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戴沂君
摘要:本文以漢代海昏侯陵墓出土的鳳鳥造型紋飾為例,探討鳳鳥紋飾設計美學如何在濱水景觀設計過程中的綜合運用,利用設計將傳統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到現代濱水景觀設計中。使人們在戶外公共休閑的空間,以另一種角度去了解有關于西漢海昏侯國的文化。在設計上,合理充分利用西漢海昏王諸侯鳳鳥圖等紋飾花卉圖案及西漢建筑文化,延伸其中的生命力,使幾千年的中國歷史西漢文化生動地融入中國現代濱水景觀設計中。
關鍵詞:海昏侯;鳳紋飾;濱水景觀;旅游需求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我國人民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追求越來越高。歷史文化濱水景觀成為現代文化產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集休閑娛樂和傳承文化功能為一體,并結合了傳統城市公園和生態濱水公園的特色,成為連接人與自然、人與文化之間的重要紐帶。海昏侯文化主題公園作為一個臨水公園,立足于當地文化和當地的生態環境設計,增強市民的認同感、加強與游客的互動性,傳播歷史遺產文化的正能量。
據專家考證,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故事主人公是西漢第一代帝王海昏侯劉賀。海昏侯墓園是現存保存完好、結構合理、輪廓分明難得的西漢墓園,其中有祭祀遺物,為研究西漢列侯墓園的園林體系和寢具制度提供了可靠史料。迄今為止,已出土精美的玉器、錯金銀、包金、鎏金青銅、圖案精美的漆器等文物一萬余件,它們代表了西漢貴族的生活,反映了西漢時期高超的手工業工藝的高水平,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1]。
海昏侯墓中發掘出土了大量古代紋樣精美的陶器裝飾品,揭示了古代社會生活的文化多樣性。目前,從漢代海昏侯墓中發掘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可以清晰看到30至40種農耕平面圖形紋飾,生動地反映了漢代各個時期農耕社會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人們認識和深入了解西漢農耕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設計中對出土數目較多的鳳鳥紋飾進行在濱水景觀的應用,通過大量對歷史元素與我國傳統鳳鳥紋飾的運用,再現歷史的空間與情景,讓整個濱水文化充斥著回歸與生態的主題中,讓人們更加直觀地去了解海昏侯歷史的文化[2]。
城市濱水景觀,作為現在社會公共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地方都擁有著不一樣的人文歷史,把人文歷史跟濱水景觀設計相結合起來,形成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從另一種角度讓人去深入了解這個地方的城市歷史發展文化、地域歷史文化、人文歷史文化[3]。主題公園作為彰顯城市歷史文化的一個點,影響覆蓋面越來越大,在傳統公園與區域之間的相互依托、相互服務的關系之上,又多了一重作為城市主題景觀彰顯本土歷史文化的任務,使之跳脫于一般公園,是鑲嵌在城市地圖上的閃耀明珠,成為本地文化對外一張獨特的名片。但并不是每個城市都意識到主題公園對于城市人文建設的重要性,經濟發展得較好的城市,以及旅游新興城市更具有這種人文情懷,而某些小城市還暫時未有彰顯城市歷史文化的主題公園。
伴隨著國內經濟的增長,人們對歷史遺跡來源了解越來越少,傳統文化的丟失,使人們逐漸地把歷史淡忘,將海昏侯鳳鳥紋飾的元素通過多重設計手法融入整個濱水景觀中,可以讓人們更加直觀地去了解這樣一個歷史文化寓意與內涵,去了解歷史典故與起源,了解從古至今,我們經歷了如何的變化。
濱水文化景觀,濱水景觀一般是指位該城市中臨水區域的一個特別的空間,包括沿海地區、湖泊、河道等水域與陸地相鄰水域,這些濱水建筑由它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和濱水景觀綠化設施結構組成,具有很強的防水功能、經濟價值與藝術文化價值。由于城市濱水景觀都是在城市的河道附近,是附近居民重要的休閑散步的場地。濱水城市景觀景區作為一個濱水城市的歷史名片,在規劃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外來游客對整個濱水景觀的本地印象,還要考慮到如何去細化濱水景觀,把人文歷史給融入進去,通過各個層面去提高整個城市的印象跟格調。一個城市的濱水景觀,對于城市環境的提升有著巨大的作用,在設計中應從整體的角度去合理規劃,讓環境越來越優美。
海昏侯濱水文化景觀圍繞著“回歸自然,再現歷史”的主題展開思考與設計,設計主要秉持“一軸,兩環,五區,多功能”主旨、“以人為本,尊重生態自然”的景觀設計文化理念。
通過點線面的運用,讓各個功能層層聯系上。在處理手法上,符號是用簡單的事物來解釋的抽象復雜的事物,在濱水景觀設計中,符號的手法極富創造性,同時表現出良好的藝術效果。
