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書嬌
摘要:隨著我國高職教育體制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化,新型教學模式被引入環境藝術設計課堂的教學中,以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構建適合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該文分析了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室內外表現技法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在室內外表現技法教學過程中的內涵及優勢,表明該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更好地掌握手繪效果圖表現技法。
關鍵詞:“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室內外表現技法;教學改革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市場需求量比較大,就業形勢良好,而且這個專業技能性很強,所以就出現了很多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室內外效果圖表現技法課程的高職院校。其主要原因有:手繪效果圖最大的特點是方便快捷,能夠迅速表達設計靈感。室內外效果圖表現技法是設計師將自己萌生的想法由模糊到清晰,將設計思維由抽象轉向具體化并不斷完善的設計過程。室內外表現技法這門課是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但是在該課程中對于提升學生手繪表現技法能力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其存在問題有:
一是學生對該課程中透視基礎知識的學習缺少積極性,對透視及方案設計存在畏懼心理。學生對室內外表現技法的重視度也不夠,過分依賴電腦繪圖,粘貼復制模型,作品缺乏創新,沒有自己的風格。
二是教學模式單一,填鴨式教學沒有教學側重點,教師在該課程的設計中存在盲區。前半部分的教學任務設計為集中輸出所有理論知識及技法,后半部分以學生臨摹效果圖為主,這種教學模式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缺乏構圖、透視等空間構成的理解。
三是課程周期太短,課時比較集中,缺乏延展性。課程一結束,在后續的課程中幾乎用不到手繪表現的知識結構,缺乏課程之間的銜接性。在實際應用環節上又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那么在學生進入大三實習階段會對社會產生極強的不適應感。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是指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把“賽”“教”“學”融合在一起,通過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專業性理論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操作實訓以及實際能力的考核等,促使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升教師的教育專業水準。
(一)選定競賽項目
室內外表現技法具有實踐性和實際性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側重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也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臨摹效果圖,而是應該鼓勵學生結合實際掌握具體的方法技巧。并結合課程目標,針對有一年以上的環境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基礎的學生,選擇教育部門、企業及行業組織的社會認可的設計競賽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將所教授的課程內容與競賽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學以致用,貼近社會需求。選擇適合學生能力水平的賽事,并針對其基本信息進行研究調整,使其更具有可行性。教師應考慮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溝通技巧、團隊協作以及執行力等。
(二)課程整體設計
本課程總課時為64節,分為技能訓練16個課時和分組競賽48個課時。技能訓練部分課程設計從造型的塑造、空間組合、色彩配置以及構圖布局等能力提升為目的進行集中強訓手繪技法,其內容包含線條繪制技巧、透視原理及繪制技巧、空間思維訓練、繪圖工具技法訓練、室內外小場景表現技法、方案設計等。分組競賽部分將教學分為五大步驟:任務導入、資料準備、圖紙繪制、效果調整和成果匯報。以8個課時為一個單元進行競賽,將各類空間設計融入競賽內容。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有著自身的教學特點。其具有開放性、靈活性,但是教學難度比較大,對于教學各個環節有較高要求。作為這門課的教師來說,應該做好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項目后,還應當編輯相應的知識點、手繪技法以及方案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推薦設計總監,由設計總監制定具體方案設計,應給組員進行工作任務的分工,以設計總監責任制的形勢小組分工合作,完成各個環節的任務,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成果匯報
競賽結束以后,以成果匯報或展覽的形式及時對競賽結果進行匯報,調動學生積極性??偨Y競賽經驗,使學生的設計思維、手繪技法、理論結合實際的技能得到提高。任何教學活動都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的,及時表揚參賽學生和指導老師并以獎金或加分的形式進行鼓勵教師應將教師點評和學生互評相結合,深入分析成果的優缺點,給學生明確的建議,要求學生修改和完善。那么在此次教學活動中,也應該讓學生參與其中,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學生參與到評價體系中,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進而更好地了解課程的重點與難點,并做到熟練地掌握手繪技法以及方案設計要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給與學生幫助,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對于學生不懂得知識點或是項目中出現的困難,應當給予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的建議。學生修改完成后,師生可以展開各式各樣的多種形式交流,將作品上傳到專業的網站上進行更廣泛的交流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與市場接軌。
(一)以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以及對學習的積極性
室內外表現技法課程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室內外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師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挫敗感,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在授課過程中采取“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共同學習。
(二)以賽促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有著重要的教學優勢,教師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設計總監責任制,以小組討論、研究的形式進行。作為老師可以為每個小組設定方案設計側重點,每一組設定不同的項目目標,引導學生完成既定目標并給予適當獎懲。當比賽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小組內的學生應當自主地進行相關問題討論,并嘗試進行解決。從這一點上分析來看,這將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增強,同時也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當老師在講此知識點的時候,會加大對此知識點的關注,記憶會更加深刻。
綜上所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學模式在室內外表現技法課程中有這種大的教學特點和教學優勢。作為這門課的教師來,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授課教師也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與研究教學教法,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培養出專業技能過硬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