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地區都在大力開展移動電商,本文分析了安順區域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發展現狀、應用模式分析、機遇與挑戰,提出了發展移動電商的對策。
關鍵詞:安順區域;農特產品;機遇與挑戰;對策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使用程度加深,通過移動端進行購物已成為目前網購的主要方式之一。近幾年安順地區農特產品開啟了移動電商之路,順應電子商務發展趨勢,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借助移動電商高效率、低成本、隨時服務、支付便捷等特點,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扶持的大環境下,針對遇到挑戰,提出了幾點發展對策,推進安順區域農特產品移動電商快速發展。
一、安順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發展現狀
安順地區農特產品資源豐富,有飄香春茶,盛夏蜂糖李,金秋金刺梨等特色產品。據報道,2019年安順市全年蔬菜、食用菌、辣椒、茶葉、中藥材等產品較上年均有增長,形成了各縣區特色主導產業“百花齊放”的局面。早期有京東安順館和金刺梨天貓館作為銷售平臺,展示安順地區農特產品,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在其他電商平臺有一定的銷售,但在移動平臺銷售規模和推廣力度方面有待加強。據統計,截止2019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21億,占手機網民49.3%。人們購物方式從PC端轉向移動端,要求農特產品電商經營模式要快速適應市場變化,深入開展移動電子商務。
二、移動電商應用模式分析
(一)微信移動電商模式
微信依托龐大的QQ用戶群體,有較大的用戶基礎,通過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微店、微信社群交流等方式進行產品信息傳播和銷售,以擴大企業的影響力和擴寬銷路,是移動電子商務應用主要模式之一。安順首個專業的農產品移動電商平臺-“黔農食尚”,借助微信平臺,集公眾號、微商城、小程序于一體的線上銷售平臺,為安順地區消費者提供糧油、鮮蔬菌菇、蛋禽鮮肉、優質鮮果等農特產品,是微信移動電商的典型代表。
(二)O2O移動電商模式
線上線下結合的O2O模式是近些年來興起的電商新模式,農特產品也加入其中,通過移動平臺,線上預定支付,線下門店消費體驗、社區便利店自取、或者線下配送的一種新型模式,使顧客同時體驗線上購物樂趣和線下實體服務的新移動模式。
(三)APP移動電商模式
農特產品移動APP形式多樣,如綜合型電商平臺淘寶匯吃,天貓喵鮮生、拼多多農產品等,垂直型電商平臺如田園撈、上上農夫等,在這些移動平臺上進行農特產品的推廣和展示,為農特產品提供了營銷服務的同時,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極大的便利。
三、安順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發展的機遇
(一)如今的消費者更加看重生活質量,對農特產品,特別是綠色無添加、優質的農產品需求持續增加,市場需求空間和潛力大。
(二)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扶持農業發展、電商扶貧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的發展迎來了好時機。2018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促進農產品在生產標準、服務平臺、電商發展基礎設施、電商物流等方面的發展;2019年中央1號文件中提到發展農村電商,再次聚焦三農,這些政策有利于更好地發展農特產品移動電子商務。
四、安順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發展的挑戰
(一)物流專業水平低
農特產品具有地域性強、易腐壞、難存儲、保鮮度高等特點,對物流水平要求較高。特別是對于需要保鮮的農產品,要求更高的保鮮技術、倉儲技術、冷鏈技術等。在安順地區,城鄉之間物流體系設施雖然已基本建立,但不夠完善和專業。
(二)移動電商經營模式單一
