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英
摘要:新時期對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建筑設計對于提升城市總體形象、提高城市居民居住質量、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城市規劃設計中融入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在保證城市規劃設計滿足城市功能舒適合理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對生態方面的設計,打造一種城市建筑與自然環境完美融合的景象,讓人們置身之中,能夠調節疲憊的身心,緩解快節奏都市生活帶來的壓力。加大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力度,是促進我國文明和諧社會發展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綠色生態應用
在城市的建設發展過程中,我們不能只考慮眼前利益,要有大局觀,放眼未來,以實現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尋求最健康穩定的方式,以生態學的理論原理為基礎,把人與自然看做一個整體,將生態城市和經濟建設相結合起來,有效且合理的建設生態城市。
1規劃建設生態城市的設計的現存弊端
1.1生態城市規劃設計表面化
大部分城市在進行景觀環境建設時,往往太過于追求速度和效益,為了完成政治目標和應付檢查,在進行規劃設計時太過片面,導致規劃建設缺少可持續性。例如,現在很多城市的管理者或者建設人員為了追求時尚,提出對城市進行美化,所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城市的景觀進行建設,僅僅只是為了塑造一個表面光鮮亮麗的城市形象,使我國大部分城市建設都千篇一律,缺乏獨有的地方特色。
1.2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缺乏指導性
在對城市進行規劃建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明確發展目標,同時還要有正確思想來做引導,否則很容易在城市化過程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所以相關部門在進行城市建設規劃的過程中,要有專業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合理安排城市中建筑物的排列密度和整體高度,科學設計城市中綠地的占地面積和園林規劃,完善城市中社會基礎設施的數量和質量。在城市規劃和設計過程中,堅定不移地落實生態理念的基本理論和思想。
1.3設計人員欠缺專業
設計人員在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中起著關鍵作用,所以要想真正實現生態城市建設,首先要加強設計人員的設計能力和專業素質,設計人員本身要先建立起強烈的生態意識,設計出最優質的生態城市規劃方案。但經過大量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設計人員嚴重缺乏生態城市規劃理念,對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缺乏創新意識,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生態城市。
2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
2.1以環境為基本堅持生態優先
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堅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優先,在進行項目規劃時,要盡最大可能不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結構,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條件,在不破壞自然的前提下,進行城市規劃設計。
2.2建立完善的生態建筑設計體系
緊緊跟隨時代發展,與時代發展現狀相結合,堅持可持續性發展理念,深刻落實低碳節能思想,建立起一個完善的體系保障生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組織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管理、完善以及升級優化。
3城市的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的具體應用
3.1編制科學合理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
城市規劃是一個城市發展建設最基本的方向和路徑,是城市中所有的建設活動所圍繞的核心。所以編制一個科學合理的生態城市規劃對于加快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具有重大影響。在明確生態環境對于城市生態規劃設計重要性的前提下,要想制定出符合時代背景的城市規劃建設設計方案,必須先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思考問題,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生態平衡,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城市生態建設方案,同時保障社會、環境以及經濟等三方面協調發展,共同推進城市的可持續性建設進程。
3.2改革制度和理念
對現有的城市規劃相關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去除傳統制度不合理的部分,利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建設更加完善的城市規劃制度,將生態建設的理念充分的融合到城市的規劃設計中,切實有效地落實生態城市建設,打造更加舒適的居民居住環境。綜合考慮不同城市的不同自然生態環境和地理差異,針對性的對其進行改革,將生態理念融入現代建筑,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提高空間的整體利用率。
3.3加強綠化設計
隨著生態城市建設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生態城市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師和設計師開始意識到城市建設發展中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很多設計師已經開始嘗試在自己的設計方案中融入生態理念。通過把植物和建筑設計相結合起來,不僅可以美化建筑外觀,還能有效阻隔紫外線輻射,對建筑物實現物理降溫,減少熱島效應對城市的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實現鎖水功能,防止部分水土流失。除此之外,在建筑物的周圍種植植物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環境污染,優化居民居住體驗。一個城市的綠化容積率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城市規劃質量考核的重要指標,越來越得到城市相關部門的重視。
3.4生態城市的人口容量設計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隨著近些年城鎮化的發展,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人口的大規模增加帶來的巨大碳排放量對城市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影響。所以,為了盡可能地降低大規模的人口急劇增長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需要對城市的人口進行嚴格的容量設計,充分考慮城市的空間、地理位置、交通、布局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數量等因素影響,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理念,科學合理的構建人口容量模型,控制城市碳排放的總量,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質量。
3.5以自然的生態環境為基礎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有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在進行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每個城市特有的生態環境進行調查和深入了解,合理的利用原有的生態基礎,通過對原有的自然生態進行改善,既可以保障生態城市的建設需求,也不會對原有的自然生態造成大面積的破壞,真正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生態化城市建設。
4結束語
簡而言之,為了從根本上實現生態城市建筑設計,設計人員需要從城市的實際情況著手,采取先進的生態設計理念,科學合理的進行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促進城市的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百曼.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05):91.
[2]楊向艷.綠色生態建筑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1):14.
[3]許靜.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的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3):19-20.
(作者單位: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新疆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