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婷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傳統超市所面臨的競爭日益劇烈,在電子商務大環境下該如何更好的經營發展下去?本文先對傳統超市經營所在的環境進行背景和意義的闡述,繼而對目前傳統超市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淺析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超市的營銷策略。
關鍵詞: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傳統超市
一、前言
隨著信息時代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已經悄然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傳統超市的競爭環境日趨激烈,根據網經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2554.5億元,同比增長31%。自馬云公開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阿里、小米、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先后與諸如沃爾瑪、永輝等多家線下大型超市達成戰略合作,同時布局多家線下實體店,集中于“新零售”模式的探索。前有電商攔路絞殺,后有新零售圍追堵截,傳統超市的出路在何方?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超市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傳統超市的現狀
(1)競爭壓力增大
運營成本的增加、電商平臺帶來的沖擊,傳統超市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新的消費需求,導致消費者粘性降低,企業發展受到制約。隨著電商生鮮市場的蓬勃發展,傳統超市的倒閉數據也在網上增長。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超市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共計228.09萬家,其中98%的注冊資本在100萬以內,企業注吊銷量近些年出現顯著上升,2018、2019連續兩年突破10萬家。
(2)生鮮食品成為超市消費的主力
隨著消費者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意識的增強,消費者更加追求環保、健康、綠色的食品,綠色生活成為社會主流。目前我國正處于消費水平快速增長、消費結構加速轉型階段,生鮮食品,逐漸成為消費的主要需求。
(3)電商購物的方便快捷,使得傳統超市的生鮮食品的流量進一步降低
根據網經社訊,2020年4月24日的天貓超市生鮮消費數據顯示:近三個月內周末線上生鮮消費交易額激增147%,消費者“周末買菜”熱成今年生鮮消費顯著趨勢。一邊是各平臺的數據都顯示網上生鮮消費劇增,一邊是很多超市門可羅雀,客流量和銷售量銳減。在同一塊蛋糕中,網上消費增加,必然對線下傳統超市的銷量造成沖擊。
(4)加速擁抱電子商務
傳統商業超市從一開始被動,眼睜睜看著流量被電商分割走,意識到在互聯網時代,不改變傳統面對面支付方式就會被淘汰,開始擁抱電子商務。目前大小超市均能使用第三方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寶、云閃付、京東支付等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也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有的超市也自己開發了自己的購物小程序、公眾號購物、購物APP或者和其它的平臺合作,利用京東到家、餓了么、大眾點評等進行外送的服務。
2.傳統超市存在的問題
(1)商品策略不恰當
商品的更新換代、整體結構的及時調整、同一類產品的多樣性等,可滿足消費者的多樣性需求。及時淘汰周轉率低的商品、優化商品結構可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感知,增加購買行為的可能。
但是傳統商業超市常以贊助費、貨架費等來選擇商品,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來進行考慮,商品的組合搭配不符合消費者需求。有些中上等品牌的商品進不了貨架,但是雜牌商品卻占據著市場,不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2)定價策略不合理
對不同的商品實行同樣的價格策略。超市中的商品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商品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于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需求量大、購買頻繁的商品,如牛奶、面包與消費者不經常購買的商品,如茶杯等均采用同樣的定價策略,則喪失了價格對于銷售的正面影響作用。
定價策略比較單一,盲目追求低價策略,造成惡性競爭。
(3)促銷方式單一
在做促銷活動的時候,超市必須要找到一種合適的促銷組合,根據超市經營的類目、消費者的特點,多做創新。
促銷的方式是很多超市常常用來加快超市的銷售量的方式,通過促銷,在短時間內達到不錯的銷售業績,銷售積壓庫存,加快資金的回籠。然而用一成不變的促銷手段會導致消費者習以為常,甚至以為促銷才是真正的銷售狀態。若價格回到正常水平,消費者再也不會為原價的商品買單,這將影響正常的銷售量。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超市的營銷探索
1.轉變傳統經營觀念,將“線上”和“線下”進行結合的全新經營模式
移動電子商務環境下,很多超市品牌開始主動向消費者靠近,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增值。線上方面,可以積極宣傳本店APP、公眾號、小程序、會員群、各個平臺外賣方式等,利用掃碼優惠等方式,積累并培養客戶群體,實現方便有效的客戶關系管理。線下方面,通過線上宣傳,讓消費者及時了解超市最新產品和促銷信息,讓他們隨時隨地安全購物。線下門店根據消費者訂單準備商品,消費者在家、辦公休息期間、乘車途中等都可以通過超市 O20 平臺端選擇購物,并配送到指定地點或指定自提柜,實現貨物快速交付。
2.口碑塑造、注重用戶體驗
口碑是商家極為看重的一點,關系到實體店生死存亡。要把先進的服務理念個體化,讓實體店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夠樹立起先進的服務理念,從思想上進行改變,實現長遠發展。不是商家在用戶消費中提供的服務號就是好的用戶體驗,這是很多實體店產生的一個思維誤區。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務做好了,才是真正的用戶體驗。實體超市必須要加強消費者與工作人員的面對面互動行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購物印象。完善相關的售后服務后,建立售后服務處理數據庫,對客戶的售后信息進行統一的登記和安排,進而提高客戶滿意度。只有實體超市自身和消費者共同維護的良好口碑,才能讓實體超市在電子商務的橫流中屹立不倒。
3.利用大數據指導生產銷售
在市場營銷中,渠道管理的產品流向對傳統超市的市場占有率分析、商品結構、消費者喜好分析等直觀重要。通過產品流向管理,超市可以了解市場真實的銷量情況,從而更加清晰地把握營銷數據,幫助超市更好的做好庫存管理、訂貨計劃。
4.提高物流服務效率
對于超市商品,尤其是生鮮類商品來說,物流問題是所有的超市面臨的一大難題。在電子商務時代下,網上購物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物流服務效率也成為消費者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超市可以采取多元化配送方式,比如自營的物流、供應商物流以及第三方物流比如美團外賣、餓了么、大眾點評等混合方式提升企業的物流服務水平。
5.差別定價、有效促銷
超市的營銷過程中,價格策略和促銷策略尤其重要。合理的價格是消費者選擇產品最首要的因素之一,對產品進行估價、定價極其重要;分析好競爭對手價格,重新定價;規劃好特價商品,招徠定價措施;準確分析顧客和潛在消費者,做好不同消費者的區別,比如會員價或者非會員價,通過這樣的產別定價,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確定最佳促銷組合,有力帶動銷量的同時也能提升店鋪知名度,全力帶動實體店的產品銷售,追求整個產品線的全面上量,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四、結語
電子商務的發展給傳統經營中的超市帶來了強大的沖擊,傳統超市證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不少超市也在嘗試轉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電子商務雖然發展迅猛,但是也有它不可避免的缺點,這是一個快速變革的年代,傳統超市積極學習互聯網思維,積極轉型,提高商業運營效率,改善用戶體驗,必然可以在重圍之下找到合適自己的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http://www.100ec.cn/detail--6469608.html電商未走 新零售已至 傳統實體店路在何方? 老丁運營 發表于:2018年09月06日 10:32:39
[2]?黃凱.“互聯網+”背景下傳統商業超市轉型升級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9(05):18-19.
[3]?李宏偉.淺析我國超市在經營中存在的問題[J].商場現代化,2005(29):88-89.
[4]?王思媛.電子商務時代下的市場營銷策略探析[J].現代商業,2020(08):5-6.
[5]?紀慧靈.電子商務環境下實體店經營發展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7(14):48-49.
[6]?鄧輝,李正法,吳尾龍.淺析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超市的轉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136-137.
(作者單位: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