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越
摘要:隨著新時期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田水利建設也逐漸增多,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基礎保障,渠道工程建設為農產品產量、質量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針對當前農業發展中渠道建設存在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重視渠道施工技術的應用,在實踐中結合現場情況做好運行管理。下面文章就結合農田渠道施工技術展開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農田渠道;渠道施工;施工技術
水利工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各方面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從當前我國水利事業發展來看,大部分水資源用于滿足農業生產需求,而農田水利建設下,渠道滲漏現象一直困擾著人們,這種問題的存在導致水資源的浪費和農業活動的順利進行,阻礙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良性發展。
1農田渠道施工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通過對當前農田渠道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在具體工作中應該要秉持以下幾方面原則:第一,經濟性與安全性原則。農田水利建設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滿足灌溉、抗旱等方面的需求,其主要以水泵站、塘壩的形式展現在大眾面前。對于農業生產來講,農田水利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是不容忽視,相關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需要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經濟性與安全性標準,做好渠道施工設計與規劃工作,確保達到水源有效利用、資源節約的效果。另外,設計人員還應該重點關注渠道的安全性,保證渠道在使用中能夠更好的為農業生產而服務,降低建設與后續運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滿足相關標準要求。第二,,生態平衡原則,水利工程建設不僅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與農業生產的需求,還要關注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保證設計效果的最優化。設計人員在進行渠道設計前應該對現場環境進行全面勘察,了解當前地區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及水資源分布規律等信息,制定符合使用要求和質量標準的渠道工程,更好的服務于當地居民。第三,整體性原則,渠道工程可能是一個工程項目也可能是一個分享工程,對此在建設中結合現場具體情況做好干渠、支渠的協調配合,充分考慮整體效益和經濟價值,以提高渠道工程建設的整體水平。
2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渠道施工技術
2.1合理選擇渠道修建位置
渠道修建位置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水流量、水流方向等方面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由于直接關系到后續的使用問題,在進行渠道修建前相關人員應該做好實地的勘察工作,充分了解本地區的周邊環境、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氣候條件等重要內容,從地下水、地表水分布等方面選擇最優的修建位置,在保證前期質量、成本效益的同時,滿足后期運營要求,盡量符合當前農業灌溉的基本條件,為農業生產提供支持。
2.2充分做好渠道放樣工作
開挖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根據施工圖紙設計要求對現場環境進行放樣作業,對重要的區域進行標記,并做好相應的記錄,為渠道后續施工提供基礎保障。
2.3確保渠道開挖、回填及土方平衡
開挖與回填是渠道施工的一項重要工序內容,施工人員在作業前對開挖位置進行確定,并落實回填尺寸和回填量,針對開挖工作做好理論預測與實際開挖之間的控制,由于填筑過程中會消耗一定的土方量,在開挖時應該將挖出來的土方放在合理的地方,以便后面的不時之需。另外,進行填筑時所采用的回填材料應該滿足當前土質要求,禁止選用不合格的填土材料,針對不同的填筑部位確定好填筑高度寬度,將誤差范圍控制在合理區域內,回填后開展壓實工作。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相關人員還應該做好基礎監測與試驗檢測,確保挖填的平衡進行,降低不良施工給周圍群眾或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
2.4做好混凝土澆筑工作
混凝土材料是保證渠道防滲及結構質量安全的關鍵所在,做好混凝土施工質量管理能夠提高渠道整體質量水平。在具體工作中需要重視以下幾點內容:首先,做好基坑開挖驗收工作,在基坑開挖質量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才能夠保證施工效果的合理性,在施工前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基坑內部進行清理,并保證各方面條件都滿足混凝土澆筑要求,技術人員根據配比設計選擇最優的施工方案,保證澆筑中混凝土能夠處于最佳狀態。根據準確的計算進行拌制和運輸、澆筑等工作。其次,澆筑前對模板、鋼筋進行全面檢查,根據圖紙確定澆筑尺寸與澆筑外形,針對大體積混凝土來講可以采取分層澆筑的形式,做好每一層的振搗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澆筑工作應該盡量持續進行,避免間隔時間太長所引起的混凝土質量問題。另外,混凝土攤鋪厚度和高度應該符合設計要求,在澆筑完成后均勻、持續的振搗作業,在完成下一層振搗的基礎上進行上一層振搗,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機械、人工相配合的形式,在整體澆筑、振搗完成后,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對不足之處進行補救、維護處理。
3水利工程農田渠道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措施
3.1嚴格把控施工材料質量
從當前來看,由于渠道工程長期處于較為復雜的環境下,并且與水資源緊密相連,在施工中應該重視渠道防滲能力的提升,在選擇材料的時候重視材料的防水性能,嚴格按照材料屬性進行采購和存儲,加強材料的質量驗收工作,禁止不合格產品進入施工現場。
3.2不斷強化人員培訓
工作人員是現場施工管理的重要因素,農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繁榮的基礎保障,作為農業大國面對基礎產業的水源問題,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做好水利渠道工程質量控制與監督管理,提高相關人員的質量意識,能夠在施工中具備良好的責任和業務能力,保證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另外,對現場工作人員開展培訓教育工作,通過對渠道工程進行細致分析,明確其中的要點、重點,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相工作人員說明項目的質量控制要點,不斷激烈相關經驗,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從多方面提高作業人員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保證渠道工作的有序開展。
3.3定期維修和檢測
渠道工程完成后仍舊需要進行維修和檢測,這樣才能保證渠道工程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相關工作人員針對已完工程進行科學的驗收,并檢測工程質量是否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通過定期維修與養護等工作,提高渠道工程的整體質量、延長項目使用壽命,確保渠道工程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日后農業生產活動提供有力的支持。
4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下,我國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建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渠道建設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并保障農產品糧食的質量和產量。由此可見,農田水利渠道建設非常重要,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日后的工作中還應該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渠道施工技術,以保證農田用水的高效、合理。
參考文獻:
[1]劉文鑫.水利工程農田渠道施工技術與管理策略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8(18):113-114,121.
[2]丁歡鵬.簡要分析小型農田水利渠道設計及施工相關工作[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26):128.
(作者單位: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第一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