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書,一段歷史。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在民族解放的召喚下,曾經多少熱血青年拋妻棄子,為家國決意赴死!戰爭早已離我們遠去,但抗日戰場上留下的一封封家書,卻成為歷史永遠的見證。再次閱讀這些塵封的家書,依然能讀到硝煙和苦難、讀到思念和牽掛,更能讀到以身殉國的毅然決然。
謝晉元:泰山鴻毛之訓,早已了然于胸
謝晉元(1905~1941),字中民,廣東蕉嶺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對許多人來說,他的名字也許有些陌生。但只要提到“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不能不提到謝晉元。他就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指揮者,時任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中校團附。下面摘錄幾段謝晉元寫給連襟張萍舟的家書。這封家書寫于1937年10月18日,距10月26日謝晉元率部堅守四行倉庫只有短短八天。
萍舟吾兄:
弟十年來飽嘗憂患,一般社會人情事(世)故,影響于個人人生觀,認識極為清楚。泰山鴻毛之訓,早已了然于胸,故常處境危難,心神亦覺泰焉,望勿以弟個人之安危為念。
維誠在目前環境下,絕對不能來漢。如蕉嶺有危險,漢口則不可以言語計矣。抗戰絕非短期可了,漢口商業中心,更非可久居之地。倘維誠屬個人行動,自較便當,以今日而論,幼民姊弟絕不能片刻無人照料也。望速將弟意轉知維誠,不論如何,絕不能輕易離開家中,切盼。
岳母抵漢后,想因店鋪放棄,而內心不安。吾兄經濟情形若何?倘有困難,希函知以便設法接濟也。弟衣物此間購買方便,望勿麻煩可也。
敬祝
冬祺!
岳母大人以次敬叩安好!
中民弟
十月十八日
謝晉元是極有操守的軍人,從家書中可見一斑。“泰山鴻毛之訓,早已了然于胸”,他用行動實踐了自己的諾言。10月26日,謝晉元奉命率部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部隊后撤。謝部孤軍浴血奮戰了四晝夜,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給敵人以重創。四行倉庫巍然屹立,國旗高高飄揚。孤軍的事跡為人傳頌,被稱為“八百壯士”。后接蔣介石“珍重退入租界,繼續為國努力”的手令,謝晉元部方于31日退入公共租界。
戰事緊張,謝晉元在信中惦念著妻兒的安危,叮囑他們不要輕易離開家鄉。謝晉元與妻子凌維誠是在一次婚禮上結識的,當時兩人分別是伴郎和伴娘。盡管凌母對在戰爭年代嫁給軍人表示擔憂,可凌維誠還是不顧反對,于1929年在武漢與謝晉元結婚。婚后兩人聚少離多,大多靠通信交流。1936年春節過后,謝晉元預料日軍侵華戰爭必然爆發,親自將寓居上海的妻兒送回廣東原籍,臨別時對懷孕的妻子說:“等到抗戰勝利那一天,我親自把你們接回上海。”誰知這一次分別竟成永訣。
部隊退入租界后,謝晉元多次拒絕了日軍的威脅利誘。1941年4月,他被日偽收買的叛兵刺殺,時年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