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畫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其表達形式還是表達效果都極具中國風格。中國畫的色彩也是其一大特色,其色彩千變萬化,通過色彩的搭配來表現出畫者的內心想要表達的情感。隨著人們的審美觀念的不斷提升,色彩在中國畫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本文通過介紹中國畫來讓更多人了解中國畫以及體會中國畫的色彩之美。
關鍵詞:中國畫;色彩
引言
中國畫是中國的國畫,在中國畫中色彩的搭配極其重要。中國畫之所以令國人欣賞,就是因為色彩的應用帶來的視覺沖擊。不同的畫家,對色彩的應用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而正是這種不同的方式構成中國畫的美麗與靈魂。中國畫的色彩極其絢爛多彩,在帶給人們視覺沖擊的過程中構成中國畫所特有的靈魂。本文將中國畫的色彩應用和特點一一展現,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中國畫,傳承中國畫。
一、中國畫色彩的特點
中國畫是我國傳統的文化之一,在以往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其色彩的應用是中國畫的一大特色,根據作品的觀察與鑒賞,發現中國畫的色彩特點有:
(一)用色彩來傳達感情
在中國畫畫家創造作品的過程中,會通過自己的感情來尋找作品的靈感,這時候創造的作品往往會將畫家的感情融入其中,通過色彩將其傳遞給欣賞的人,達到靈魂的共鳴[1]。所以色彩在中國畫中極其重要。畫家通過線條和色彩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觀賞的人通過對色彩的分析,來了解畫家的內心。我們的生活因為色彩更加絢爛多姿,并且色彩自身也代表一些情感,例如:紅色代表喜悅、熱情、奔放,黑色代表嚴肅、穩重以及夜晚,黃色代表高貴、富有,白色代表簡單、純潔,藍色代表智慧、天空,綠色代表生命、生機。灰色代表深沉、陰暗、消極,紫色代表神秘、浪漫、愛情等等。
色彩在生活以及中國畫中的應用可以將作品完美的進行生動化,賦予作品生命力,使得作品成為一個鮮活的事物帶給人們一種精神的安慰和情感的寄托,造就一種情感意境[2]。
(二)巧妙地應用墨的深淺來調色
中國畫的色彩不像油畫那種,尋求色彩繽紛,更多的是追求恬淡的一種感受,所以中國畫的色彩一般都采用的是淺色。在中國畫的色彩中有“墨分五色”的說法,這五色分別為清、焦、淡、濃、重或者也有人認為是濃、黑、干、淡、濕。在中國畫中墨的應用可以說占了大頭,但是并不單調,這種將同一色彩不同表現的手法令人嘆為觀止,其表現得效果超越大多數畫種。例如在齊白石大師的《蝦》以及王冕的《墨梅圖》利用簡單的水墨將色彩完美表達出來,作品上的內容栩栩如生,盡管色彩單調,但是仍帶給了人們視覺上的感受,讓后人對中國畫的作品更加欣賞和驚嘆。
(三)具有意象性
在藝術中往往更關注其意象,中國畫就很好得將主體對于客體的感受充分表達出來。在中國傳統的中國畫作品中,利用色彩表達意象也是一種特色。首先在大腦中想象出作品的輪廓,然后利用線條將其在紙條上勾勒出來,再用墨水進行填充。這種創造可能僅僅需要幾分鐘也可以需要數月,但是其表達的意境以及效果是其他畫種難以達到的,畫家通過自己的構思表達在紙上后,用色彩填充帶給觀賞者一種心靈的溝通與想象。畫家將自己和事物相結合,達到人景合一的效果后,將作品完成,這樣就將為景色賦予了人的意識,使得色彩的表達更具有意象性。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觸發人們的情感,畫家通過畫作的色彩表達從而帶動欣賞者的內心共鳴,從而達到情感的交流。傳統的中國畫借助色彩的表達將畫作的表達更加逼真。
中國畫得色彩應用使得中國畫更加完美,在畫家手中色彩變成將畫作活化的工具,讓中國畫變得有生命有意義,從而更好流傳至今。有無數的中國畫作品千古流傳,色彩在其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中國畫的色彩特點也是中國畫脫穎而出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中國畫的色彩與西方繪畫色彩比較