在功能分區上的運用,我們可以在現有的場所里創造一條具有紀念性的歷史意義的街區,可以讓人們旅游休閑的同時可以收藏具有海昏侯歷史的紀念品。從鋪裝的運用上,以大量的鳳鳥紋飾鑲嵌在地面,給人們一進來就有一種鳳鳥歸林的感覺,鳳鳥紋飾運用到鋪裝上面,再與中式風格相結合起來,可以讓整個濱水文化景觀呈現出另一種精彩。可以從游客一進門的那一刻起,就有歷史的感覺撲面而來。從小品的運用上,海昏侯的鳳鳥紋飾又叫他為朱雀紋,它的原型是鳳凰但又不等同于鳳凰,朱雀又是古代人們崇拜的四大神靈之一。鳳凰紋飾是一種美好生活的象征,蘊意著吉祥如意,所以把這些運用到景觀小品上,把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呈現給來參觀的每一位游客本地居民。從導視系統的運用上,可以把鳳鳥紋飾作為一種裝飾篆刻在導視牌上,這樣會使人們有一種親切感,可以形成一種引導方向的作用。從景觀構筑物的運用上,我們可以設立一個歷史走廊,可以把海昏侯的歷史一點一點地放到廊道里,重點去突出鳳鳥紋飾的由來和蘊意。讓各位游客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史的由來。從雕塑的運用上,我們可以把紋飾放大,把它放到一個類似于休閑的廣場的空間,能讓游客駐足觀看,也能營造出祝各位游客本地居民一種吉祥如意、安康的感覺。從視線分析的運用上,為了讓視線有連續性,從植物中劃分空間、連接空間、遮擋視線與植物,一條主體景觀視線通廊形成的步行道景觀帶,當人們進入的時候就擁有新鮮好奇的感覺。文化廣場與周邊建筑比例協調統一,濱水文化廣場以開放式的形式呈現在各位游客面前,結合整個濱水文化廣場公園規劃整體性質,對這些濱水歷史文化建筑物都進行綠化保護,并及時采取適當的綠化處理保護手法,將濱水周邊歷史建筑物的環境完美融入整個濱水歷史文化公園的整體環境中,使整個濱水文化廣場更加的顯得更具有它的凝聚力。
在植物的表現來看,廣場上的一系列的花卉植物、小品和勞動人群等等都形成了一個廣闊的自然生態系統,綠色植物園就是其中之一的主要生產者,具有有效調節室內環境中的溫度、濕度、殺菌、降噪、抗污染、平衡室內空氣質量中的硫化氧和釋放二氧化碳等多種重要生態系統功能。它可以提高各種植物的生態多樣性。海昏侯遺址位于南昌市中心城區西北的新建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森林植被以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因此,在該濱水文化公園的植物配置中,要考慮到常綠的植物在這些植物中所占的比例。但是這些常綠樹種的選擇是非常的有限的,缺乏特色和創新。植物是濱水文化設計里重要組成的部分,在廣場的設計和建設中,要注意因地制宜,它充分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主要原則,滿足了人們休閑、娛樂、鍛煉的需求。本次公園規劃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充分適用當地生態保護原則,種植設計與生態環境保護設計相有機結合;充分合理安排特有樹種的自由選擇的作用功能、生態和生長形式;充分體現當地特有樹種的生態統一性和生態連續性,形成較大的公園綠蔭群;充分結合公園功能并根據公園廣場的氣候特點,盡量減少選擇一些低花期和灌木類的樹種。在親水平臺功能的表現上,可以在臨水的地方設立親水平臺,并運用野趣的設計風格,使整個濱水文化公園體現出一種更自然的風格,在具有野趣的水面上,可以大量地加入海昏侯鳳鳥紋飾的標志,也可以在水面上零星地加入鳳鳥紋飾的元素上去,讓游客和本地居民既可以游玩,又可以增添娛樂的趣味性。在景區入口的表現,我們可以在景區游覽的入口設立游客服務中心,給前來觀賞游覽的游客提供一些有關于海昏侯鳳鳥紋飾的講解,在入口處設立海昏侯鳳鳥紋飾的雕塑,能起到貼合文化主題的效果。
一個濱水景觀是否能深入人心、讓游客駐足去體驗一個完整的公園,與設計的主題息息相關,本次設計的主要原則是讓更多的游客去了解海昏侯的歷史,了解海昏侯文化的蘊意,打造出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重現歷史的文化主題濱水景觀。讓平時忙碌的都市人們有一個散心、休憩的好去處。
濱水文化廣場的設計與建設關系到城市化的進程,影響到人們的生活。作為一個公共活動的空間它在城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設計主要滿足當地村民及全國各地的游客的步行和休閑活動,在設計風格上,力求簡潔實用,堅持功能與形式相結合,為各位游客營造一個輕松、愉悅、活躍氛圍的大型濱水文化廣場。
海昏侯鳳鳥紋飾濱水景觀設計通過對原有水體改造,對生態恢復,尊重當地文化歷史、合理采用再生資源,讓公園與城市相融合滲透,在滲透過程中有人們的參與、植物的參與,讓每一處景觀都充滿著歷史文明。在不打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把海昏侯鳳鳥紋飾的這些歷史融入進去,讓更多的游客和本地居民去了解這個城市的一個歷史發源的濱水公園。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歷史,尊重歷史。在保障濱水文化公園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設計出親水平臺,歷史文化走廊等一系列。回歸自然,讓人們在認識歷史的同時可以擁有一個休閑的空間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