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哲明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提高,工業化進程加快的同時也帶動了土建行業的快速發展,為了確保土建工程行業的穩步發展,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工程質量管理與施工技術創新成了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施工技術的創新主導了行業發展關鍵方向。土建施工工程技術的改善與創新,能夠提高和保證施工成功的質量,從而滿足新時代社會與人們的需求,同時提高施工企業的經營業績,進一步促進整個建筑行業與國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土建工程;技術創新;混凝土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土建工程作為建筑工程的基礎性工程,其工程質量不僅直接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后期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時還會影響整體的工程造價。因而,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完善施工技術,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對整個土建工程的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2 土建施工工程技術的創新
2.1 灌注技術創新
一般而言,灌溉技術創新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鉆孔技術的創新以及灌溉技術的完善。其中,鉆孔技術在整個灌溉過程中處于基礎性的地位,因此鉆孔技術的創新應當受到建筑企業的極大重視。鉆孔技術的具體工作表現:首先施工人員需要進行提前的清理工作,然后施工人員應當保證鉆孔樁周邊具有施工所需要的條件,通過測量工具的精準測量,確定需要進行鉆孔的位置,以保證鉆孔具有一致性。施工人員還應該在施工之前確認好鉆孔機的調試,保證鉆孔工作能夠進展順利。如果在鉆孔施工的過程中發生鉆孔的坍塌或者卡鉆時間,施工人員應當立即停止工作,并對現場發生的事故進行具體的分析,找到事故發生的原因,從而透過事故本身找到深層次的問題以保證后續施工的質量。在完善灌注技術方面,施工人員應當在灌溉工作當中不斷完善灌溉技術,灌溉技術的提高能夠保證施工人員在鉆孔進行泥漿的灌注時,時刻補充鉆孔內泥漿的填滿裝填,達到充分填充的效果,從而穩固樁基。
2.2 新型樁基施工技術
樁基技術是施工過程中最基礎的環節,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格外重視。樁基承受著建筑的修建結構,質量的優劣會影響到整個工程的實施。一般的樁基問題有單個承受能力太差、缺陷斷裂、弧度過大、定位偏差值不準等,會造成建筑物的下陷,對安全造成影響。鉆孔灌注樁技術是目前最新的現代建筑應用技術,操作過程中,操作設備形成鉆孔,把把鋼筋籠放入孔內,上澆混凝土,能有效的減少噪音,保證樁基的施工質量,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所以鉆孔灌注樁技術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應用很廣,且適應各種施工現場。在現場施工時,要嚴格按照施工流明確施工步驟,提高技術要求,加強施工樁基數據管理,保證樁基質量,穩定建筑工程。
2.3 新型深基坑施工技術
現代化的加快,使得中高層的建筑物越來越多,因此深基坑技術越來越重要。高層建筑修建時,優質的深基坑技術能夠保障建筑物的地下構造和基坑四周的環境安全。當前國內常用的支護構架有鋼板、水泥支護,地下連續墻、排列式排樁以及旋轉噴樁等,施工前的方案制定,要充分了解到每種樁基的優劣,結合各種因素采用最佳方案,也要加強支護的實驗管理,保證實地勘察活動的準確性,精準測量出支護構架所能承受的力度,合理設計深基坑的結構設計系統。目前的建筑深基坑技術可以把支撐與承重合為一體,確保工程的完成水平。
3 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幾個要點
3.1 混凝土配合比
第一、擁有更多的數據分析,把握以往的經驗技術,切實牢記各個要求,熟悉各種各樣的混凝土的性質、特點,從實際經驗出發,有效的進行配比。第二、記住配比混凝土原料的關鍵要點,為其提供經驗理由。第三、要注意實事求是,結合實際情況,融匯變通,及時的變更。第四、記錄下來每次配比后混凝土的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對以往的配比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混凝土的質量好壞在于水質,水的多少,水和膠之間的比率、砂的多少,水泥的強度以及其中泥的用量等等各個方面。做好這些工作會便捷以后的生產。首先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基礎,因此,了解施工所必須的環境,針對原材料進行檢查,由實際計算配合比,并把配合比裝訂成冊;根據這些數據,先看水和膠這一項的影響。選出三組,采用不同的水膠比,這三組之間的差距在0.05之間。從混凝土相關性能進行對比,如防水性、聚合性、緊硬度、保水性、粘聚性、流動性等,再從中找出符合客戶要求且性價比最高的,調整配合比,得出結論,進行生產就可以了。
3.2 混凝土澆筑應用
在混凝土攪拌過程當中,施工人員應當檢查好鋼筋預埋位置與所需要澆筑的模板,清理模板上存在的不干凈雜物,修補縫隙,保持模板整體的濕潤度,最后檢查設備的穩定程度。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員應當在完成攪拌后立刻進行澆筑工作,同時保證澆筑工作不存在間斷地持續進行,一旦發生間斷,最開始進行澆筑的混凝土就會發生凝固,等到再次澆筑時混凝土就會發生較為嚴重的質量問題。在混凝土持續澆筑完成后,施工人員應當保證鋼筋表面不受到污染。同時,施工人員也應當檢查混凝土澆筑得是否均勻,混凝土的密度是否同等大,保證混凝土的模板空間不發生空缺。
3.3 混凝土振搗技術
另外,在混凝土的加工過程中關鍵的一步還有工作人員的敲打振搗,這項工作依賴于振搗工具的頂部、中部、底部,任何一處缺一不可,另外還需要完美的銜接配合,這樣使得整個填充面都可以得到完美的鋪層,為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常,振搗也是有其自身的要求的,比如插入的深度,工作時長,搗入的力度等,通常,建筑工人們在混泥土50mm以上進行處理,底部的移動距離也要求在40mm 以內,另外在插入時要果斷快速,振搗完,保證混凝土的緊密堅硬,另外,處理完這些后,工人們要用抹子將其磨平,保證其光滑。最后,在混凝土的表面上要撒一層小石子,使混凝土的硬度更高,工作人員最后把石子浸入,推開磨平。
3.4 混凝土養護應用
混凝土在建筑完成后,需要進行十分重要的養護工作,養護不當會造成混凝土的裂紋,從而影響施工的質量。產生裂縫原因主要包括溫度的差異,這就意味著施工人員應當做好溫度控制工作。首先施工人員需要保證混凝土外部與內部的溫度差異不大,同時還需將混凝土保存于溫度可控的地方,最后在施工的過程當中應當保證澆筑完成的與剛剛澆筑的混凝土不發生變化。
4 結束語
土木建設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部分,非常關鍵。操作過程中會運用到大量的實際操作,施工的質量也會對最終建筑的完成有影響。土木工程的每一個過程都是需要研究的,也都是值得探究討論的,不斷在發展中精進技術,保證施工水平的高效性。混凝土施工較為關鍵,是工程施工的基礎環節,應加以重視,探究更為環保的科技。在建筑行業的變革階段,數字化的影響也推動著建筑行業的進步,增加市場競爭力,應用最先進的創新技術,保證建筑的質量,才是最關鍵的。
參考文獻:
[1]?林海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術創新研究[J].居舍,2018(20):43.
[2]?李斌.如何控制土建施工技術質量[J].綠色環保建材,2018(07):110.
[3]?黃日紅.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術的現狀及其要點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29):14-15.
[4]?周鑫.論土建項目工程建設施工中的技術管理[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2):103-104.
[5]?白亞朋.土建施工建設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初探[J].四川水泥,2018(05):166.
(作者身份證號碼:130404198712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