雖然已有電商產業園、電商合作社等形式,但分散的農戶大多通過微信朋友圈等平臺進行銷售,部分與企業合作,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平臺進行營銷,由于知識水平、專業技術、資金等原因,專業農特產品APP平臺、微商城開發較少,模式較為單一,限制農特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三)標準化和系統化程度不高
安順地區具有農戶規模小、分散等特點,農特產品種植和生產面積小,農產品種植和優選、特產生產和加工、運輸和倉儲、銷售和管理等環節的標準化和系統化程度不高,尤其在偏遠山區較為明顯。
(四)品牌影響力逐漸減弱
由于移動電商的發展,出現了很多淘品牌、微品牌,大眾對原來品牌依賴度相對減弱,安順地區近年來也建立相應的品牌,給自己的農特產品打上了地域標簽,但品牌影響力在多樣化的品牌沖擊下,逐漸減弱。
五、安順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發展對策
(一)打造移動電商終端下第三方專業物流體系
移動商務下的物流經營管理已進行了創新,從訂購信息采集、倉儲成本控制、運輸信息共享、配送服務互動階段都發生了新的變化,而對于特殊的農特產品,對于物流有更高的要求,需加快建立和完善專業高效的物流模式,完善物流倉儲、運輸、通信、裝卸等相關基礎設施;加快冷鏈物流技術、現代物流配送技術,保鮮技術的研發;建設優質的冷鏈配送系統,才能更好的防止生鮮農特產品在配送的過程中腐爛、變質,解決運輸成本高的問題,提高農特產品物流效率。
(二)創新移動電商經營模式
安順地區農特產品涉及移動電商模式有微信、O2O等模式,在貴州,乃至全國,各地區農特產品競爭激烈,要創新自身經營模式,才能立足于市場。挖掘安順地區各縣(區)最具特色的農特產品,將所有縣(區)的產品集中到一個平臺,一縣一業,將農業特色產業集聚平臺。各縣區只需入駐平臺,平臺建立專業的團隊進行推廣、營銷,為農人、農企提供了優質的管理和服務平臺,解決平臺和渠道的后顧之憂,同時也以滿足消費者對農特產品多樣性的選擇。
(三)提高農特產品標準化、系統化水平
按照農產品規模化種植、地方特產標準化生產、進行農特產品深加工,專業平臺商品化銷售,打造出標準化的優質產品,建立完善的供應體系。安順各縣(區)可通過一縣一定點,保證能為移動電商平臺提供充足豐富的貨源。同時,要為農戶和農企提供從選種與種植、生產與加工、優選與包裝,流通和倉儲,產品質量追溯等各個環節的專業指導和監管,做好標準化和系統化建設,提高農特產品的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建立區域特色品牌
可以很據各縣(區)資源、特色、地理坐標、文化等建立自己的特色品牌,建立“安貨出山”系列品牌,如“屯堡文化”、“蠟染之鄉”等,打造一批綠色優質品牌,加強品牌宣傳,通過線上移動平臺推廣和線下展銷會、推介會、促銷活動等方式,為“安貨出山”建立了良好品牌形象。
(五)深入開展移動營銷
1.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社交化
開展社群營銷,真正利用好社群交流平臺,建立安順農特產品社群,挖掘社群核心價值,管理社群參與者,保證社群互動活躍,做好社群社交裂變,助力社群用戶的增長,運營社群,把社群營銷作為產品宣傳的窗口和營銷的陣地,最后復制和擴大社群,提高社群在移動營銷中的影響力。
2.農特產品+移動新媒體化
移動用戶通常會通過直播平臺、百家號、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移動新媒體來獲取信息,借助新媒體“新”和“移動”的特性,在新媒體平臺進行產品展示和信息宣傳,受眾人數多,覆蓋范圍廣,有利于農特產品的傳播和營銷。
六、結束語
移動電商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形態和趨勢,如何利用好移動平臺,發揮安順區域農特產品優勢,要著力解決打造專業物流、創新經營模式、提高標準化水平、建立特色品牌、開展移動營銷等問題,全面推進安順區域農特產品移動電商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杰,姚克榮,李曉敏,等.移動互聯背景下保定市縣域農特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研究[J].河北農機,2018(05).
[2]李夢蝶.生鮮農產品移動電商發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03).
作者簡介:
盧清 (1987-08), 女(漢族),貴州安順人,大學本科, 任職于安順職業技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 :電子商務、網絡營銷.