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冠州
摘要:現代平面藝術設計逐漸向著商業性、藝術性的方向發展,而在作品中符號化的展現以及描述則是在平面藝術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特殊價值展現手法。而平面設計師為了在作品中展現出這一價值就需要深入探究符號化在平面藝術當中使用的內涵。現階段,人們按照表現形式的不同將現代平面藝術設計中的視覺語言分為三大類型,分別是文字符號、色彩符號以及圖形符號 “藝術形態確立的核心是媒介,媒介分類也是最科學有效的分類方法,也是分析藝術的重要依據”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中如是說。而這三種符號的相互作用也是對于整個設計方向的更深層次的探究。再該文章中我將具體探索在多媒介來臨的情況下,在視覺平面設計方向上符號的研究。
(一)文字符號
簡明其要的說設計的過程中運用文字符號視覺語言中的文字符號是最直接的表達方法。例如日本設計師田中一光創造出的《人間和文字》這一作品的通過文字符號傳達出來的概念非常強烈通過文字符號在該作品中的應用,快速的傳達出來其表達的概念,該作品運用了超平面凝練的線條以及強烈鮮明的色彩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了人間文字的特征,并且在作品的右上角運用文字來說自己創作的意圖。文字是表達內心情感和思想的工具,它既包含物質的形式,又具有一定的精神內容。而在平面設計中的也完全可以通過文字語言的形式來表達出人類想要的概念和理念的構架。媒介從報紙雜志等印刷品的出現開始,經歷了傳統的紙質媒介、以電視電影等影像為代表的圖像媒介還有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互聯網媒介,作為視覺設計師不斷思考著信息的傳達者即設計師與受眾之間微妙的關系以及信息遞所達到的有效程度。
(二)色彩符號
色彩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概念形式,可以把本不相連的事物通過色彩交互連接起來。如果將色彩符號對應符號學中的符號分類,那么色彩符號就是象征符號。梵高藝術符號在《至愛梵高》的藝術傳播層面,出現了繪畫與電影傳播中的交叉跨媒體傳播方式,完成了藝術符號的跨媒體轉化。因此,在藝術符號的跨媒體傳播后,特別是梵高藝術符號的作用下可以促進不同媒介更被大眾接受,而在多媒體表現形式下的色彩互動也是其概念的凝練,使得其在借助多媒體傳播的過程當中更加的迅速。并且可以提高其價值。當梵高油畫作品被這樣以大眾所熟知的藝術作品進行跨媒介傳播時,其色彩內容與結構都以新的姿態成 為重新吸引大眾進行藝術消費的動力。
(三)圖形符號
圖形在視覺語言中處于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在現代平面藝術設計中,許多設計師都會將創造作品的圖像語言化,圖形符號在符號學中對應的就是圖形符號,它在現代平面設計中與文字符號占據同 等重要的地位,同時圖形符號也是傳達設計作品最直觀的表現形式。使作品能夠帶有一定的語言特征和功能,所以觀眾在觀看設計師的作品時可以站在視覺的角度、運用語言方式來了解設計師的創作意圖和設計理念其實在現代平面藝術設計中作品視覺藝術的核心不是在視覺上而在“味”上,也就是說作品能夠體現的意味。例如日本設計師田中一光的作品《第二十八回產經觀世能》,當設計師在十月語言當中采用了圖形符號的加入羅蘭·巴爾特在對圖像符號化的研究中提出了“知點”與“刺點”的概念。知點是圖像呈現的“中間情感”,是調動“欲望”的基礎,是一種教育,可以使讀者體驗作者的創作意圖,激起讀者的興趣;而“刺點”是細節,是使作品印象深刻的標記,正如同利劍刺傷后的傷痕,難以忘懷,適當的“刺點”有利于情感的傳播,可以穿透讀者的情感和心靈,過渡的刺點則可能起到反作用,令讀者情緒極端化。新的視覺媒介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體驗感和參與感的可能性,使得視覺的表達轉譯出更多的存在形式。8 人們仿佛已經習慣了接收符號化圖像化的信息,視覺語言的輸出面臨著新的挑戰,視覺設計師們通過轉譯作用將自己腦中的虛擬思維通過新視覺媒介這種載體轉化為觀眾所認知的存在,形成現在流行的圖像化、符號化、IP化的視覺形象,并以這樣的方式呈現出視覺表達以達到轉譯的目的。傳統文化則以“符號”的形式滲透在各個學術領域的活動中。當代設計大師靳埭強、陳幼堅在設計中,將中國古代書法、陶瓷、紋樣利用設計中轉換、排列以及重構創作出具有鮮明個性、富有表現力的作品,傳承中國文化精神,詮釋了一個時代的思想意識,一個民族的生存狀態,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風貌。
當代藝術中融合了科技和視覺藝術的沉浸式設計不僅拉近了設計者和觀眾的距離感,同時也將一種真實的體驗感輸出給觀眾,在借助新視覺媒介完成符號化、圖像化、IP化的視覺轉譯表達的過程,也是一種真實且新鮮的視覺體驗。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無論是一種聲音、單詞、標志 還是概念思想都可以理解為符號。“符號是人類集體公共約定的某一可感知的對象代替另一個事物,這個對象就成為代表這個事物的符號。”而作為圖像的符號化表現而言,通常我們可以理解為將現實的物體物化后將其符號化,并賦予其意義。而在不同的表現方式中,富豪在使用上會被更快速的放大和傳遞。在諸多問題下緩慢發展的文創產品市場,仍舊在旅游業方面增強城市品牌影響力,增強獨特的品牌印記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創產品的個性化和品牌化顯得尤為重要。
當代藝術所擁有的前衛性和實驗性是這個時代的側影,新視覺媒介的出現更加豐富了我們的視覺體驗。無論是中國的傳統畫作還是圖案本身,都可以稱為符號,而構成這些符號的藝術創作所表達的內涵都是傳統文化內容的體現。整個社會都存在于符號之中,使用符號來進行社會活動,而社會活動受思想的支配,而思想則是文化的集中體現,傳統文化符號具有社會構建的意義。傳統圖案是中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明顯的民族傳統和民族風格,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情感,而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傳統圖案都能更加鮮活地展現出 時代的風貌。且視覺語言作為平面視覺設計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設計師可以通過科學的使用視覺語言來創作一些經典的藝術作品。如果從現代平面藝術設計角度來看視覺語言,那么視覺語言會由于受到后現代藝術的影響而選擇沖破傳統圖形、文字、色彩的存在形式。
傳統文化則以“符號”的形式滲透在各個學術領域的活動中。
參考文獻:
[1]?杭云,蘇寶華.虛擬現實與沉浸式傳播的形式[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6):21-24
[2]?柴秋霞.數字媒體交互藝術的沉浸式體驗[J].裝飾,2012(2):
[3]?Herbert Marshall McLuhan馬歇爾·麥克盧漢 何道寬 譯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商務印書館,2007,(7)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