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紫妮


摘要:本文將通過對校園景觀建設的發展進行分析概括,探索如何應對時代的發展和各種挑戰。并以江西服裝學院為例,針對目前校園景觀發展現狀研究如何實施場景建設的方式方法。以期為本校校園人文景觀發展獻出綿薄之力,創造出新的人文環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高校人文景觀建設;場景設計;場景化
面對教學體制改革,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要求增多,高校和社會之間的聯系也愈加密切。為滿足社會各界人才需求,大學校園不斷擴容,并逐漸趨向半開放式、開放式的校園環境規劃,有的學校甚至與居民區交錯串聯,以此建立和外界的聯系,達到學校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綜合發展的目的。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促使我國高校校園景觀建設轉變為從基本的植物造景到彰顯人文,從服務師生到向社會開放的發展方向。高校校園已不僅是師生的文化交流場所,更成為弘揚當地文化特色的地標與名片。然而,校園人文景觀設計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學校里的人文景觀缺乏創新,缺乏人性關懷;形式單一,設計單薄,學生感知不到校園人文景觀所隱含的教育意義。不僅沒有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還占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
(一)場景設計概念
場景設計一詞由美國未來學家赫爾曼·卡恩率先提出,是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感觀描述來表達具體畫面的一種表現手法。常見于影視、動畫、戲劇等文學藝術領域。隨著人們對場景設計手法的運用不斷革新,理念愈發成熟,逐漸衍生至環境設計領域,引發了環境設計工作者的思考。不同于藝術領域,環境設計領域中的場景設計則是通過特定的形象、空間層次和主題在現實場所營造適合人類生存并能夠滿足人類精神需求的場景環境。
(二)場景設計建設思路
首先,精煉文化內涵。校園的人文景觀作為校園文化的載體,會因學校的辦學宗旨、培養方向、管理模式、歷史背景產生各種差異,除此之外,還受到地方特色、思想觀念以及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不同環境下的文化景觀是不同的。為了將這些差異顯現出來,在提煉自身校園文化的同時,合理利用好地方文化不失為有效提高校園整體辨識度的方式方法。
其次,建立情感共鳴。千篇一律的校園景觀使得師生以及公眾產生審美疲勞,沒有情感上的共鳴會導致師生對校園環境漠然置之,產生對校園環境的倦怠感,不利于培養學校凝聚力。
最后,強化空間聯系。現如今完全封閉排外的高校校園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模式,校園人文景觀必須緊跟趨勢做出相應改變。具體做法可以簡述為:將某個特定場合下的人文景觀發散成為一處具有特定的功能、性質和需求的場景,構成小的空間聯系;將校園的人文景觀看作一個整體與校園外的城市景觀相互交融,構成大的空間聯系。在場景設計的作用下,校園人文景觀將成為連接學校與社會的“綠色橋梁”。
(一)校園概括
江西服裝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以來一直秉持“特色立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理念,凝練了“勤信博雅”的校訓精神。堅持以德樹人,培養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礎扎實、能力過硬、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使學校成為術業有專攻的專業人才搖籃。
(二)校內人文景觀概括
江西服裝學院從建校伊始就已明確了以歐式風格為代表的風格走向,校園人文景觀分布于綴荷池、錦繡路、校訓石花壇、錦帛路、尚藝廣場及衣都女神像處。
學校校園入口是由兩個半圓形池塘以及小道上的華表組成的綴荷池。經過綴荷池往里走是校訓石花壇,花壇的造景手法與校園整體風格息息相關,擁有歐式景觀園林幾何形狀、對稱整齊的布局。正中央的江服校徽小品尤為引人注目,擺放在花壇面對錦帛路正前方的校訓石位置十分明顯,令人無法忽視。石碑上刻有“勤、信、博、雅”的字樣, 勤乃立業之基,信乃為人之本,博乃益智之要,雅乃養性之義,充分體現了本校精神。
尚藝廣場,是全校最具人文氣息、最突顯專業特色的場所。中華服飾博物館坐落于此,這是個對校內外開放的教學研究及社科普及的專業性博物館,旁邊設有校內各專業的實訓基地。尚藝廣場承擔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功能,并通過體驗式的教學寓教于樂,讓江服學子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此外,尚藝廣場還是校內各大社團的活動場所。是一個具備娛樂、休閑、教學多功能的人文景觀場所。
(三)建設分析
校園整體框架追求規整、線形的網格田字脈絡,其中穿插賦予生態特征的自由曲線。建筑風格注重與環境的協調,體現了歷史文脈背景下具有時代特征的建筑形象。然而,學校在翻新、增設學校人文景觀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部分與整體風格不匹配的景觀設置,導致校園人文景觀失調。如主教學樓前的石獅,歐式風格的主教學樓前擺放的是兩個中國傳統建筑裝飾物“石獅”,而多立克柱式前,又用中式雕花圍欄圈住兩個華表擺放在教學樓入口兩側,未免顯得不夠融洽,風格特征被削弱,且相互矛盾。如何在改造革新的過程中實現風格延續,亦或是多元共存,是江服人文景觀建設發展的問題之一。
除此之外,江西服裝學院的人文景觀多與校園文化有關、與特色專業有關,可見江服一直努力傳承自身的校園文脈并且十分注重特色學科的學科特點。相比同質化嚴重的高校人文景觀建設,在人文景觀的文化輸出方面,江服略顯優勢。但不論中式還是西式的校園人文景觀遍布全球,受形式主義與跟風影響,全國各大高校相同或相似的人文景觀比比皆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在延續高校自身特色、文化內涵的同時,巧妙利用當地文化特色,加強獨特性。也許江服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通過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景觀而區別于其他高校,卻不能長久穩定的不落入趨同的俗套。因此,及時彌補所缺乏的地域文化,能夠增強與當地人文的親密度,從而更好地建立與社會之間的聯系。
(一)建設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