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蓮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中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通過明確的責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務的互助性學習。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學習任務,最后將小組的活動成績與其他小組進行競爭和比較。從而真正推動每個學生的進步,提升教學質量。
一、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新課改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而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培養孩子的合作精神。它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互助、討論的機會,學生可以在積極有效地進行語言表達時,培養團隊意識、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采用小組合作模式進行教學,其最終目的不僅是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而且是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以及自由探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大班額的英語課堂中,很難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有展示英語口語的機會。但小組合作學習卻能彌補這個不足,為學生營造一個能夠充分展示自我的氛圍,所有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鍛煉機會,他們可以在小組中相互討論爭議,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提升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只有少數學有余力的學生跟著老師的步伐,參與在課堂中,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多數中等生對學習的態度忽冷忽熱,而學困生因為缺乏自信心而不敢發表自己見解的現象,游離在課堂之外。設計恰當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能利用小學生樂于表現,喜歡競爭的心理,開展組間競爭,每一個學生為了捍衛本小組的榮譽,都不得不去思考、討論并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形成生動活潑、情緒高漲的學習局面,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小組合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具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優越性,但是在操作過程中,形式較為單一。比如我們經常用到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創編對話、你問我答。但是小組合作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課堂的對話和單詞的操練中,而應該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比如合作進行社會調查、合力制作手抄報、英語歌唱比賽、英語超級課本劇等等。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那些值得且宜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來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來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最終促進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
三、小組合作教學的優化措施
(一)分配合理的小組成員。
合理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功的前提。分配小組的原則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且人數不宜過多,4—6人為宜。在我的班級里,我根據學生性別、學習能力、接受水平、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等各方面因素對學生進行分組。使學生有了新的合作伙伴,揚長避短,各自互補,強弱搭配。同時明確各小組成員的任務,進行團隊建設,推選隊長,給自己的小隊設計富有意義的組名以及口號、甚至隊徽,比如在我教學三年級時,第二單元學習的是顏色,我就讓孩子們根據顏色進行分組。這樣的命名既簡單,又將學科知識很好的融入。
(二)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富有想象力和意想不到的創造力,在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容易投入到學習中去。小組合作學習與情境創設相結合,不僅使學生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使自己的思考及學習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還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和口語能力,通過這個過程糾正學生英語發音中不正確的部分,可謂一舉多得。回答。小組成員你一言我一語,這樣學生積極思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煉了創造能力。如我教學PEP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Lets eat!”,我讓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實物到學校舉行食物分享會。在教學完食物單詞后,小組間用自己帶的食物與其他同學進行對話練習,用“Id like...”“Can I have...”再比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人物職業和生活情況時,我讓孩子們以自己的爸爸媽媽的口吻介紹自己的職業、交通方式和工作地點,在真實介紹自己父母的同時,既鞏固了新知,也適時的進行了德育滲透。
(三)提高學生的參與力度。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便是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但是,課堂不是“一枝獨秀”,而應該是“百花齊放”。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小組討論能夠全員參與,在討論過程中進行監督與激勵。由于學生之間性格以及表達能力的差異,較為內向或少言的學生相較于外向活躍的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參與度低了很多,這類學生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要保證其在課堂討論中也能積極地參與,才能實現該教學模式實施在每個學生身上都有意義。比如在教學PEP小學英語六年級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 中,我讓每一組合作制作手抄報,一人負責畫畫,一人負責編輯,一人負責書寫。每個同學各司其職,根據自己的特長分配相應的任務,每個人都有展示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在教學中發揮強有力的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答疑、正音、糾錯,不能干涉學生的思考過程,要將學生慢慢引導到正確的思考方向上。實行小組教學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違背了自主二字,實行小組教學就失去了其意義。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后,教師應該對活動進行點評和總結,針對每一組乃至每一組成員的表現予以點評,使學生能夠從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與不足。比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時,在拓展部分,我讓孩子們進行頭腦風暴,繪制思維導圖,找尋更多的職業。我們知道小學生的詞匯量有限,但職業單詞的演變有幾種情況:在動詞+er、+or、man改為woman等。我便適時引導孩子往這些方面進行思考。降低難度,盡力達成學習目標。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在新課改的今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大膽實踐新課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把小組合作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去,使我們的學生學會溝通、學會合作與交流,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效率,真正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赤水市旺隆鎮聯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