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希 劉炳志
現當代我國正在積極構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以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和國際中影響的力度,也是為了增強我國各個民族的文化的創造活力,也加大對中華的傳統文化的發現與闡揚。其中粵語傳統文化遺產具有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社會地位等,是凝聚了該地區人類智慧文明的精華,它所蘊含的濃厚的民族獨特和思維的傳統民族文化,恰好是當今社會所缺少的。
粵語的形成、發展也受多個方面與多種不同的因素影響,從古至今的粵語經歷了為數漫長的演變,也融合吸收了歷史和民族所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雖然目前我們開始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與保護,然而在現代文明的傳統文化開發工作中仍面臨著許多困難,例如,缺乏文化資源的傳統認識,且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也不到位,我們也沒用把它涉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從而引起更多人的重視,演變成地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出現困難。
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即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化教育資源的基石,構成滿足人們精神和審美的產品。在粵語文化所在的地方性文化的傳承、保護也開始被重視起來,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意的結合成為學術界的熱點研究對象。由于粵語文化的種類眾多、各具特征,目前,以粵語為創意源泉的設計實踐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本文以粵語文化創意產品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通過對國外不同優秀案例的分析與借鑒,研究粵語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然后再從粵語文化元素的提取與轉化,探索出粵語文化產品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協調統一的設計方法和設計原則,文化創意產品為載體,重新創造出不同的文化形式,促使粵語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本文研究的關鍵詞是粵語文化;語言文創產品;粵語產品。從解析國內外相關優秀理論研究為基礎,對粵語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的設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為了教學設計得實踐活動中提出了理論依據和協助。首先從國家政策、文化消費需求增長、粵語文化創意產品市場滯后等方面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紹了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義。分析了國內外關于粵語文化創意產品的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并以粵語為研究對象,本文分析了粵語文化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中的形象和現狀。闡明了粵語與文化創意產品的相關概念,以及樹立品牌形象和文化創意產品的價值。提出創新策略,并以粵語及文化發展創意產品為載體,更好地推動粵語文化的傳承和傳播。
近年來,我國的許多城市開始推廣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開發以本土文化為設計理念的產品,還在不同城市開展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推動城市創新。城市企業文化創意產品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促進地方社會經濟技術產業的發展,而且還幫助文化創意產品,促進當地文化,打造城市特色品牌。
“粵文化”是廣東文化創意產品獨特性的關鍵。在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中,要考慮文化內涵和教育,讓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感受到粵語文化的精神。問卷調查顯示,目前消費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問卷調查顯示,目前的消費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輕人,這就需要深入研究能夠滿足人們趣味性、傳播粵語正能量的設計方法,這將成為后期產品設計的重要設計原則。
為了尋找新鮮的角度,筆者選從民俗文化入手。在設計中借鑒了飲茶文化、迎春花市等廣州特有的地域民俗文化的元素。
飲茶文化:廣州人喜愛喝茶,而“喝茶”在粵語方言中又叫“飲茶”,聽說,在古代乾隆皇帝千里迢迢來到廣州,還會帶著隨身侍衛來到茶館上喝早茶。還有毛澤東也曾寫過一句話是“飲茶粵海未能忘”。廣州人把茶當成一種禮儀,假如有客人來就會馬上端上一杯茶,說的第一句是“請飲茶”,用來表達主人對客人的待客之禮儀,把飲茶推上了較高的領域。
迎春花市:說到花市,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廣州的迎春花市,迎春花市是廣東省傳統民俗文化節。它主要是提醒人們春節將至,要做好迎新的準備,去準備迎接新年的物品,譬如買逛花街,買年貨,打掃衛生等。每到新年的到來,廣州迎春花市就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吸引大眾的眼球,讓人們都喜歡去逛花街。也拓寬了公眾的視野。在花市里,市民不僅可以看到國內外的各種花卉,還可以品嘗當地的各種小吃,觀看文藝演出。
廣東民間藝術些只屬于本地域的文化元素,是筆者需要吸收借鑒的。將這些民俗文化的元素融進方言插畫中,這樣的形式更易被大眾接受,也更容易讓觀者有帶入感,給人新穎的視覺沖擊感。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也開始重視民族獨特的文化,并把方言作為文化的載體。本文通過對粵語方言的轉換為插畫設計,可以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的精神需要。因此,設計粵語方言的轉換具有重要意義,粵語是以方言的視覺化轉譯作為根本,以方言的插畫轉化為終極目標。從而實現了圖與意的相互結合,它不僅生動地傳達了方言的意義,而且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如在粵語方言中“得閑飲茶”的發音,在設計時選取其字體與音調的形式,并且與廣州飲茶文化的元素相結合,使人們在觀看時能準確的理解含義,了解發音的含義。
在粵語方言“大頭蝦”中是意思其實是描述一個人很粗心,通常老年人最常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總是健忘,說他很“大頭”或“大頭蝦”,并不意味著腦袋很大。因為名詞發音可愛,也有一些嬌生慣養、無奈的意思?!按箢^蝦”字意上可以說是一種海鮮,因此在進行設計中可以進行轉化,把把粵語中的意思帶進平時的我們吃的海鮮中進行設計與演變。
在粵語方言“平靚正”中它的意思是廣東人描述的好產品。譬如買菜的阿姨也經常這樣在菜市場里炫耀找寶。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可以把“平靚正”帶入迎春花市中轉化插畫出來,體現方言的含義出來。
關于粵語方言在粵語含義中轉化的嘗試,但是考慮到關于方言的內容應該被放置在地域性的文化內,才能更加好的展現出方言插畫式想要傳達給人們的含義,于是經過進一步的揣摩與思考,筆者在研究廣州的民俗文化中,從民俗方面入手。通過對大量的民間民俗文化的調查及了解,收集了廣州具有代表性的民間民俗形式,如飲茶文化、迎春花市等,再將這些民俗文化里面形式的元素一一提取出來運用于方言到插畫中,并且在設計過程中進行不斷開拓創新。創作出具有廣州元素的方言插畫,再進行衍生品的制作,最后通過對方言插畫整體造型特征、構圖及色彩的搭配,設計出主題為“粵言”的系列插畫方言包裝產品。
本課題主要研究粵語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設計,體現粵語的意義?;浾Z的這些成分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可塑性。粵語方言可視化可以有效地解決地域間方言交流的障礙,打破語言交流的障礙,開辟了解地域文化的新形式,開辟宣傳城市、保護和傳播方言的新方向,形成屬于本城市的最特別的符號。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粵語的插圖設計是在語義、句子和符號的基礎上形成的。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對粵語方言詞匯進行了研究和總結。在設計方面,廣州的飲茶文化、迎春花街等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尋求創作靈感,希望以此形式突出方言插畫的趣味性、地域性和藝術性,通過字體和音調的結合,使讀者在觀看設計作品的最短時間內了解獨特的地域文化。在設計的實用性方面,將粵語含義的插畫設計融入到產品中,使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看到熟悉的語言和地域元素時,能夠產生共識,也能讓年輕人的對此有所了解;創新的形式可以讓他們了解粵語和地方特色,對粵語的傳播和發揚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張憲榮.符號學-文化符號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