鹽津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