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近年來的霧霾天氣、泥石流、內澇、沙塵暴等天氣使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污染問題,環境問題不僅成為了影響人們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還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緩解環境污染問題就成為了我國當前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其中針對污染環境地質的水文勘測工作就是一種有效分析環境污染原因的一項重要工作,能夠為解決環境污染提出充足的理論支持,同時也能夠更加合理的利用水資源,提高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率的同時減少洪澇災害,所以有必要分析當前的水文勘測技術,其作為水文勘測工作中的核心,直接的決定了水文勘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環境污染;地質勘察;水文勘測技術;原因;運用
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其地質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這不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嚴重的影響,還阻礙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而我們為了對環境地質污染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就將許多新型的技術手段應用到其中。
1、地質污染的主要原因
從當前的社會現狀不難看出,雖然近年社會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地質環境污染問題卻越發嚴重,這給生態系統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也產生了極大的阻礙作用,通過作者的經驗和以往的研究成果來看,地質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首先是地面沉降,這作為一種緩變型環境災害,是地質污染中的重要原因,它能夠讓沉降區域的水域泄漏、地面產生裂縫和斷層,從而導致人們賴以生存的淡水資源受到污染;其次是成井管材破裂原因,其實在水源井的施工過程中,導致管材破裂的原因也有很多,如觀察質量問題、施工問題等,一旦觀察破裂或者因時間過長導致管材腐蝕,那么地表的很多污染物就會進入到水源井中,導致水源中下層污染;再者是水源井無法有效的止水,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施工中施工隊伍對區域內容的水文地質勘察工作沒有做到位,沒有合理的增加單井回灌量和出水量,也可能是在施工中將水泥止水這一施工步驟予以省略導致,這就會導致地表深水層和地表直接連接,導致深水層水受到污染。
2、地質污染的水文勘測技術分析
從上不難看出,導致地質污染的原因多種多樣,地質污染對于生活的生活和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極大,所以目前急需要采用一個合理的技術措施來予以解決,其中的水文勘測就是一種良好的技術手段,目前地質污染的水文勘測技術主要體現在儀器分析上,當前較為先進的水文勘測儀器已經廣泛的實現了自動化,主流的儀器有水文雨流量自動化監測系統和水文泥沙儀器監測優化系統。在雨流量自動監測上,系統會自動的根據日期和天氣情況對雨流量進行實時的監測和數據采集,并將監測到的數據利用網絡傳遞給控制中心,并生成相應的數據信息進行存儲,人員就可以通過系統查看當前和以往的區域內的雨流量變化規律,從而來制定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使區域內的雨水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而水文泥沙儀器設備則是對區域內的泥沙情況進行探測,得到區域內的泥沙情況和水資源情況。
3、污染環境地質水文勘測
通常情況下,我們在對污染地質環境進行勘測的過程中,其勘察方式主要是分成確定勘查和詳細勘察兩個階段,從而對地震環境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的了解,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來對其進行處理,使得水文勘測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3.1水文地質勘察的主要內容
水文地質勘察應以以下幾點為工作重心:所調查場地的生產現狀及其變遷,由此判別出該場地可能的污染源,污染現狀及途徑;查明該場地地下水分布、水位及其流速、排泄和補給等動態變化因素;查明污染的分布特征和環境質量的現狀;在上述基礎上進行風險評估并擬定治理計劃。
3.2勘察工作的技術要求
勘探點的布置及深度:在確認污染階段,我們布三個以上的點在潛在污染區,場地內包括上下游及污染區域設置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地下水監測井,并把采樣點與其并為一點考慮;在詳細勘察階段,應該保證布點的均勻和密度;當第一層為非承壓式的含水層時,則監測井或土壤鉆孔的深度應至含水層底板的頂部;反之,則需要依據設置監測井的情況來斷定建井或土壤鉆孔的深度。
3.3采樣要求
當采樣區域內存在較大的變異時,應該在不同性質的土壤里分別采樣。并保證每個性質的土壤至少有一個樣品。采樣位置的具體設置如下:表層、表層與上隔水層之間、隔水層、地下水位線、含水層及含水層底板。一般以含水層作為地下水監測的監測對象,如果第二層也有受污染的可能時,應設置組井,對第一第二層同時進行監測。
3.4試驗與檢測的要求
這一項目應分為對污染物的分析和對土的物理性質分析兩個部分。其中包括場地的生產、使用、排放,原狀土樣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重度、塑性指數等。
3.5樣品的采集
按照《巖土工程勘察規范》的規定,我們采用的是機械鉆探和手工鉆采樣,部分點采用坑采完成,根據土壤類型和污染程度來選擇土壤采樣器。采樣過后應該及時的清洗采樣器,防止土樣交叉污染。
過濾管、井壁管和沉淀管是構成地下水監測井井管的主要部分,裝置的順序從下至上依次為沉淀管、過濾管、井壁管。過濾管的長度范圍是從含水層底板到地下水位以上,位于含水層中,水上的部分監測在動態變化范圍內;沉淀管位于隔水層內,一般長度為50~60cm。洗井后,采樣應在兩個小時之內完成,而且要遵從一井一管的原則。
3.6樣品的保存及要求
用于污染物分析的樣品需要冷藏,采樣后應立即放進裝有干冰的保溫箱內,并隨時更換干冰保證溫度在4度左右,保證在限定的時間內送入實驗室。
3.7場地風險評估與治理決策
場地風險評估應結合場地地質、水文地質及污染物特征上隔方面來綜合考慮,從經濟、科學技術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多個方案的比較,進而確定污染區域的范圍和程度,決策出修復方案。
4、結束語
總體來說,我國的環境問題越發嚴重,以廣泛的引起了全國人們的重視,每年我國用于環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在以往的污染環境治理中,水文勘測技術廣泛的進行了運用,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得到了良好的運用。
參考文獻:
[1]王芳.陜西省水文勘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0).
[2]代治江.淺談巴布亞新幾內亞公路工程橋涵水文勘測[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5,(1):83-83,71.
[3]裴金生.信息技術在水文勘測工作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7).
(作者單位: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