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老年腦梗死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2組都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同時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比較2組生命質量及睡眠質量。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認知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評分及Barthel指數都高于對照組(P<0.05)。2組護理干預后PSQI量表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及睡眠質量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老年腦梗死;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生活能力;睡眠狀況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A total of 98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49)and intervention group(n=49).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cognitive function,health status,social function and Barthel index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cores of PSQI scal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obvious effect on improving patients′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sleep.
Keywords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Living ability; Sleep status
中圖分類號: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8.020
腦梗死是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易留下難以根除的后遺癥,會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影響其生命質量。睡眠障礙是老年腦梗死患者最常見的繼發癥狀之一,護理人員需要根據引起睡眠障礙的因素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多關注腦梗死患者睡眠質量[1-2]。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睡眠質量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下能否得到有效的改善,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老年腦梗死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64~80歲,平均年齡(68.3±3.5)歲。觀察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63~75歲,平均年齡(67.4±4.1)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經過CT、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并符合腦梗死診斷標準。
1.3 排除標準 嚴重心肺功能減退、病情持續惡化、嚴重感染等患者。
1.4 研究方法 觀察組、對照組都采用常規方法護理,進行用藥治療、常規監護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了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患者在進行常規藥物治療的同時,入院1 d之內實施護理干預。1)呼吸訓練:呼吸肌無力是許多腦梗死患者通常的并發癥之一,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誘發呼吸訓練、吸氣阻力聯系等,強化患者肺部功能,從而達到降低肺炎發生率的目的。2)運動功能早期康復指導:護理人員定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保證患者體位正確,避免關節痙攣,循序漸進的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3)心理干預:護理人員可以多鼓勵家屬給予陪伴,并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如年齡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病情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及經濟收入不同等而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和技巧與患者進行交流,從而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對其問題能夠給予耐心解釋,并要學會換位思考,以便于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出現存在的問題;對于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可以指導患者在晚飯后集中思考30 min,并學會短期遺忘。除以上幾點外,護理人員還需幫助患者保持功能位、進行生活功能康復指導、進行睡眠知識宣教、對飲食與生活方式給予指導、進行漸進性放松訓練等。
1.5 觀察指標 1)運用Barthel指數評價、生命質量量表(SF-36)評級患者生活能力及質量[3];2)應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在入院和護理干預2周后評價患者的睡眠狀況,每項0~3分,得分越低說明睡眠狀況越好。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命質量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認知功能、健康狀況、社會功能評分及Barthel指數都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的比較 2組護理干預后PSQI量表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且觀察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腦梗死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較高,并且容易留下多種后遺癥,從而導致患者生活能力下降,進而影響其生命質量。腦梗死患者除了容易產生睡眠障礙外,還有因腦梗死患者患病后很難面對現實、擔心治療效果等因素都會造成睡前精神活動過多而入睡困難,還有一部分患者則是因為白天睡眠時間過多而導致夜間不能正常睡眠;治療中使用大量乙酰膽堿類與多巴胺類藥物同樣會導致睡眠減少,種種因素下,腦梗死患者的睡眠質量大大降低,非常影響患者的恢復情況。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生活能力、生命質量及睡眠質量的評分都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恢復有較好的作用。早期康復護理是為了降低腦梗死患者并發癥的發病率,避免患者喪失生活能力,所以給予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進行針對性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進行肢體訓練和生活功能訓練,使患者逐漸恢復肢體肌力,進而慢慢恢復自理生活能力。常規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對導致睡眠障礙的因素及睡眠障礙對患者的影響關注度不夠,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模式中,護理人員針對造成患者睡眠障礙的各方面原因進行睡眠知識宣講、飲食與生活方式指導、漸進性放松訓練、心理干預等措施,從而使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老年腦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下得到提高,效果顯著,有利于改善護理質量,并且可以有效緩解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故有利于神經系統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程利萍,孟虹,張代玲,等.內科住院病人睡眠質量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3):178-180.
[2]蔣艷.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與急性腦梗塞患者NIHSS+評分及C反應蛋白的關系[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7,24(4):40-42.
[3]王桂蓮.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護理質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6):68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