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騰達

摘要:本次研究結合南通客整所改造實例,從動車存車需求實際情況出發,將普通客車整備所予以改擴建,將其改造成為既能滿足普通客車工作范圍,又能兼顧動車組運用整備作業兩方面需求的客整所,以期為今后相關的改擴建問題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動車存車場;整備棚;軌道橋;三層作業平臺
引言
動車存車場主要承擔動車組的存放,根據需要可設置運用整備設施。寧啟復線改造項目中,為結束蘇中地區無動車的歷史,研究了南京至南通始發終到開行動車的方案,為滿足南通站始發動車組的要求,改擴建南通客車整備所,使其具備兼顧普速客車及動車組存放、整備的功能。
一、 概述
南通客整所改造前共設有5條整備線,2條存車線,2條臨修線,由南到北分別為臨修線,整備線及備用車存放線,并配備有地面電源,試風裝置、給水管道、電源插座等整備設施。南通客整所改造中將既有備用車存放線K8、K9線改為整備線并掛網兼做動車存車線,同時再增加K10、K11整備線以及K12-K15計4條動車存車線及普通客車存放線。為滿足車輛檢修的需要以及改善車輛檢修的作業環境,在新增的K10、K11兩股道上設整備棚和三層立體作業平臺。南通客整所擬形成9股車輛整備線(其中2條帶整備棚及作業平臺并兼作動車的運用整備,2條兼做動車存放),4股動車存車及備用車停放線的規模,南通客整所平面圖如下圖所示。
二、 新增及改建動車存車線
為滿足始發終到動車組的停放,在南通客整所新增4股道動車存車線,并將2股道備用車存放線掛網,兼做動車存車線。
考慮到寧啟線開行的動車組為CRH2A型及CRH2B型動車組,動車存車線長度以短編組車長201.4m考慮最小值,滿足同時停放2列8編組動車組的要求。采用調車模式,不設應答器,2列8編組中間考慮30m安全距離,尾部按安全距離10m+信號機距車檔5m+車檔距離5m=20m設置,另一端按警沖標至信號機5m+信號機距車頭10=15m設置,總有效長度不小于15m+201.4m+30m+201.4m+20m=467.8m。
為了滿足存車線同時存放普通客車的要求,存車線的有效長還應不得小于客車車底全長加安全距離10.0m及調車作業聯掛的長度20.0m,客車單節車輛長度按26.5m計列;調車作業聯掛長度:主要考慮調機(或車輛)與待掛車輛能順利連掛或解鈞;連掛長度按國產大型機車考慮:東風全軸距及至車鉤距離15600+2750=18350(mm),取20.0m。普通客車按每列車18輛編組考慮,故客車存車線有效長不應小于10+20+26.5×18=507m。
新增K12-K15計4條動車存車線兼普通客車存放線最短股道為K15,有效長度為514m,最長線路為k13,有效長度為532m,均滿足動車組停放兼做普通客車停放的長度要求。
登車臺是指設置在動車所、客整所、車站等停放動車組的線路一側,供動車組司機、隨車機械師等鐵路工作人員上下動車組所設置的專用設施。動車所、客整所、車站等停放動車組且動車組司機、隨車機械師等工作人員需要上下車作業的股道,原則上均需設置登車臺(設有高站臺的線路除外)。南通客整所改造屬于在客整所內停放動車組,因此需要設置登車臺,考慮到寧啟線開行的動車組為CRH2A型及CRH2B型動車組,客整所改造工程中按照該兩種型號的長短編組車門位置設置登車臺。
三、兩線整備棚
南通客整所新增K10、K11 兩條整備線,并設置兩線跨整備棚,整備棚長498m,寬16m,根據鐵路客車車輛設備設計規范,客車整備棚長度不得小于車底全長加13m,車底長度26.5×18=477m,全長不小于490m,滿足規范對于客車整備棚長度的要求,整備棚內設置地面電源(DC600V、AC380V)、試風執行器等客車整備設施。
同時,該整備棚還應滿足動車組運用整備的要求,因此在棚內設置立體作業平臺及軌道橋,并預留了以后掛網的條件。
3.1 軌道橋
軌道橋布置滿足既有客車車體及動車車體長度的要求,南通動車運用所庫內設二股道檢查作業線。車下作業采用鋼結構立柱支撐的軌道橋形式,每股道的軌道橋長485米;采用25米長60公斤/每米標準鋼軌;軌道橋設計符合鐵道專業標準要求;滿足對各型動車組快速整備和一、二級檢修作業的需要。
軌道橋的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車速范圍:動車組、普通客車入庫速度 ≤30 km/h;調車機車(軸重23噸)庫內運行速度為≤5 km/h。
2)滿足相關接口條件需求,軌距1435mm,允許車輛最大軸重23kN。
3)軌道橋每隔約50米設橫向地溝通道一處,混凝土踢口設有寬1.1米的角鋼框預埋件,裝有鋼制短梯和扶手欄桿。
4)60kg/m標準鋼軌長25米,軌道支柱對應布置,縱向支柱間距1786mm等分。
3.2 立體作業平臺
立體作業平臺對動車組及普通客車進行檢修作業時,提供對車下、車體內外和車頂設備的立體檢修工作面;提供檢修人流和物流通道;與其他檢修設備進行協調配合,保證檢修工作安全,提高檢修質量和效率。
立體作業平臺由底層作業面、二層作業平臺及三層作業憑條組成。
二、三層作業平臺滿足動車所內檢修人員登乘動車組、普通客車的需要和提供登頂作業的條件。二層平臺設置備件、配件存放臺并設有二層爬梯,三層平臺設置門禁平臺,滿足整備要求。預留數據通信接口,實現與安全監控系統的數據對接。預留出安全聯鎖監控系統門禁裝置。
(1)底層作業面(標高-0.95m)。主要用作車體走行部檢測、檢修作業平臺和運輸通道。此作業面是將股道兩側地面下挖至-0.95m,鋼軌以軌道橋的形式支撐(軌面為±0.00)。鋼軌之間為檢查地溝。鋼軌內側應設照明帶。(2)二層作業平臺(標高+1.25m)。用作車廂內外所有整備、檢測和檢修作業的平臺,平臺的標高與車廂內地面標高齊平,為+1.25m。平臺下面設有照明帶。平臺上設電源箱(供手動工具、小型焊機等使用)。(3)頂層作業平臺(標高為+3.8m)。用作車頂檢修作業(對受電弓、濾網、頂板、風擋、空調等車頂設備進行檢查)的平臺,平臺的高度與車廂平齊,平臺的作業面標高確定為+3.80。
四、結束語
寧啟線開通動車組已經過去4年,南通客整所的改造及時解決了動車組在南通的始發終到問題,結束了蘇中地區無動車的歷史,蘇中地區邁入“動車時代”,得到了建設和運營單位的認可。南通客整所改造兼顧動車組及普通客車運用整備,為其他工程類似工程提供了解決思路。
參考文獻:
[1] TB10621-2014,高速鐵路設計規范[S].
(作者單位: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