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華


摘要 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命質量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漳州市中醫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7),分別開展常規護理、聯合綜合綜合護理;比較2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生命質量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PSQ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常規護理條件下,予以老年肺心病患者綜合護理,可改善其睡眠質量與生命質量,值得應用。
關鍵詞 綜合護理;老年肺心病;生命質量;睡眠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Methods:A total of 75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Routine nursing and combin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were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The changes of sleep quality and life quality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PSQI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Under the condition of routine nursing,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life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Key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Senile cor pulmonale; Quality of life; Quality of sleep
中圖分類號:R541;R338.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8.023
肺心病又稱肺源性心臟病,即一種因呼吸系統功能或結構障礙致使右心室擴張或肥厚,從而引發心功能異常的綜合征。該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咳痰、心悸等,可累及消化、心血管等系統,導致肺功能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與生命質量,尤其是老年患者[1]。故而,在開展臨床治療工作時,還應加強綜合護理,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其生命質量。為分析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綜合護理的實踐價值,現對我院75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展開研討,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漳州市中醫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7)。對照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71.32±2.17)歲;病程2~18年,平均病程(8.96±1.24)年;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或中專16例,大專7例,本科及以上4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71.24±2.25)歲;病程2~17年,平均年齡(8.76±1.34)年;受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或中專17例,大專5例,本科及以上3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即根據患者需要、疾病特點及醫師囑咐,予以健康知識講解、治療事項告知、用藥指導、病情觀察、飲食護理、基礎護理等干預措施。
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具體如下:1)入院指導:熱情接待患者與家屬,向其介紹醫院布局、規章制度,以消除患者緊張、陌生感。患者入院第1天,向其講解肺心病有關知識,以促進患者對自身病情的了解,贏取其對治療工作的理解與配合。2)環境護理:保證病房整潔、干凈、安靜,定期通風、清潔及消毒。3)病情護理: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根據不同患者病情特點,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注意觀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壓變化,合理控制輸液速度,以免心力衰竭的發生。依據患者臨床情況與血氣分析,科學給氧,并觀察患者呼吸深淺、頻率及節律,以防控呼吸衰竭的出現。4)心理護理:因疾病作用,患者易出現暴躁、焦慮、絕望、抑郁等負面情緒,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告訴其該病通過對癥治療,可有效改善其生命質量,并向其列舉近期治療成功案例,以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提升其治療信心。5)并發癥防控:因疾病因素作用,患者肺功能有所下降,夜間易發生呼吸衰竭,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夜間查房力度,以及時發現不良現象。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采用有效處理措施。6)生活護理:告訴患者肺心病的出現、發展與日常生活習慣之間的關聯性,囑咐其戒煙、戒酒,保證日常作息的規律性,注意個人衛生,適當開展體育活動,以增強個人體質。春冬兩季是該病高發期,護理人員應囑咐患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的順暢性,注意防寒保暖,以免病情惡化。同時,指導患者正確監測病情,若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到院就診。
1.3 觀察指標 1)觀察2組干預前后睡眠質量。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2],評價患者睡眠質量。PSQI分值范圍為0~21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睡眠質量越差。2)觀察2組生命質量變化情況。利用生命質量量表(SF-36)[3],評估患者生命質量。SF-36分值范圍為0~100分,分值越高,則代表患者生命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PSQI評分顯著較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生命質量變化情況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SF-36升高幅度明顯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肺心病是一種呼吸循環系統疾病,多見于40歲以上人群,具有病程長、治愈率低、并發癥多、病情反復等特點,這嚴重危害著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需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與護理,以減輕其臨床癥狀,降低該病危害性[4]。
目前,臨床上在開展治療工作時,多輔以常規護理,以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常規護理模式主要是根據患者疾病特點及醫師囑咐而開展的一系列護理措施,該種護理方式雖能對治療效果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效果并不是明顯。綜合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對有關護理措施進行完善與擴充的一種護理方法,其具有較強的全面性、客觀性,除能有效滿足患者醫療需要外,還可保障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質量[5]。在肺心病患者護理中,綜合綜合護理主要是通過入院指導,穩定患者情緒,提升其健康知識認知度;通過環境護理,減輕外界因素對患者病情的影響,改善其醫護服務質量;通過病情護理,減輕病情對其睡眠質量、生命質量的應用,緩解其臨床癥狀表現;通過心理護理,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增加其對醫護工作的配合度;通過并發癥防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證臨床治療效果;通過生活護理,防控肺心病有關因素,以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在綜合護理下,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其睡眠質量與生命質量。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可促進患者睡眠質量、生命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郭慧.對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2):218-219.
[2]于學英.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老年肺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1):274-275.
[3]武清香.護理干預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1):19-21.
[4]劉艷麗.護理干預對老年肺心病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藥,2013,35(1):157-158.
[5]彭春玲.特殊護理干預對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