中國畫色彩美主要分為形神之美、筆墨之美、色彩之美[3]。其造型藝術的外在物象和內在神韻極其富有中國特色,是中國不可缺少的一種美學藝術。而筆墨的力度美、節奏美、韻律美、動態美以及氣勢美都是西方繪畫無法達到的美學境界。其色彩清新淡雅,造型藝術中的色彩搭配完美更使得中國畫在世界畫作中脫穎而出。
隨著國際化的熱潮的興起,中國人也開始接觸西方繪畫,逐漸地,畫家開始將中國畫中融入西方畫作的特點。西方的繪畫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往往會利用及其豐富的色彩來表達情感。
并且中國畫繪畫不像西方的繪畫數據十分準確,中國畫的作品往往會隨心所欲,直觀的符合規律;西方繪畫更加注重背景,不難看出,西方繪畫的畫板往往都充滿了色彩的填充,而中國畫往往不那么注重背景,留白及其多。在中國畫與西方繪畫的對比中不難看出,中國畫往往比較簡單,一般情況下僅僅采用最簡單的線條將想要表達的畫面完美表達。
中國畫就像是一位嬌羞的小姑娘,恬靜乖巧,用最簡單的搭配來凸顯自己的美麗;而西方繪畫就更像一位性感開發的女郎,活潑大方,善于應用各種色彩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兩種繪畫利用自身不同的特點來表達自己的心理,又各自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中國畫的色彩完美的詮釋了中國的東方美人的形象,低調卻不是內涵,無法比較這兩種繪畫色彩應用的好與不好,都是在利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美麗。只有將中國畫和西方繪畫相結合才可以更好的尋找中國畫的未來藍圖,將中國畫更加完善和美化,從而走向國際大舞臺,找到存在的最大魅力[4]。
三、中國畫色彩的發展
自打中國文化史發展,就一直存在中國畫。中國畫又稱“丹青”。
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的彩色繪畫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彩色畫作開始出現,比如《人物龍鳳圖》、《人物御龍圖》。在秦漢時期,這種彩色畫作逐漸走向成熟,并且開始發展起來,而當時是以紅黑色為主的,例如西漢的T型帛畫,就應用了朱紅、石青以及黑白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也使得中國畫更上一層樓,這個時期的色彩主要以藍綠為主,紅黑白為輔,開始了色彩對比和互補的理論思想。隋唐時期,色彩的應用更加豐富。五代兩宋時期,青綠山水以及文人畫開始高度發展,例如《千里江山圖》《江山秋色圖》等文人畫收到當時儒家、道家的思想,追求更多的是淡雅的效果,所以玄色開始大量應用。在元清明時期,文人畫的影響使得色彩以水墨為主,更加追求簡單質樸。
通過這一段中國畫歷史的發展來看,中國畫的色彩觀念大概可以從唐宋時期劃分,在唐宋時期之前人們比較重視色彩的選用,而之后人們更加傾向于水墨的搭配。所以水墨畫僅僅只是中國畫的一種形式,而并不是全部,中國畫的色彩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國畫是我國藝術界的一顆璀璨之星,擁有著及其重要的地位,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價值連城的文化。面對如此重要的文化,我們應該懂得發現它的美麗之處,將中國畫這一藝術更好的傳承下去,將中國畫帶向世界帶向未來。
參考文獻:
[1]?程赫. 當代中國山水畫創作中色彩審美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2]?付振寶. 20世紀中國山水畫色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3]?毛苑琦.中國畫的色彩之美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質:教師版》,2017,000(044):271
[4]?譚斌.淺析林風眠彩墨山水畫中的色彩之美[J].《明日風尚》,2018(18)
作者簡介:任以來,安徽合肥人。現為:安徽省民主同盟盟員、合肥市杏林書畫院院長、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收藏家協會理事。
(作者單位:合肥市杏林書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