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蘇國
摘要:隨著房建工程建設高度和復雜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研發出來,并運用到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以較強的適用性,強大的支撐力在高大房建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降低了房建土建工程施工難度,有助于提高建筑質量和施工的安全性。該技術在實際應用時,技術復雜且標準要求高, 必須結合高支模的施工特點,緊抓該技術的應用要點,保障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運用效果,使其成為推動房建行業良性發展的助力。
關鍵詞:房建工程;;土建工程;高支模技術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術能夠為房建土建相關工序的開展提供便利,能夠結合人們對房建工程的需求對建筑外形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增加了房建工程的承載能力,豐富了其應用性能。但是該技術在實際應用時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復雜性,因此施工前應做好對建筑物高度、跨度及模板材料支撐力等的分析和評估,以此來提升該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從而為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應用條件。
1高支模施工技術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術是為了滿足高層、超高層建筑施工需求而搭建的一種模板工程,保障建筑工程結構擁有更穩定的性能和更高的支撐能力。高支模施工技術一般支模高度在5米及以上,對于跨度在18米以上的混凝土結構,輔助其便利施工的,在8米以上的高支模作業也稱其為高支模。由此可知高支模施工技術在運用時其穩定性非常重要,高支模支架周圍應設置縱向與垂直型的剪刀撐,為了增強其穩定性水平方向的支撐也必不可少。該技術主要在高空條件下完成施工,危險程度較高。為了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影響,應預先做好對各種安全隱患的防范應對。整個施工過程需嚴格依照相關規范和標準開展,施工人員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安全意識,同時還要加大對每一施工環節的監督檢查,在保障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該技術的應用價值。
2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要點
2.1高支模施工前準備。高支模技術在運用前,施工單位要以施工圖紙為依據對整個施工流程進行指導。施工人員應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能夠靈活應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同時操作人員之間應做好工序之間的銜接和技術的搭接工作。明確高支模技術安裝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相應的工作監管和檢查制度,保障每一施工環節都達到相關要求才能進入下步工序。高支模體系設計人員要預先做好該技術的專項方案,并經反復驗算論證審核后,確保將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整個模板體系的穩定性能和安全性能達到相關標準方可開展施工。另外正式安裝前需做好對高支模各零部件的檢查,完成對施工人員的崗前培訓和技術交底,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高支模的安裝質量。
2.2高支模施工體系安裝。高支模施工技術順利運用的前提需建立在高支模施工體系有效安裝的基礎上,只有完成對高支模施工體系的有效安裝,才能保障高支模的各項性能滿足房建土建工程的應用需求,才能更好的為房建土建工程服務。房建工程建筑高度和建筑規模的逐步攀升,都給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運用帶來了新的難度和挑戰,而施工風險等級也隨之加大。所以對高支模體系材料的各項性能要求更為嚴格,對各安裝環節相關數據的要求更加精準,這是增強高支模各體系安裝準確性和可靠性的基礎。高支模體系常用的模板材料為松木板,在安裝時考慮到木質材料的物理屬性,相鄰兩塊模板在拼接和安裝時需留有一定的縫隙,以此避免模板材料發生受力改變而影響整體高支模體系的穩定性。縫隙的間隔大小需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模板與模板之間的連接是整個高支模體系安裝的重點,這決定了整個高支模體系的穩定效果。完成模板之間的拼接和安裝后,要對模板的平整程度進行檢查,以免因模板變形而改變整個結構的受力狀況。
2.3樓面支頂的安裝技術。樓面支頂操作需借助有效的支撐結構作為保障,支撐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定系數需滿足樓面支頂操作的相關要求,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因高支模模板變形而造成的體系失穩現象。在實際操作時首先對梁與軸線進行放線測量,以此來準確界定樓面的水平高度;確定號樓面水平高度后,以橫梁的縱向數軸為標桿安裝腳手架,并對其進行加固處理。腳手架的穩定性和水平度對安裝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要根據實際采用的腳手架類型選取恰當的安裝方式,同時要保障上層和下層的腳手架處于同一垂線上。
2.4外框架梁柱施工技術。外框架梁柱在房建土建工程中數量較多,并且該結構的梁柱筋以非常密集的狀態分布在施工現場,從而增加了技術的施工難度和危險程度,所以在具體操作時要采取分層的方式逐步推進,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與其他梁柱的碰撞問題,保障施工質量。首先按照設計圖準確界定梁體的位置,明確梁體準確位置后先對其進行混凝土的澆筑;然后由梁體中心位置逐步過渡到兩側的梁板位置,梁結構澆筑到井格梁屋蓋時需實施加固處理,利用滿堂排架支撐架實現對梁體的加固,避免梁體因澆筑操作而產生的位置偏移現象。外框架梁柱的施工需加強對整個過程主柱梁下水平桿的監控,這是保障外框架柱梁和腳手架始終處于穩定狀態的重要支撐。
2.5混凝土澆筑施工。混凝土各組成材料的質量及配比對澆筑質量有著決定性影響,因此要由專業人員完成對各材料質量及性能的檢測,并通過實驗的方式來明確混凝土最佳的材料配比。混凝土的應用性能符合高支模技術應用標準后,由罐車運送到施工現場實施澆筑作業。澆筑順序按照先梁后板的澆筑步驟進行,即先澆筑梁的中間位置,然后是梁兩側的梁板,整個澆筑過程要勻速進行,要嚴格控制好澆筑過程的澆筑高度和澆筑速度,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混凝土的澆筑質量。振搗工作要與澆筑工作同步進行,對振搗頻率、力度需嚴格把控,保證澆筑的均勻性和密實性。混凝土澆筑到樓面頂端時,借助人工完成對混凝土的平鋪工作,
2.6拆除高支模。高支模施工技術是保障房建土建工程順利施工的輔助設施,在房建工程完成主體施工后,高支模體系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需將其拆除。在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需達到相應的標準才能提出拆模申請,所以要由專業人員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檢測,混凝土強度經檢測達到75%以上可進行拆除操作。拆除工作本著分層次分階段的原則操作,按照先澆筑后拆除的順序。拆除操作需在操作平臺上進行,并做好相應的清理及安全防護工作。
3結語
現代化的房建工程外形結構、內部設計都呈現出復雜多樣的特點,個性化、新穎化和立體化已經成為目前人們對建筑結構的追求趨勢,這就增加了房建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難度,從而為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助力。
參考文獻:
[1]張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3).
[2]張云.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20):56-57.
[3]王新宏.小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8(40):15-16.
(作者單位:義烏市廣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