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宏


摘 要:文章主要針對磷酸三辛酯在原蒽醌法生產過氧化氫中的應用效益進行分析,在原蒽醌法雙氧水生產中,通過磷酸三辛酯逐漸添加到氫化菇松醇和芳烴混合溶液內,進行生產,而現代化生產工藝主要是通過兩溶劑蒽醌法制得過氧化氫,其中蒽醌是溶質,重芳烴和食品級磷酸三辛酯是溶劑,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磷酸三辛酯;蒽醌法;過氧化氫
在蒽醌法生產過氧化氫過程中,通過將原磷酸三辛酯逐漸添加到氫化菇松醇和AR體系內,形成三組分溶劑,并將其配制成一種工作溶劑,溶解度較差,現針對試驗裝置實施全面改造優化,更換新的食品級磷酸三辛酯能夠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溶解度,降低生產能耗,提升整體經濟效益。
1 生產性試驗
1.1 原材料
生產試驗中所應用到的原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內容:第一是食品級磷酸三辛酯,也可以叫做磷酸三乙酯,分子質量是434.64,外觀呈無色透明液體,整體純度≥99%,25℃下,密度為0.923-0.928 g/mL,與水的界面張力(20~25℃):≥18dyn/cm,酸值:≤0.20mgKOH/g,且沒有懸浮物。第二是重芳烴,主要成份為C9餾份,即三甲苯異構體,另外還含有少量的二甲苯、四甲苯、萘等,沒有無機硫化物和有機硫化物。外觀呈無色透明液體,密度0.875g/mL(25℃),芳烴含量:≥96.0%(磺化法測定),總硫含量:≤5×10-6g/g,沸程在150-180度之間,沒有汞、硫和相關化合物。第三是2-乙基蒽醌,外觀:淺黃色或亮黃色鱗片或粉末,初溶點:≥107℃,含量:≥98.0%,苯不溶物:≤0.10%,其他烷基蒽醌:≤1.5%,總硫含量:<10×10-6g/g。
在新工藝下,磷酸三辛酯純度有很大提高,達到食品級標準,無需進行預處理和水洗。[1]。
1.2 配置溶液
原工藝生產裝置內的工作溶液主要是由2-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氫化菇松醇以及重芳烴配制而成的。新工藝將氫化菇松醇去除,并且將食品級磷酸三辛酯逐漸添加到原系統溶液的方法,對工作溶液內相關溶劑進行更新配置,添加到系統中后,試車過程中的溶劑AR:TOP配制比例是3:1。
1.3 裝置修整
裝置重整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第一是堿沉降、堿分離人孔增加排氣口,匯集到放空分離器的防空管線上,加強了堿分離效果,提高了干燥塔處理工作液的能力。第二是干燥塔,增加干燥塔中的分離、聚結填料及其支撐件。第三是同樣是萃余液聚凝器,增加聚結填料,增加分離效果。第四是工藝管道方面,為了進一步提升溶液循環流通,對某些設備和管道實施了調整 [2]。
1.4 生產運行狀況
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相關生產制造中的出水量能夠達到每個小時30m3,過氧化氫產品質量也能夠滿足國家生產標準,制成的過氧化氫濃度能夠達到30%,每天可生產720噸雙氧水,年產量能夠達到24萬t,是國內單套產能較大的生產裝置。
2 生產試驗結果分析
改進前后,生產產品質量結果如表1所示:
蒽醌法進行過氧化氫生產中,將磷酸三辛酯逐漸添加到氫化菇松醇和AR組分溶劑內,這種新工藝在生產中雖然獲得了成功,但食品級磷酸三辛酯對于氫蒽醌的溶解能力遠遠超粗氫化菇松醇和原磷酸三辛酯,在應用食品級磷酸三辛酯后,能夠使氫化液出料更為順暢,提蒽醌升溶解能力,降低副反應和降解物的生成,強化生產能力,生產裝置原本每年22萬t的年產量,進一步擴大到當下的年產24萬t。工藝管道和相關設備不實施大范圍改動的條件下,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經濟效益。因為磷酸三辛酯擁有較強的溶解能力,因此可以適當擴大溶液內重芳烴的比例,使溶液原本分配系數提升至3.3:1。在提高溶劑比后,相關產品產量得到明顯提高,再經過純化工序的吸附樹脂吸附,使總有機碳含量減少,穩定度提升,不揮發物相繼降低,產品單耗縮減,質量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純度食品級磷酸三辛酯在蒽醌法生產過氧化氫中的有效應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相關企業的生產效益,優化產品質量,降低產品能耗,提升裝置綜合生產水平,為此想要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持續發展,需要對相關生產工藝進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創新途徑,進而依靠工藝創新,提升企業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陳鵬飛,楊文杰.國內雙氧水生產技術應用進展[J].石化技術,2019,26(11):97-98.
[2]程喜梅,劉銀霞.雙氧水生產污水的環保處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8(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