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瑩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伴隨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于建筑工程方面的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斷提高,應對這一系列特點,實際項目建設的數量有所增多,各類建筑迎合市場功能性需求,建設難度也在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實際操作離不開混凝土材料有效支持,而此類材料大多數操作起來相對存在一定難度,如果不加以有效設計或者環境控制,很容易產生混凝土裂縫影響最終質量和效果,要對常見成因和治理措施充分認識,有效規避和彌補不足之處,提高效果。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裂縫成因;治理措施;分析
混凝土是常見的一種建筑建設材料,在我國現代建筑行業建設過程中幾乎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基礎材料,其自身實際應用效果較好,且相對較為經濟,應用十分廣泛,使用年限相對更高一些。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受一系列因素影響,就很容易導致其自身出現質量方面問題或者不足之處,尤其混凝土裂縫是常見問題之一。就實際情況而言,裂縫包括了微型裂縫、表面裂縫等幾種,而產生此類問題的原因相對多種多樣,需要對常見原因和成因問題充分重視,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加以針對性的有效提高。
一、混凝土裂縫成因分析
(一)設計與環境問題
有效的設計能保證后續材料合理進行使用,進而保障整體結構質量,但如果在設計方面出現了問題,那么后續操作過程中就必然會出現質量方面不足之處,甚至產生較多安全威脅及隱患問題,導致混凝土裂縫出現[1]。眾所周知,前期設計結果就是后期落實的結果,二者必須要高度一致,同時設計要符合實際情況,不能出現二者脫離的問題,避免產生質量方面不足之處。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果這部分成果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操作,沒有考慮到建設環節所需,不夠契合實際,最終情況不夠合理,就會導致裂縫產生。換而言之,設計不合理的問題也是此類裂縫產生的最主要成因。如果沒有充分考慮,或者每一個環節設計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不足之處,就可能會造成后續的嚴重損傷。因為設計方面,要考慮到材料、環境和建設與養護等操作,當前期考慮不周全,或者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就會導致后續裂縫產生等一系列問題和不足的出現。
除了設計之外,環境問題也是最常見一類問題,整體環境是影響相關問題產生最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工作環境不良,沒有塑造一個良好的養護環境,就很容易導致結構產生裂縫,導致出現內部結構變形、承重結構改變等,進而產生裂縫甚至是質量、安全方面的嚴重威脅。例如環境過于干燥,就很容易導致澆筑之后內部結構不斷蒸發水分,產生干裂出現裂縫。這樣的情況并不罕見,甚至是相關問題出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除了這兩方面之外,材料配比和應用也是最常見影響因素之一,如果不夠合理也會直接導致相關問題出現,影響最終質量甚至帶來安全威脅等方面不足之處。
(二)材料配比與應用問題
混凝土材料其自身具備較強的特殊性和特異性,雖然后續應用成效相對較好一些,但是如果配比不良、原材料性能不好、質量不佳等,就很容易造成質量與安全的威脅,例如出現混凝土裂縫等問題,對于質量產生較大的干擾和不良影響[2]。這樣的問題不容忽視,就實際情況來說,其自身是由多種材料配比組合而成,如果材料質量出現問題,或者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能合理配比,就很容易導致后續應用出現不足。一些低質量劣質材料投入使用,就很容易導致裂縫產生,甚至出現質量不足帶來安全隱患。另外在配比過程中,例如水灰比問題,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就很容易導致強度、硬度出現下降,然后在高壓承重的情況下,就會導致裂縫產生,甚至結構安全隱患出現。除了這些問題之外,后續養護不足也是最常見因素,需要對相應成因與有關因素客觀認識,進而積極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有效解決。
二、混凝土裂縫治理分析
(一)強化設計與環境控制
設計工作需要不斷的加強與強化,尤其要注重結構方面的力學合理性,只有保障結構力學合理才可以控制后續的質量,避免出現因為受力不均勻或者不合理導致出現裂縫,影響最終質量以及安全、美觀性等情況[3]。在設計方面,需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圖紙審查,尤其要關注每一部分的具體情況,結合實地建設特點進行圖紙審查,并要積極采取針對性的預防策略。設計需要不斷走向全面化、實際化,尤其要注重與實際情況相聯系,注重走向全過程質量控制。以往設計大多數都是圍繞著建設開展設計,同時涉及到一些材料、技術等方面內容,但這樣的設計缺乏對建設全過程各類因素的關注,那么在現階段為了有效規避相應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就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結合具體特異性差異采取針對性措施開展設計。要將重點放在結構力學結構方面,同時要關注材料、技術、工序、養護等多方面內容,只有這樣全面的有效設計,才可以輔助最終質量優化,確保最終操作成效,規避常見操作問題和不足之處,由此可見,相關工作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逐漸走向全面化,同時圍繞著結構重點和技術重點進行針對性設計,以提高最終操作的效果方面情況。
除了進行設計之外,還需要對環境情況進行一定控制,加強建設監管工作也是十分重要一部分內容,為了保障后續操作效果,就需要首先明確操作規范,做好環境方面的監督管理,規范操作流程,確保所有操作都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有效落實,然后控制最終質量。要充分了解材料特點,然后結合這些特點進行操作,避免產生質量不足或者失誤的問題,同時還需要積極開展后續的養護工作,澆筑后就要開始積極養護,灑水保濕,避免過于干燥或水分蒸發導致開裂。
(二)控制材料質量和配比
材料配比與質量是影響裂縫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則后續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要嚴格對原材料篩選,避免因為材料不過關導致后續操作出現質量問題。原材料方面,要注重水泥選擇,積極進行使用前配比試驗,控制水泥用量,進一步進行混凝土建造工作。要嚴格落實質量管理制度,同時還需要立足實際情況探索一個更加適合的配比方案,以增加其自身的抗滲性以及綜合質量,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減水劑和粉煤灰,從而減少滲水現象避免裂縫出現。
三、結束語
如上所述,建筑工程中導致整體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相對較多,尤其設計與環境、材料質量和配比是最常見成因,需要客觀認識進而強化設計與環境控制,并積極進行質量和配比控制,有效進行預防治理。
參考文獻:
[1]王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4):247-247.
[2]蔣永明,茅駿杰,朱亮.試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江西建材,2017(6):78-78.
[3]張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對策研究[J].四川水泥,2019(5):270-270.
(作者單位:天成晟和地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