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倚敏
摘要:高職院校需全程貫徹與落實“快速走出去、穩穩走進去”戰略思想,利用一帶一路優惠政策,充分發揮自身教育優勢,不斷突顯國際化競爭核心能力。在此愿景下,高職院校需對目前的國際化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進行客觀審視與反思。由此,依托于國際市場的人才需求標準,重新構建與優化人才培養體系。精準定位國際化發展目標,合理拓展國際化合作渠道。這樣,才可促使高職院校不斷探尋有利機遇與國際化發展機會,令其能真正邁入國際化發展道路。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機遇;挑戰
引言:
我國教育部門于2015年就頒布《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其明確指出各高職院校需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力度。根據國際社會的需求,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實踐應用能力的國際化人才。而職業院校在貫徹與落實國家政策方針的過程中,需對自身的國際化發展面臨問題與挑戰進行全面的了解。由此,全面整合國際化教育資源,制定行之有效的國際化發展策略,巧妙搭乘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順風車,促使高職院校能夠與一帶一路沿海國家建立更加緊密的國際化合作有關系。在這個過程中,高職院校需將一帶一路倡議內涵與自身的戰略思想、愿景目標、戰略部署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確保高職院校具備更強的實力,切實參與到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新格局中。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面臨問題
(一)人才培養手段與現實教育需求脫離
高職院?;趥鹘y教學思想,更重視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知識文化,缺乏一定的國際視野,難以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由此,導致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面臨人才培養手段與現實教育需求脫離的問題。倘若學校不能培養出國際社會需求的人才,又談何高職教育的國際化發展。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國際化人才的普及度方面,都展現出明顯的不足。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將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歸納到本科院校的教育職責中,致使高職院校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手段根本無法真正培養出國際化人才。高職院校所設置的課程,目前也無法滿足一帶一路倡議背景的需求。基于這樣的現實問題與發展條件,使得高職教育無法實現國際化發展。
(二)缺乏充足的國際合作渠道與先進的發展理念
從目前教育信息平臺中發布的數據來看,高等教育機構參與國際合作的機會明顯高于高職院校。從這個層面進行分析的話,高職院校因缺乏充足的國際合作渠道,導致他們在思維、理念方面被限制。高職院校與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校缺乏溝通與合作契機,導致他們無法及時建立國際視野審視自身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教育工作者不能在思想上展現出一定的先進性、國際性,會使他們的教學行為、管理動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高職院校若想真正邁入國際化發展道路,必須能夠有效處理與解決當下面臨的諸多問題與挑戰,善于在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探尋發展機遇與契機,確保高職教育能逐漸提升國際化發展的硬實力與軟實力。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合理化建議與策略
(一)依托于國際市場的人才需求標準,重新構建與優化人才培養體系
一帶一路倡議下,為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提供新的契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國際上對各專業人才需求量大幅提升。因此,高職院校需依托于國際市場的人才需求標準,創新與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具有扎實理論功底、超強專業技能與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這樣不僅提高高職教育效能,還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高職院?;趪H社會對翻譯人才的需求,可培養一批精通外語、并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翻譯人才。高職院校需把握時代發展先機,善于在國際化競爭格局中創造與握緊機遇。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優化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認識到社會的發展、國際化的競爭,人才是關鍵。因此,必須以人才優先為根本的國際化發展戰略,創新與革新人才培養模式與手段。高職教師應對專業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創新設計,并開發與拓展教育資源,快速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高職院校需對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行及時轉型,逐漸趨向復合型人才培養。通過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國際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國際社會需求的人才。在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的設計上,需以國際視野科學安排課程內容。例如,高職院校需將創新創業教育、國際法律法規教學等內容,科學融入到專業教學中。通過組合后與重構,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體系教育效能。與此同時,針對國際上對實踐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需適當擴大實訓教學比例。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等進行全面提升,基于科學的課程安排,推動高職教育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改革。
(二)精準定位國際化發展目標,合理拓展國際化合作渠道
高職教育的國際化發展,需以正確的發展目標為導向,重新設計教學模式與教學流程。高職院校管理人員需精準定位國際化發展目標,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并結合自身的管理特征、發展優勢等,與國際化教育組織進行深度合作,還需充分突顯高職教育特色,結合一帶一路倡議,構建國際化教育平臺。一方面,學校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利用線上教學平臺,與國際教育單位的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如利用高職教育寶貴的教學經驗,制作精品課程發布到開發性的學習平臺中,并使用英語、俄語、韓語等進行翻譯,吸引更多的國外學生登錄平臺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可利用線上平臺,與國際上知名的教育專家進行交流與溝通,為接下來的國際化發展鋪路。另一方面,高職院??稍诰€下為本校學生出國留學創造更多的機會與平臺,并加大國際交流項目的投資力度。高職院校需積極優化國際化管理制度與內部控體系,確保在硬件與軟件實力上都可滿足國際化發展要求?;趪H化合作辦學+研究項目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強調國際戰略能力與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培養。而為了更好的適應“一帶一路”需求的復合型國際化外語人才的培養,應加強學生跨文化外語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國情研判能力的提升。而這些能力的提升,需在具備一定的先進性、國際化、多元化的專業教學課程中具體實現。因此,高職院校需不斷加強與國家教育組織的交流與溝通。全面拓展與豐富國際化發展渠道,在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過程中,需善于從國際教育組織中引進教育人才與管理人才。由此,在國際環境中進行人才的互通互用,更利于學校拓展國際交流渠道。不僅可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化教育的共同繁榮,還可為其專業教學改革及人才培養規劃路徑提供了更加精準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曹玲琍,郭彬.“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教育國際化演進分析[J].市場周刊,2020(03):29-30.
[2]?孔定新.“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教育國際化的價值取向和路徑選擇[J].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0(04):73-76+85.
[3]?蒲波,張璐,杜飛.“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教育國際化的現實邏輯、時代訴求與優化路徑[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2(04):23-26.
[4]?易魁.論“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院校的國際化發展[J].職教論壇,2019(12):138-142.
[5]?鄧樹新.“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區域治理,2019(39):82-84.
[6]?宋穎.“一帶一路”倡議視域下我國高職教育國際化發展路徑初探——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5):45-46.
(作者單位: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