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車排子油田沙灣組油藏具有良好的油氣源條件和勘探前景,隨著一批高產井的鉆探成功,因其“埋藏深度淺、開發效益高”,成為重點勘探評價領域。但沙灣組油藏具有規模較小、油層薄、儲層巖性變化快及隱藏性等特征,因此圈閉的識別在勘探過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利用多種地震屬性可以有效識別并精細刻畫有利圈閉,尤其是圈閉在地震剖面上呈現“亮點”特征為尋找有利目標區提供了依據,根據“亮點”技術新發現了車503井區沙灣組油藏,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78.65×104t,含油面積為0.78km2。
關鍵詞:沙灣組;地震屬性;亮點技術;新發現
1 基本概況噸
車排子油田緊鄰小拐油田和紅山嘴油田,區域構造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北緣。處于沙灣凹陷油氣運移的主要指向區,成藏條件優越,表現出含油層系多、面積分布廣、石油資源豐富的特點,已在5個層系(C、P、J、K、N)、7個層組(C、P1j、J1b、J2x、J3q、K1q、N1s)中發現油氣藏(圖1)。
車排子油田新近系沙灣組具有良好的油氣源條件和勘探前景,車89井等一批井的鉆探成功,不僅證明了沙灣組是重要的勘探層系,也充分證明了油氣在淺層聚集成藏的過程,而且因其“埋藏深度淺、開發效益高”,成為重點勘探評價領域。
2 滾動勘探思路
根據前期對該區沙灣組成藏模式的分析,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弧形斷層與構造線相切形成構造圈閉油藏;②構造~巖性復合型油藏;③巖性油藏。
沙灣組油藏油砂體普遍具有規模較小、油層薄、儲層巖性變化快及隱藏性等特征,因此圈閉的有效識別在車排子油田沙灣組油藏勘探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圖2)。
3 地震屬性研究、落實有利圈閉
針對沙灣組油藏特點,在該區三維精細地震資料的基礎上運用了多種地震屬性分析及油氣檢測手段:①最大波峰振幅;②均方根振幅;③反射強度交流分量:消除了反射強度中的均值(直流分量)部分后的偏差,在解釋過程中用于振幅異常的品質分析,這種顯示使能量最大值的定位比在地震剖面上更明顯、更清晰,用來識別含油氣性,類似于識別地震剖面上的亮點;④反射強度交流分量相位余弦:在解釋過程中用于強振幅、連續相位成圖,用于振幅異常分析,將實際資料分離成振幅和相位兩部分,消除小于振幅能量一半的數據;⑤地震甜點屬性:與頻率有關的振幅變化屬性,可用于識別薄層和其他地質體外形特征;⑥地震相分析:利用神經網絡對地震道形狀進行分類,得出與地質結論相對應的地震相圖,并與井曲線對比,從而更詳細地對地震資料進行地質解釋;⑦AVO特征分析:通常反射波振幅是隨偏移距的增大而減小,當地下介質反射振幅隨偏移距的增大出現了其他的一些變化特征稱為AVO異常;⑧低頻拌影及頻衰現象分析:是基于譜分解技術在頻率數據體觀察到的一種指示含油氣性的現象,即儲層含油氣后,飽和含油氣層底界面的反射同相軸出現了時間延遲、相位畸變、主頻降低及振幅衰減等現象,而干層底界面的同相軸則未出現上述變化,在低頻率域觀察目的層底界面是否有低頻振幅異常,即“低頻伴影”現象,可以判斷儲層的含油氣性。
在該區三維區內新解釋18個沙灣組巖性圈閉,圈閉總面積50.26km2(表1、圖3、圖4),這些圈閉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現為明顯“亮點”特征。
4 滾動勘探靶區優選
在車排子油田北段發現的車235井西沙灣組巖性圈閉(圖5)在地震剖面上具有中強振幅、低速、界面下凹、寬頻的地震響應特征(圖6),備較好的勘探開發潛力。
利用油層頻譜、均方根振幅、吸收系數等多種屬性分析、油氣檢測手段(圖7、圖8),在平面上清楚刻畫出該巖性圈閉邊界,圈閉面積0.78km2,高點海拔-151m,閉合度16m(表2)
5 滾動勘探成果
針對該巖性圈閉上鉆車503井,在沙灣組451.5m~454.5m井段試油,6mm油嘴自噴,獲得日產油17.2t的高產工業油流,不僅發現了車排子油田埋深最淺的沙灣組油藏,更擴展了車排子油田北段淺層找油的新領域,新增石油地質儲量78.65×104t,含油面積為0.78km2。
6 認識及結論
沙灣組油藏“強振幅或強波中斷”屬性解釋存在多解性,地震上的“強振幅或強波中斷”特征有可能是砂巖高速高密與上、下部泥巖突變接觸,巖性差異造成地震剖面上表現為“亮點”特征,針對“亮點”勘探的過程中,應多屬性綜合考慮,重點進行“亮點”的含油氣性檢測工作,排除由巖性差異引起“亮點”特征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